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歧路燈》幫閒形象比較研究——以應伯爵、夏逢若為中心
dc.contributor | 胡衍南 | zh_TW |
dc.contributor | Hu, Yan-Nan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魏瑜庭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Wei, Yu-Ting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23-12-08T07:41:55Z | |
dc.date.available | 2023-08-01 | |
dc.date.available | 2023-12-08T07:41:55Z | |
dc.date.issued | 2022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金瓶梅》、《歧路燈》二書皆為世情小說,以家庭、社會為敘寫核心,跳脫了以神怪、歷史為主的故事主題,書中人物角色繁多,透過剖析作者如何描摹人物的情狀,成為可以觀看小說的方式之一。應伯爵及夏逢若分別為《金瓶梅》和《歧路燈》當中的幫閒代表人物,從出身背景、行為語言至最後的人物結局作者均有完整的設計,成為了可以做為相互對看比較的角色。首先整理出幫閒隨時代演繹的變化過程。幫閒人物一直都存在,隨著時代的需求、社會的經濟活動變化,幫閒產生出了不同的面貌。從春秋戰國的門客和食客,到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游惰人口,唐宋的閒人妙客,以及隨著明清社會條件應運而生的幫閒,而幫閒也從市井人物進入文學世界。透過分析應伯爵及夏逢若的幫閒形象及心理,深入剖析他們的幫閒手段,透過角色與他角的互動觀看他們的內在運作狀態。「性」是應伯爵無法提供予西門慶的服務,但他透過講葷笑話、窺探主家性行為拉近了他與主家的距離,而《歧路燈》作者則是藉由夏逢若專有的「沾黏」手法,將兔兒絲一形象形塑於文本中。從角色個別的形塑特色延伸對比二人在文本敘事上的功能及效果。分別將二角的形塑過程畫分成三部分,應伯爵的形塑路徑是同心圓式的擴展描寫他的言行,夏逢若則是初始以「偷窺」目標強勢當場並在結尾同樣以「偷窺」主家給予讀者新的閱讀期待,同時完整收束了角色的形象特徵,又藉由圓形人物和扁型人物來對看,發現應伯爵所呈現的人物面相較夏逢若廣,夏逢若相對扁平卻也更強力的承載了作者的創作意旨。比較二人所能提供的服務,應伯爵和夏逢若同為幫閒卻呈現出了不同的幫閒屬性,不同的屬性深化了各自在文中所呈現的效果,應伯爵鋪展了更多劇情支線,深化了劇情的層次,比起應伯爵,夏逢若多了匪類的特質,是為繼應伯爵之後另一種幫閒形象的塑造。二書中的幫閒除了能承載故事情節,從賭博風氣、社會偏見、妓女、男風的展現都可見幫閒還帶有強化表述當時社會現象的功能,小人物也是故事的創作核心,協助作者搭建龐雜的社會面貌。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NONE | en_US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zh_TW |
dc.identifier | 508201110-41771 | |
dc.identifier.uri | https://etds.lib.ntnu.edu.tw/thesis/detail/18c4627b3bbad9a1985bf6785343c6b3/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9864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金瓶梅 | zh_TW |
dc.subject | 歧路燈 | zh_TW |
dc.subject | 應伯爵 | zh_TW |
dc.subject | 夏逢若 | zh_TW |
dc.subject | 幫閒人物 | zh_TW |
dc.title | 《金瓶梅》、《歧路燈》幫閒形象比較研究——以應伯爵、夏逢若為中心 | zh_TW |
dc.title | 《金瓶梅》、《歧路燈》幫閒形象比較研究——以應伯爵、夏逢若為中心 | en_US |
dc.type | etd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202200041771-104083.pdf
- Size:
- 4.29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 Description:
- e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