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年代青年的成長困惑——以《現代文學》雜誌為主的初步考察

dc.contributor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石曉楓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5-01-29T09:14:55Z
dc.date.available2015-01-29T09:14:55Z
dc.date.issued2008/8-200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在現代文學的發展過程裡,五四時期及一九六○年代的台灣小說,對於青少年經驗 的呈現都為數甚多,六○年代且以白先勇、王文興、林懷民、歐陽子、陳映真、七等生、 李昂等人的創作為大宗,此階段在「成長小說」的書寫脈絡裡,具有關鍵性地位,本計 畫即以之為研究範疇,試圖重行發掘並分析「成長小說」的創作文本。而其時以台大外 文系為中心的《現代文學》,對於一九六○年代的文學思潮,更曾經發揮相當大的影響 力,因此由《現代文學》雜誌中的小說入手,並結合當時的社會文化思潮,做一完整觀 察,當是有效而可信之進路。 處身於「現代主義文學」時期,青年的迷惘如何與其時特殊的政治、社會環境相扣 合?《現代文學》作家群所普遍反映出的壓抑、恐慌、矛盾和異化等心理狀態,是否與 「成長小說」的書寫主題與發展模式有貼切符應,或已然發生轉化?其中強烈的漂泊感 成因為何?而小說家們在省籍、城鄉、文化背景上的差異性,又是否影響了成長的凝視 角度?最後,《現代文學》裡的成長書寫,與前後代小說之間有何差異與特色?凡此俱 是本研究計畫所聚焦之重點,以及試圖解決之問題。 計畫的最終目的,一方面希望對《現代文學》雜誌裡關於成長議題的書寫意念,做 出分析、歸納與比較;另一方面亦意圖對一九六○年代成長小說的書寫脈絡,做出初步 梳理,並指明其與前後代成長書寫間的前承、後啟與轉化,兼可作為六○年代個別作家 日後持續進行成長書寫的研究起點,從而為台灣成長小說的歷史發展與文本確立,逐步 建立階段性意義。zh_tw
dc.identifierntnulib_tp_B0126_04_002zh_TW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825
dc.languagezh_TWzh_TW
dc.relation(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NSC97-2410-H003-075)。zh_tw
dc.subject.other《現代文學》zh_tw
dc.subject.other六○年代zh_tw
dc.subject.other成長小說zh_tw
dc.subject.other白先勇zh_tw
dc.subject.other王文興zh_tw
dc.subject.other陳映真zh_tw
dc.subject.other七等生zh_tw
dc.subject.other劉大任zh_tw
dc.subject.other施叔青zh_tw
dc.subject.other陳若曦zh_tw
dc.subject.other李昂zh_tw
dc.subject.other歐陽子zh_tw
dc.subject.other叢甦zh_tw
dc.title一九六○年代青年的成長困惑——以《現代文學》雜誌為主的初步考察zh_tw

Files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