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龍岡清真寺的建立與發展
dc.contributor | 溫振華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高念慈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3T10:16:02Z | |
dc.date.available | 不公開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3T10:16:02Z | |
dc.date.issued | 2008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摘要 從中壢龍岡清真寺的建立及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伊斯蘭教在台灣發展的狀況,從明末到清朝的早期萌芽,以及1949年後,隨著大陸各地移民正式的引進台灣,伊斯蘭教隨著穆斯林的增加,在臺灣先後建立了六大清真寺。而龍岡清真寺的穆斯林組成,與其他清真寺比較起來,更顯特殊,主要是由祖籍為雲南的穆斯林所構成,早期興建清真寺的是滇緬軍撤退來台的穆斯林,近來承接寺務傳承的,則是來自緬甸泰國的雲南籍穆斯林。這些文化歷史因素,使得龍岡清真寺呈現特有的內涵,也屬特殊的移居型清真寺。 龍岡清真寺位於桃園縣中壢市龍東路,此附近原來是眷村一忠貞新村,專門安置在滇緬邊區撤退回台的游擊部隊及其眷屬,滇緬軍大部分為雲南人,其中不乏有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為了要在台灣恢復宗教生活,有行禮拜聚會的場所,因此在龍岡地區籌建了信仰中心-清真寺。在經過熱心虔誠的穆斯林多方奔走,全台各地募款籌措資金,購地建寺,克服諸多困難,歷經多年後,才得以建寺落成,再經過歷次的整修,才有今日之規模。 龍岡清真寺的建立,與雲南籍的回族穆斯林淵源很深,不但當初建立者是雲南人,也就是滇緬游擊部隊撤退來台的穆斯林及其眷屬,目前寺內的信徒更大多數是原籍雲南的緬甸及泰國華僑。因此在龍岡清真寺的穆斯林,幾乎都是雲南人,只是來台灣的時間不一,但先後都以龍岡清真寺,做為其宗教上的依託。 而龍岡清真寺在近20年,隨著雲南及緬甸、泰國等地的華人穆斯林加入,而注入了一道新血,這群在家鄉受過完整伊斯蘭教育的穆斯林,在台灣落腳後,亦帶入了虔誠的信仰,並以清真寺為凝聚伊斯蘭精神的象徵,積極參與寺務及教務,並致力於經學教育的傳承,成為龍岡清真寺的支柱。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歷史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593221019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593221019%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275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中壢龍岡 | zh_TW |
dc.subject | 回教協會 | zh_TW |
dc.subject | 台灣伊斯蘭教 | zh_TW |
dc.subject | 台灣清真寺 | zh_TW |
dc.subject | 龍岡清真寺 | zh_TW |
dc.subject | 雲南回族 | zh_TW |
dc.subject | 滇緬軍 | zh_TW |
dc.subject | 雲南反共救國軍 | zh_TW |
dc.subject | 緬甸華僑 | zh_TW |
dc.title | 中壢龍岡清真寺的建立與發展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