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材與史學研究:以清末「維新變法」為例之探討
dc.contributor | 吳志鏗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王郁菁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3T10:17:57Z | |
dc.date.available | 2011-7-26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3T10:17:57Z | |
dc.date.issued | 2011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在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能力。本研究是在啟發學生思考的前提下重新檢視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內容。進而思考教科書該「如何寫」及「寫什麼」才有助於提昇學生思維能力。 本研究以清末「維新變法」為中心,比較教材編寫與學術研究成果間的差異。審定本高中歷史教科書實施至今已十二年,不過在「維新變法」內文編寫卻仍因襲部編本的陳年舊述,未有新觀點的提出。近二、三十年來中國歷史學界陸續對戊戌史事推陳出新,許多新論點顛覆了過去我們的認知。康、梁二人留下有關戊戌史事的著作都被證明是出於某些政治目的之刻意作偽。對照中國歷史學界在1980年代以後對「戊戌史事」的研究盛況,臺灣相對顯得不熱衷,這是受到國家意識形態的影響。而這一現況也是教科書在「維新變法」一事上只能因循舊述的原因。 在新課程綱要指導原則下,高中歷史教學的目標是要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但也是因新課綱課程時數減少的影響,高中教材內容有日益簡化的趨勢。面對日益簡化的教材,我們該如何兼顧歷史教學的理想,是本文探究的重點。本文首先探討「教科書」應如何編寫,才能不失歷史原貌又能符合課綱對於學生歷史能力的要求。一份富有啟發意義的教材文本,除了內文陳述具探索性、全面性外,最好能與學生自身經驗相連結,如此他們才有能力進一步進行思考。不過教科書內文有字數、版面限制,很難在教科書中放進太多的資料,我們可以從「教師手冊」內容進行改善。本文也對「教師手冊」進行探究,除了從教師的角度著手,提出對「教師手冊」的需求之外;也對「教師手冊」編寫提出建議,期能彌補教科書的不足。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歷史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594223114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594223114%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317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教科書 | zh_TW |
dc.subject | 教師手冊 | zh_TW |
dc.subject | 教材編寫 | zh_TW |
dc.subject | 戊戌 | zh_TW |
dc.subject | 維新 | zh_TW |
dc.subject | 政變 | zh_TW |
dc.subject | 公車上書 | zh_TW |
dc.title | 歷史教材與史學研究:以清末「維新變法」為例之探討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