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非空非有意象:夏淑慈創作論述(2024) 夏淑慈; Hsia, Shu-Tzu非空非有意象創作係以佛學經典為主,透過創作者根據對佛學經典的理解和解釋,以及對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在佛學中,「空」指的是一切現象的無常、無我,而「有」則指的是現象的表面存在,而創造出具有獨特意涵和象徵的作品。並通過藝術作品傳達深層的哲理和精神啟示。由意而象的創作過程,強調了「空」和「有」之間的互相關係以及超越二元對立的境界。非空非有意象創作融合宗教意識與藝術形式,以視覺詮釋為媒介,運用諸如「符號」、「挪用」等手法及膠彩媒材作為「創作技巧」。非空非有意象創作包括《非空非有系列》及《世間法系列》兩系列作品,係「意」與「象」的交織,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創作形式與內容的統一。作品深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觀》《唯識》《金剛經》等佛學經典啟發,詮釋空性思想的美學意涵,總的來說,「非空非有」意象創作是一種融合了佛學思想和藝術創作的形式,通過獨特的認知和表達方式,將深奧的哲理和精神價值融入到藝術作品中,啟迪人們的心靈,帶來思想的啟示和情感的共鳴。非空非有意象詮釋空性思想的美學意涵,創作者透過對佛學的智慧深入研究和體悟,將其轉化為藝術作品的靈感源泉。也是說,以佛學中之「非空非有」學理之意象來表述,探索時間與空間的意涵。本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創作文獻與史料分析與探討」;第三章、非空非有意象創作表現分析與探討;第四章、創作形式與內容分析;第五章、結論。經由以上各章節的探討研究架構出自身的創作內涵,經由創作者獨特的認知而創造出來的對於生命和存在的探索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