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創新」—河洛歌子戲團的發展(1991-201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1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民國八○年代隨著文建會的成立、文化政策的制定、政府解嚴、國家劇院正式啟用,本土藝術文化挾其天時地利人和,開拓了新的表演領域。河洛歌子戲團由民國八十年(1991)進入國家劇院演出《曲判記》開始,至今已歷時二十二年,在現代劇場樹立了「精緻化」的風格。本文以研究河洛歌子戲團自民國八十年(1991)進入現代劇場演出至今(2011)為範圍,將河洛來自創團以來的發展與現況,用「團史」的形式做整體性的闡述,內容除了涵蓋劇團的成立背景、發展、組織、經營模式外,進一步由劇團表演藝術風格中,從演員、劇本、音樂、導演、舞台美術等面向,分析其內涵來說明其「精緻化」、「現代化」的指向。
本文內容共分為八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和目的、前人研究回顧、研究方法及研究範圍、論文架構以及名詞釋義。第二章介紹河洛歌子戲團的創立與發展,說明團長劉鐘元的創團歷程及藝術理念,在戲團「尊重傳統」的原則上並「勇於創新」的風格,使河洛成為傳統戲劇精緻化的推手,並引領河洛歌子戲團進入國際舞台。
第三章說明河洛的組織和營運,由劇團的組織編制、經營策略、營運近況及財務困境,來反映政府、社會、民間對於傳統戲曲的政策和態度如何影響戲團的生存,並兼及探討當今該團如何透過轉型成立基金會以求劇團的永續發展。
第四章主題為劇目與劇本,內容呈現了歌子戲從做活戲中如何過渡到有定本的創作,艱難的過程顯現出劇本創造人才的缺乏;並由此說明河洛劇團在劇本的的選擇上題材廣泛形式多元,除了拿手的宮廷戲和政治諷刺劇之外,更以台灣本土意識呈現屬於台灣人自己的故事;劇本並運用大量的台灣俚語俗諺,融入鄉土趣味及保留台灣民間雋永的生活智慧結晶,凸顯河洛劇本強烈的文學性特色。
第五章主題為河洛的音樂設計,敘述河洛音樂運用手法及唱腔、唱詞、器樂的編作,並說明河洛的音樂設計如何隨著時代演進,在傳統音樂中注入新元素來營造全劇的一貫性及整體感,並進一步藉由音樂深化劇本思想旨趣及人物塑造,讓觀眾感受到河洛求新求變的創作意圖。
第六章主題為導演風格與舞台美術,說明進入現代劇場的歌子戲,導演職能的提升及功能,並由導演的環境養成背景敘述河洛歷任導演的舞台運用手段並分析其風格;說明導演如何與舞台設計師由服裝、化妝、舞台布景、燈光等技術設施融入現代化的設計概念,也擇要說明河洛舞台設計者的藝術理念和設計流程。
第七章介紹演員與其表演風格,專注於歷年由河洛培育出的名角介紹,分別略述其養成背景、資歷、擅長領域及個人特色;此外,探討河洛演員的養成途徑,以及說明河洛在社會推動戲曲發展的諸多努力。
第八章為結論,河洛是當今歌子戲精緻化的代表劇團,「堅持傳統,勇於創新」的藝術理念開創了台灣歌子戲發展重要的里程碑,期待政府、社會能共同關心河洛未來的發展,並希望除了掌聲之外,更能給予河洛實質的協助,鼓勵、發揚、保存傳統戲曲,讓優秀的傳統劇團能永續發展。
Description
Keywords
劉鐘元, 河洛歌子戲團, 精緻化, 現代劇場歌子戲, 曲判記, 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