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我們 親子關係水墨人物創作研究(2009) 朱國維; Chu Guo-Wei藉由了解親子家庭之模式,配合此一階段,自身創作手法與內容,惶恐創作流於形式、表象,是故;有此因緣得以好好研究,然引發對此議題產生興趣與研究動機,實乃任教兒童繪畫,始接觸到各式孩童、父母及家庭。 兩代之間有的是密不可分的,有的是上對下權威教條的,有的是形同陌路的,有的則相互關心,彼此學習成長…。此一關係所牽連者,並非單指一人或一代;觀察個人其言其行,「家」對於現在、未來的想法觀念影響甚深。A與B的結合,象徵來自兩個不同家庭觀念的重組,產生的C也有可能承襲兩家族的悲哀與驕傲。雖然家庭對子女的影響非全然而直接,也有可能在惡劣環境下而相當優秀,也有可能家境富裕卻散盡家財,種種因素;好像無法確切肯定家庭對個人的影響,但有好的環境與家庭模式,畢竟還是有其長處,況且社會的人與人互動,本是多種不同觀念之交叉涉略的,由此可見家庭於個人影響,莫不為之重大。 本論文探討範圍,盡量以孩童與父母之間的相處關係為主。孩童階段是與父母互動最頻繁的階段,理應也最親密,觀察這兩種角色而不涉及青少年或隔代之間,把所關注議題縮小,盼得以更深度去了解。 兒童繪畫之於兒童,是自然歷程所存在之必須。觀其兒童發展與繪畫脈絡,有助於了解兒童創作動機與生活經驗,他們憑經驗作畫,憑記憶作畫,以自我的角度作畫,他們真實而自由的展現自我經驗。此階段創作中,有些許作品運用到兒童畫形象、形式的部分,考量未來仍會朝此方向創作,所以收集了兒童歷程、畫作等資料來做研究瞭解。 本論文從親職議題切入,探討中西畫家之親情論述,到兒童發展及繪畫相關畫家的瞭解,最後藉親職關係名家作品做為筆者創作理念與完成作品。Item 台灣當代映像―陳順昌水墨人物畫創作研究(2007) 陳順昌; CHEN SHUEN-CHANG關鍵字:台灣當代、社會問題、現實主義、水墨人物畫。 以「人」為創作的主體,無論是外在世界的忠實描繪或內在心境的真實呈現,均可說是人類情感的表現,且人物畫也是最能直接反應當代真實生活的第一手記錄。本研究從台灣當代社會問題出發,探討現今普遍存在而不太為人重視的社會現象,試圖對問題的觀察與省思,配合古今中外人物畫的分析研究,與繪畫圖像產生關聯,並跨越繪畫領域,以社會學、心理學切入,探究當代社會大眾疏離、盲從、不守法、老病的現象及心理因素,尋求更多元性的理念,輔佐繪畫人物心理狀態之呈現。其下希望透過此觀點來探討並闡明水墨人物畫的創作主題: 第一章 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範圍與方法,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第二章 從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的學理觀點來分析台灣當代社會中疏離、盲從、不守法、老病的現象及心理因素。 第三章 分析以呈現現實主義的中外人物畫作,並從中學習、思考其創作理念、造形、思維和技巧方法。 第四章 陳述本研究的創作理念,分析相關的畫派理論、畫家理念與造形、技法和媒材的關聯。 第五章 以七件作品做為本次創作的內容說明。主要在於以具象寫實的人物畫,描述當代社會面相,傳達個人對問題及週遭生活的感受。一方面在形式語彙上重新探索其可能性,另一方面則以象徵、批判性的視覺圖像,為當今社會現實生活做一側寫。 第六章 本次創作的總結說明。Item 「活在當下」-當代水墨人物畫之創作與研究(2004) 李錫岳以審美的態度而言,「人」依然是創作的主體,無論是外再世界的忠實描繪或內在心境的真實呈現,均可說是人類情感的表現。「人物畫」類型也是最能直接反映該時代真實生活的第一手記錄。以「水墨人物畫」為創作題材,在當代水墨畫創作的領域而言實屬冷門的選擇,一則以筆墨工具對現實人物造像的困難度太大,缺乏如水彩般可重複疊染的透明度,抑或油彩的厚實肌理感;再則是水墨人物的訓練,缺少一套像山水或花鳥專業的有效進程,往往淪為人物速寫練習的陪襯。 90年代的論戰中,未有明確定論的「台灣意識」主體論述,隱約透露出台灣島內多元並存的藝術聲音,在多采多姿展演背後所表現的焦慮與不安。傳統中國繪畫的審美觀念,事實上並不全然只有文人畫系統(尚有品味相左的職業畫家),這或許是出於殘餘日據殖民意識的反抗,與對傳統中國繪畫的片面誤解所造成。當「現代水墨畫」自決於傳統,而游移在創作媒材的工具性思考同時,依附在筆墨的文化成果,是否僅能權充參考材料來消費呢?今日當我們驚懼於自身文化主體定位被邊緣化,卻又急於尋覓與國際同等對話的窗口,不就說明了台灣當代文化的矛盾與迷失嗎?面對著逐漸勢微的水墨畫創作似乎也應重新檢視,長期隱藏在西方當代藝術理論背後的問題,以及水墨藝術在台灣所面臨的困境。其下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觀點來探討並闡明此水墨人物畫的創作主題: 第壹章 諸論-包括研究動機,及研究的範圍與方法,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第貳章 針對「現代主義」繪畫思潮影響下的兩岸現代水墨人物畫,從其發展的類型做一粗淺的探討與理解,並從傳統美學的觀點借助其優者於此次創作中。 第參章 主要是透過1949年以後,兩岸人物畫的圖像造形,以及對形式、內容的不同表現方式,來說明當代水墨人物畫所面臨的困境及未來的發展。 第肆章 陳述當代社會多元文化差異所造成的認同危機,並擴而討論以西方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後現代文化策略,是否為另一新文化霸權的延續與支配工具。 第伍章 以十件作品作為本次創作的內容說明。主要在於以具象寫實的人物畫法描述當代人的生活狀態,傳達個人對事件及周遭生活的感受。一方面在形式語彙上重新探索其可能性;另一方面則以象徵、嘲諷性的視覺圖像,為當今社會荒謬與疏離的現實生活做一側寫。 第陸章 是本次創作的總結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