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父母聽嬰兒語言習得之個案研究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6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瞭解聾父母聽嬰兒相同溝通功能下,語言形式的發展;及其手口語發展和一般聽嬰兒有何異同點;並瞭解聾父母聽嬰兒的語言環境。研究對象為17個月大的聾父母聽嬰兒,研究方法為縱貫式自然觀察個案研究;定期至個案家中蒐集聽嬰兒與聾父母自然互動的語料,並配合非正式訪談取得聾父母聽嬰兒的語言背景,直到個案24個月大,為期7個月。將蒐集的語料進行轉譯,並觀察當時語境來判別其語意,再作溝通功能的分類及編碼、分析。
根據語料分析及訪談資料整理,本研究共得以下幾點結論:
一、 聾父母聽嬰兒在溝通功能上會以各種形式表達,但仍有階段性發展;聽嬰兒會採用自己最熟練的表達方式—口語,但亦會依據父母的回應來進行修正,改變表達形式,以達到有效的溝通功能。
二、 聾父母聽嬰兒的口語發展和一般聽嬰兒無異,雖有暫時性的構音問題及兒語現象,但只要有足夠的口語環境,便可以提供機會修正發音;手語發展各階段約晚口語1至2個月,但手語發展經歷和口語發展相似階段及現象。
三、 本研究個案手語發展速度較國外研究結果慢,可推論其受到家庭環境經驗的影響及手、口語接觸時間比重的差異而導致。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建議:
一、 家庭教育方面:
著重特殊家庭的語言教育需求,提供資訊或網站等,讓聾父母在教養聽嬰兒上得到應有的建議。
二、 未來研究方面:
1.研究時間加長:
建議未來研究進行一年以上的觀察。
2.研究架構:
未來相關聾父母聽嬰兒的語言形式發展研究可延續「溝通功能」作為主要研究架構,並待國內建立成人手語規則後,便可作嬰幼兒手語發展深入分析,如語法、語意等。
3.研究對象:
日後可嘗試尋找聾父母聾嬰兒、聽父母聾嬰兒等不同研究對象,並將其語言背景作詳細說明,便可將不同研究對象的語言發展作相關比較及分析。
4.聾父母聽嬰兒家庭語言環境的探討:
本研究個案的手語環境並不順暢,大部分時間待在托育機構,且聾父母自然手語教育,受到奶奶的阻止;因此未來研究可針對國內聾父母聽嬰兒家庭語言環境作相關探討,如隔代教養或托育機構對聽嬰幼兒語言習得的影響。
三、 手語轉譯系統的建立:
視覺資料轉譯規則的建立,及相關研究工具的研發。
Description
Keywords
聾父母聽嬰兒, 語言習得, 語境, 溝通功能, HCDP, language acqusition, context, communicative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