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初期中國媒體中的台灣圖像 —以《申報》為中心(1945.8-1947.2)

dc.contributor陳惠芬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張又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Chang, You-Yu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9-09-03T10:12:04Z
dc.date.available2018-07-06
dc.date.available2019-09-03T10:12:04Z
dc.date.issued2016
dc.description.abstract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進入中國治理範圍,中國輿論界也開始出現一股「認識台灣」的熱潮,《申報》中大量的台灣報導也反映了這股台灣熱。本文試圖探討戰後1945年8月至1947年2月二二八事件發生前夕,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中國大報、經過國民黨接收改造的宣傳報以及反映上海商民需求的上海地方報之《申報》中所呈現之台灣圖像。首先,《申報》將台灣視為久別後的「故土」,「故土台灣」是一個海外孤島、是中日文化複合的載體、是如瑞士般的旅遊勝地。其次,《申報》認為台灣雖是中國的一部分,卻「不像中國」,將台灣視為亟待中國化的「國土」。因此,《申報》特別注重台灣「去日本化、再中國化」以達「內台合一」目標的改造工作,對台灣治理的情形、赴台工作的內地人以及受改造的台灣人有所關注。最後,《申報》將台灣視為國共內戰期間能為上海提供豐富資源的「寶島」,不僅在報導中大量描述台灣物資,也注意旅滬台人的訴求以及台滬文化品味比較等議題。由《申報》的台灣圖像,可以見到《申報》作為一個中國大報、國民黨報、上海報的媒體本質,以及基於其立場而表現的特殊關懷。整體而言,《申報》所建構出的台灣圖象確實豐富了中國讀者對台灣的認識,在戰後初期中國的「台灣知識」仍屬起步之時,成為中國民眾對台灣彌足珍貴的認知來源。唯《申報》所呈現的「和諧台灣」與戰後初期台灣複雜的真實面貌實有相當大的落差,對於理解二二八發生的原因仍有其未逮之處。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歷史學系zh_TW
dc.identifierG0699220257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699220257%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193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申報》zh_TW
dc.subject戰後初期zh_TW
dc.subject台灣zh_TW
dc.subject中國媒體zh_TW
dc.subject國民黨zh_TW
dc.subject上海zh_TW
dc.subject寶島zh_TW
dc.title戰後初期中國媒體中的台灣圖像 —以《申報》為中心(1945.8-1947.2)zh_TW

Files

Original bundle

Now showing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069922025701.pdf
Size:
3.07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