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總統大選影音廣告符號學分析─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為例
dc.contributor | 胡光夏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鍾知君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8-28T02:10:02Z | |
dc.date.available | 2014-7-2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8-28T02:10:02Z | |
dc.date.issued | 2014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2012 年選戰期間,台灣首度出現女性候選人─蔡英文。蔡英文靠女性候選人之姿強打選戰,對於拉攏客家族群和青年選票也不遺餘力,選戰中藍綠雙方也首次推出網路微電影廣告拉攏年輕選民,用更加多元的管道宣傳。本研究以質化的符號學分析法,探究2012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之影音競選廣告,分析廣告中塑造的女性候選人形象、以及廣告中運用何種元素召喚族群訴求,並且綜觀廣告中隱含的意識型態。 研究結果發現,廣告中呈現的女性候選人形象是剛柔並濟的,「台灣‧未來‧蔡英文」廣告中西裝筆挺、倫敦政經學院的留學經驗,以及德國柏林拍攝的政治背景,呈現蔡英文的女性菁英形象,而在「女人當家」與「客家女兒出頭天」藉由客家花布、柚仔花、母親等符號來塑造感性特質。 族群訴求部分,在「客家女兒出頭天」廣告中頻頻出現花布、豬的形象、客家古厝等關於客家食衣住行的符號,廣告配樂的語言也是客家話,強化民進黨對於客家族群的深耕形象,一再強化客家精神以及對於客家族群的重視。而「人生NG 篇」微電影中大量使用新一代的語言來召喚年輕選民的訴求,「就業問題」等符碼也扣連蔡英文提出的「青年津貼」、「社會住宅」政策。 綜觀五則影音廣告,歸類出廣告中的意識型態為「女人當家」、「政黨輪替」及「硬頸精神」,雖然跳脫不出打「性別牌」的窠臼,但民進黨想強調不分性別,女人也可以執政當總統。廣告中一再建構政黨輪替的意識型態,運用「前進」、「光明」的符碼來訴求重新選擇,是在野黨打選戰的主要訴求,並且以客家「實實在在」的硬頸精神,召喚客家族群的認同,以客家人質樸、堅韌的形象來喚起選民的支持。強化客家族群的重要性、強化自身價值,同時也隱含「台灣有客家妹蔡英文做總統真好」的意涵。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大眾傳播研究所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60037013F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0037013F%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5137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蔡英文 | zh_TW |
dc.subject | 微電影 | zh_TW |
dc.subject | 候選人形象 | zh_TW |
dc.subject | 意識型態 | zh_TW |
dc.subject | 符號學 | zh_TW |
dc.title | 2012年總統大選影音廣告符號學分析─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為例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060037013f01.pdf
- Size:
- 3.63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