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黃芳銘"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國中生家庭階級影響偏差行為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2-10-??) 黃芳銘; 楊金寶本研究主要針對臺北縣國中三年級學生的家庭背景進行調查分析,以了解族群以及社會階級等因素,對國中生偏差行為的影響及其中介機制發展的探討,企圖建立一個家庭階級對偏差行為影響的整合模式。並將此一整合模式以結構方程模式的統計技術來加以檢驗。 在模式通過適配檢定的標準後,發現家庭階級對偏差類為有顯著的影響,而這些影響皆是透過中介機制而形成的。其影響的路線共有四條如下: 1.「家庭階級」→「家庭控制結構」→「偏差行為」。 2.「家庭階級」→「家庭控制結構」→「學校控制」→「偏差行為」。 3.「家庭階級」→「經濟的教育投資」→「學校控制」→「偏差行為」。 4.「家庭階級」→「文化資本」→「偏差行為」。Item 國民小學課後照顧教師組織支持對工作投入影響之研究(2016) 吳玉琦; Wu, Yu-Chi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探討國民小學課後照顧教師組織支持與工作投入之間的關係。以104學年度第一學期桃園市國民小學課後照顧服務教師為研究對象。透過電子問卷調查、研究與統計分析,以供中央及地方政府教育機關、國民小學之學校教育人員與未來研究者及關心課後照顧議題的人士參考。 一、 桃園市國民小學課後照顧教師,整體組織支持的表現呈現中上的程度。 二、 桃園市國民小學課後照顧教師,整體工作投入的表現呈現中上的程度。 三、 組織支持的表現對工作投入的程度是具有影響力的。 四、 主管支持的表現程度越高,對於工作投入的程度就越高。 五、 同事支持的表現程度越高,對於工作投入的程度就越高。Item 在學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標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5-10-??) 黃芳銘; 楊金寶; 許福生本研究主要是透過一系列嚴謹的分析程序來建立一份具有信效度的在學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量表。蒐集全國在學青少年共1494 份有效問卷,將其以SPSS10.0 軟體隨機區分為三組樣本,每組各498 份。第一組樣本以探測性因素分析來獲得因素成份,結果顯示此份量表有五個因素,分別命名為「學校環境因素」、「家庭影響因素」、「社會情境因素」、「未來 發展因素」,以及「政府作為因素」。接著將其建構成在學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的一系列競爭模式,以第二組樣本來做驗證性因素分析的評鑑,結果顯示五因素斜交 模式是最為簡效的模式,對此一模式做內在結構適配評鑑也顯示觀察變項與潛在變項皆具有良好的信度、聚合效度,以及區別效度。第三組樣本則是作為複核效化的 評鑑,結果顯示五因素斜交模式具有穩定性以及預測力。Item 學習動機與社會資本對社區大學成人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等, 2008-06-01) 張德永; 黃芳銘; 陳儀蓉Item 家庭因素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影響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6-04-??) 黃芳銘; 楊世安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家庭因素對環境行為影響的情形,並建構家庭因素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影響的整合模式。以問卷調查法,採分層叢集抽樣法,全 分為北、中、南、東四個區域,抽出五十所學校,每一校抽取一個班級,共獲得有效問卷1160份。將所蒐集的數據資料,透過結構方程模式的統計技術,驗證家 庭因素影響國小學童環境行為整合模式與資料數據的適配程度,並企圖尋找出各個因素之間的影響途徑。研究結果發現在家庭因素三個潛在變項「家庭背景」、「家 庭互動」和「家居環境」中,「家庭背景」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的影響是一種虛假的關係,即學童出生的家庭背景並不會對子女的環境行為表現具有直接的影響,而 需要透過「家庭互動」和「家居環境」這兩個中介變項,才有助於學童環境行為的正面表現。在家庭互動情境中,還是父母親實際陪同孩子參與有關環境保護等相關 的活動,才是改善學童環境行為最有效的方法。而「家居環境」的觀察變項中,以「社區衛生」的影響最為重要,表示落實社區環境的改造,能有效的塑造學童良好 的環境行為。Item 從被害者理論探討國中女生網路交友性侵害潛在危險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4-04-??) 黃芳銘; 楊金寶本研究主要針對臺灣在學之國中女生,網路行為、網路交友,及約會行為進行調查分析,以了解其偏差之人際互動,並建構一個國中女生網路交友性侵害潛在被害之模式。蒐集全省國中三年級女學生442個樣本。藉由結構方程模式的統計技術,以LISREL8.52版軟體,檢驗此一模式的適配性。 整體適配指標顯示模式獲得接受。「網路上癮」對「網路交友遊戲」具有正向且直接的影響。「網路交友遊戲」對「網路互動危機因素」具有正向且直接的影響。「網路交友遊戲」對「約會潛在性侵害」具有正向且直接的影響。「網路互動危機因素」對「約會潛在性侵害」有正向且直接的影響。Item 樂齡者學習成效與賦能關係之研究(2016) 林玉琅; Lin, Yu-Liang本研究旨在探究樂齡者學習成效與賦能之關係,主要研究目的在瞭解樂齡者學習成效與賦能之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樂齡者學習成效與賦能之差異情形,探討樂齡者學習成效對賦能的預測力。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以2016年度參與臺北市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55歲以上之樂齡學員為研究對象,共發放正式問卷439份,回收有效問卷250份,有效回收率為57%,問卷調查結果採用:描述統計分析、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等統計方式加以分析,得到下列幾項結論: 一、樂齡者參與學習之整體學習成效呈中高以上程度,其中以「身體健康」 構面學習成效最佳。 二、樂齡者參與學習之整體賦能呈中高以上程度,其中以「意義」構面的賦 能程度最佳。 三、樂齡者健康狀況不同之學習成效有顯著差異,其中以健康狀況好者學習 成效最佳。 四、樂齡者健康狀況好者,「抉擇能力」表現較佳。 五、樂齡者學習成效與賦能呈正相關。 六、樂齡者參與學習後之學習成效是預測其賦能程度之重要因素。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提供建議予相關單位與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現代社會(上冊)(臺北市:南一書局。, 2000-08-01) 林勝義; 黃鴻文; 黃芳銘; 王文瑛; 王美文Item 現代社會(下冊)(臺北市:南一書局。, 2001-02-01) 林勝義; 黃鴻文; 黃芳銘; 王文瑛; 王美文Item 臺北市樂齡學習中心學員學習成效與心理資本之研究(2017) 蘇琦雅; Su, Chi-Ya本研究以臺北市樂齡學習中心學員為研究對象,旨在瞭解樂齡者學習成效與心理資本之關係,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習成效與心理資本之差異、學習成效對心理資本之影響。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臺北市樂齡學習中心55歲以上之樂齡學員為研究對象,並以自編調查問卷「樂齡者學習成效與心理資本問卷」為調查工具,共發放正式問卷356份,回收有效問卷322份,有效回收率90.4%。 本研究統計資料分析結果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樂齡學習中心學員在整體學習成效表現上,呈現中高程度的表現水準。 二、臺北市樂齡學習中心學員在整體心理資本表現上,呈現中程度的表現水準。 三、參與學習時間在學習成效上有顯著差異。 四、健康狀況在心理資本上有顯著差異。 五、臺北市樂齡學習中心學員的學習成效與心理資本有正相關。六、臺北市樂齡學習中心學員的學習成效對心理資本有預測力,學習成效越高,心理資本程度越強。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本研究分別對行政相關單位、樂齡學習者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