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胡金枝"
Now showing 1 - 9 of 9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三秋感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7-10-??) 胡金枝Item 國中低成就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與支持系統之建構研究(2007) 胡金枝; Chin-Chih HU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低成就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與支持系統之建構,為達到研究目的,研究者在調查研究部分,先以38位低成就資優生、34位家長、34位任課教師與36位學校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及量化資料的統計分析;其次,在深度訪談部分,涵括9位低成就資優生、10位家長、13位任課教師與8位學校行政人員,並以其質化資料進行內容分析。最後,研究者以前項調查分析結果為依據,於喜樂高中執行初擬的低成就資優生學校支持系統,並做相關的成效評估。 本研究經整理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壹、 國中低成就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多元 一、學習適應問題如習慣死記硬背、缺乏徹底了解,考試常常臨時抱佛腳、很少提前準備,學習態度消極、經常很被動等,凸顯低成就資優生的學習癥結所在。 二、情緒適應問題如敏感易怒、專注力無法持久、容易感受到敵意、有明顯的心理困擾焦慮、緊張、沮喪、疏離等,反應低成就資優生的情緒困擾。 三、課程適應問題如著重於自己的優勢科目、覺得校內課程缺乏挑戰性、曾因遭受挫折不願意再努力以赴、遇到困難很容易放棄等,顯示低成就資優生的課業瓶頸。 四、社會行為適應問題如缺乏生涯規劃能力、主觀性強、常有叛逆行為、自我概念模糊、比較欠缺努力目標、人際關係欠佳等,說明低成就資優生的心理負擔。 貳、國中低成就資優生的學校支持系統供需情形欠佳 一、就學校行政支持系統的供需情形,低成就資優生、家長、任課教師與行政人員,在問卷調查「需求程度」、「提供情形」與「提供程度」的看法有顯著差異。在深度訪談部分,強調提升學習動機、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提供心理輔導與諮商、安排彈性課程、進行專題研究與舉辦親職教育等。 二、就教師支持系統的供需情形,低成就資優生、家長、任課教師與行政人員,在問卷調查「需求程度」、「提供情形」與「提供程度」的看法有顯著差異。在深度訪談部分,著重提供創意教學與主動關懷、提供學生更大的接納度、更廣的學習空間與更佳的親師溝通等。 三、就家長支持系統的供需情形,低成就資優生、家長、任課教師與行政人員在問卷調查「需求程度」的看法有顯著差異。在深度訪談部分,呼籲家長給予低成就資優子女心理支持、多鼓勵少責難,提供家長相關的問題解決策略、發揮家長支持系統功能。 參、 在喜樂高中進行三個不同階段的行動研究,其結果顯示所建構的學校支持系統成效良好: 一、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安排小團體輔導活動、給予心理上與學習上的支持等,對低成就資優生有正向的影響,不僅有助於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也對渠等的學習動機有所激勵。 二、提供教師心理上與學習上的支持、學生行為管理的協助、有關低成就資優的資訊與諮詢、充實教師支持系統,任課教師對支持系統的建構大多表示肯定。 三、對行政人員的思惟有所啟發,強調要主動關懷低成就資優生及其任課教師與家長,才能提供合適且有效能的學校支持系統。 四、辦理親職工作坊,提供有關低成就資優的資訊與諮詢、強化家長支持系統,參與的家長對支持系統的建構大多表示肯定。 五、建構的學校支持系統,協助研究者重新思考身為學校行政人員的角色扮演與業務承擔。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對未來資優教育的發展與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字:低成就資優生、學校適應、支持系統Item 對驕傲自大兒童的小團體輔導單元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5-12-??) 胡金枝本文為作者針對較傲自大兒童所作的輔導活動設計。活動設計原則為1.由動態而 靜態;2.由外在而內在;3.由具體而抽象;4.配合需要彈性運用。而活動過程分四階 段八個活動進行之,分別為:一、參與階段:1.我是誰?2.拼圖歡唱;二、轉換階 段:1.跳入跳出2.推轉;三、工作階段:1.踏石頭轉圈圈2.迴轉溝通;三、結束階 段:1.音樂回想2.祝福與道別。驕傲自大兒童在團體中人際關係欠佳,更影響一個班 的團結和和諧,此活動在實行後,成效頗佳,尤其在活動結束後的回饋及評鑑是不容 忽視的一環。教師可利用之,以幫助被輔導者成為受人喜愛的學生。Item 種豆得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6-12-??) 胡金枝本文作者所設計的「小團體輔導單元設計」刊登後,獲得多方面的讚許,且與讀者透過書信往來彼此互勵互勉,從中又獲悉秀朗國小二年35班的經營方式及領導型態之轉變。此外,作者對一般教學參觀和教學演示中彼此未能充分交流經驗、深感受挫,因此,他建議改以資料交換或綜合座談來推展資優教育。Item 美酒加咖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6-09-??) 胡金枝「網球分割與集體創作」單元設計是筆者以數學的思考方式代入語文的集體創作 之嚐試。本文以「大家一起來」的單元為例‚ 列出此設計的目的‚ 適用年級、課程範 圍、活動情形、作品欣賞和教學心得等內容。經過筆者的試驗‚認為此教學設計能培養 學生處理事情的變通方法‚增加思考機會‚ 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和興趣。Item 記參加1988國際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8-06-??) 胡金枝Item 記晨曦夏令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6-09-??) 胡金枝Item 談資優學生的生活適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5-09-??) 胡金枝資優生是國家未來的人力金礦,若能給予適切的栽培,不啻為日後一大資源,所 以引導他們做好生活適應是刻不容緩的。尤其在班上適應不良的同學,其身心發展、 學業成績及品行操守都將直接的或間接的受到影響。在本文中,作者為一任教於分散 式資優班的老師,眼見班上少數學生因個人的表現優異乃致驕傲自大,眼中無人;或 因表現低成就而畏縮。為使這些學生能有正常的心理發展,因此乃選用結構性的小型 團體輔導,活動過程包括參與、轉換、工作及結束四個階段,針對所欲輔導學生之特 性訂定輔導目標,同時在每個階段中各設計兩個活動,藉以由活動中激勵人際關係不良的兒童,改善不良的態度和行為,結果,小團體輔導消除了兒童的驕傲自大及畏 縮。Item 資優學生的親職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0-12-??) 胡金枝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低成就資優生家長支持系統之建構,研究者採行動研究法針對低成就資優生家長辦理親職教育工作坊。希望藉由親職工作坊的實施,提升低成就資優生家長對低成就孩子學習特質的認識、瞭解低成就孩子的相關學習方式,進而能夠提供合宜的家長支持系統,以利協助低成就孩子反敗為勝。本研究結果經整理與歸納,有以下的重要發現與啟示:(一)家長是低成就資優生重要的支持系統;(二)親職工作坊氣氛的檢視和營造不容忽視;(三)親師合作是低成就資優生必要的支持系統;(四)低成就資優生家長期待學校支持系統多元;(五)家長對親職工作坊持肯定的態度。而針對學校在建構低成就資優生家長支持系統方面,研究者提出以下三項建議:(一)主動辦理親職教育工作坊,協助家長彼此成為支援系統;(二)提升家長對低成就資優生學習特質的認識,以期提供最合適的家庭支持系統;(三)提供家長有關低成就資優生的資訊與諮詢,強化家長支持系統,使家長有能力協助低成就資優子女面對問題並思考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