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公立博物館文化近用的展現-國立國父紀念館生活美學班案例研究(2020) 劉雪蓮; LIU, Hsueh-Lien隨著全球化在政治、經濟、文化及教育等環境變遷,「文化立國」一直是當前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而文化生活是人民的基本權利,為順應多元化社會與族群發展,政府各機關文化部會無不竭盡心力推動並保障人民平等的文化參與及文化近用權,故以善用博物館多元化社會教育功能,積極推動藝文研習活動。文化平權在博物館的實踐,可分為友善平權與文化近用兩個層面,文化近用則是希望透過貼心的設計與服務,讓一般人更容易親近博物館。期能將文化藉由博物館實踐中諸多的具體活動,根植於普羅大眾,在藝術文化的場域中落實機會平等、充分參與的理念。 本研究是以綜覽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與發展為開端,其次,對於新博物館學發展進行闡述。接著,為配合文化部政策推動文化平權服務有關的計畫及文化近用權的重要論述,與博物館落實情形的發展現況作探討;最後,透過分析該館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並以量化問卷統計、質性半結構式訪談的方式,進行國立國父紀念館生活美學班的案例研究。而各項研究成果與建議,係依據次級文獻、深度訪談、量化統計及筆者作為現場觀察相關資料之彙整,最後綜合整理的敘述呈現。 針對公立博物館辦理研習班的文化參與活動中,新博物館時代須進一步思考,如何將文化平權政策中的文化近用落實在成人教育的研習課程規劃。檢視機關定位特色及掌握目標族群的文化參與需求,以彌平文化近用及參與落差。本研究彙整結論如下: 一、博物館正是高齡者社會參與的重要場域,社會教育更具重要性。透過辦理多元藝文課程除滿足成人學習的需求外,更提供高齡者參與藝文的平台。 二、積極推廣活動,開展多元詮釋藝文環境。以活化博物館經營為主軸,建構多元發展,營造該館特色及價值。 三、營造友善環境,充實文化設施及研究。加強各項設施改善無障礙環境,提供更完善的學習環境;修正並簡化相關程序,促進報名服務的可近性。 四、開設專案性或特色研習課程,開發多元友善使用管道。讓各群體都有機會及意願參與博物館活動、運用博物館資源;納入該館文創商品規劃與周邊結合,朝向文創設計、藝術培育,創造生活美學及科技化數位發展。 五、整合社會學習資源,開創全民學習新文化。因應多元社會發展,建議提供減免學費優惠外,提供保障名額,將新移民或弱勢族群納入學習機會。 六、增進員工友善服務的專業訓練。以熱忱、同理心及專業對待所有師生,設置通暢的意見交流管道,接受有助於文化近用及友善平權的建議,並具體回應及改善。Item 李焜培水彩畫之展覽研究:2016年國立國父紀念館「超時空•魔法 李焜培教授紀念展」個案研究(2018) 蘇玲玉; Su, Lin-Yu摘 要 本研究藉由:(一)文獻分析法(二)風格研究法(三)訪談法(四)展覽研究等四個途徑,從相關的書籍、畫冊資料瞭解李焜培的創作理念、相關評論以及展示理論基礎,輔以畫作風格分析,並實施訪談以及展覽時的實地觀察,研究李焜培的水彩繪畫藝術以及對「超時空•魔法 李焜培教授紀念展」進行個案探討。 研究發現,透明水彩是李焜培的最愛,他用色明亮大膽,擅用色塊與線條的組合,充滿想像力和浪漫情懷是他最大的特點。此外,他帶頭創作大幅水彩畫,提昇水彩創作能量以及地位。本次展覽主題頗能突顯李焜培在創作上勇於嘗試的精神,豐富而具代表性的作品配合作者的年表、照片及訪談影片,引導觀眾以主觀的角度與展覽內容連結,進而對作品產生共鳴。然而缺乏配合展覽之學術論文、展期太短以及導覽對象有限等因素,都使展覽效益較為有限。 李焜培是戰後國內培養出的第一代畫家,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近四十年,培育出許多優秀的水彩畫家和美術教師,對於國內水彩的傳承與影響功不可没。李焜培過世後四年,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超時空•魔法 李焜培教授紀念展」,深具意義,也希望透過本研究讓世人重新重視這位在臺灣水彩藝術的現代發展有極大貢獻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