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動態評量」低獲益受試者之認知缺陷與協助策略分析
dc.contributor.author | 莊麗娟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4-10-27T15:00:12Z | |
dc.date.available | 2014-10-27T15:00:12Z | |
dc.date.issued | 2001-07-??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研究屬「多媒體動態評量模式」兩階段研究中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在檢視研究者所發展的「多媒體動態評量模式」的具體效益,該研究結果支持此評量模式可同步獲致區辨個別差異(區辨力)、提昇解題能力與學習情意(助益力),以及預測未來表現(預測力)等三項效益。而本研究(第二階段研究)則擴展以往國內外有關動態評量的研究型態,進一步的追縱第一階段研究中的解題能力未明顯提昇的受試者(低獲益受試者)4人,採用個別晤談診斷的方式,進行重測,藉之分析此低獲益受試者的認知缺陷與解題障礙,並試探有效的協助方式,以作為進階評量診斷與教學設計的參考。研究結果顯示:1.在認知缺陷方面,低獲益受試者主要的迷思概念在於缺乏「質量保留」觀念,且其解題歷程顯現「直覺思考」、「片面思考」、「矛盾思考」、「非系統性思考」等缺乏思考結構的現象;從高抽象、多訊息試題的高錯誤率中可知,該類受試者之「工作記憶」較為不足、無法有效的進行「心像推理」與「連鎖比較」,並呈現注意力方面的缺陷;此外,對於已習得的解題策略,缺乏「自發性的遷移能力」。2.在協助策略方面,從實際試探中發現,舉例類推、圖示、對照比較、提供運算結構、分解再結合、保留思考時間、單純練習等方法,可有效調整概念並提昇解題能力。 | zh_tw |
dc.identifier | 77680E99-39C0-83D9-EFBA-21D3178EFF6A | zh_TW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429 | |
dc.language | 中文 | zh_TW |
dc.publisher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zh_tw |
dc.publisher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 en_US |
dc.relation | (21),109-133 | zh_TW |
dc.relation.ispartof |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 zh_tw |
dc.title | 「多媒體動態評量」低獲益受試者之認知缺陷與協助策略分析 | zh-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