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與徐復觀政治思想論爭
dc.contributor | 劉滄龍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珮蓉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Zhang, Pei-Rong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20-12-14T08:49:23Z | |
dc.date.available | 2020-02-25 | |
dc.date.available | 2020-12-14T08:49:23Z | |
dc.date.issued | 2020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文題為「殷海光與徐復觀政治思想論爭」,主要以殷海光與徐復觀在1954年和1957、1958年間,於《自由中國》與《民主評論》上所進行的隔空筆戰為研究對象。據此,本文分為五個章節,除第一章緒論與第五章結論外,其中第二到四章,是本文的主要論述內容。 本文在第二章先闡述1957、1958年間,殷海光與徐復觀源於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立場不同所進行的論爭過程,也分述他們二人如何看待「傳統」,如何衡量「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本文認為他們二人對「傳統」的不同看待方式,決定他們二人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程度,同時,也影響他們二人對於「自由」、「民主政治」的思考方式。因此,本文在第三章中接著回顧1954年間,殷海光和徐復觀源於對「自由」的不同看法所展開的另一場論爭,文中主要就他們二人對於「政治自由」和「道德自由」、「個人自由」和「國家自由」的不同立場進行梳理。本文認為,由於他們二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信任程度不同,因此殷海光能夠只就「政治自由」和「個人自由」作出清晰直接的描述,但徐復觀卻更看重「道德自由」與「國家自由」所能提供的內在聯繫與群體力量,縱然這部分他們有不同主張,但都同樣希望「自由」的價值,能被更好的落實在現實生活中,而這點也表現在他們對於施行「民主政治」的態度上。本文在第四章中,就呈現出殷海光與徐復觀在不同的立場基礎上,如何思考「民主政治」,並認可「民主政治」的價值,此外,也提供他們二人對於「民主政治」問題的回應,從而確立他們對於「民主政治」理念的肯定與期盼。 本文從這兩場筆戰中,呈現出殷海光與徐復觀對於「自由」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思考方式,並在這樣的基礎上,提及他們對於「民主政治」的思索與期盼,總結來說,本文認為他們確實存在某部分的相異思考模式,但仍有相似的目的存在,並且就本文觀察,殷海光的思考邏輯往往比較有助於眼前現況,但徐復觀的思考層面也較為廣泛,看來其實更有益於未來存續,若能讓他們二人擁有一場更心平氣和的交流,於社會應該更有助益。此外,本文也在正文之後,藉由這些討論,於附錄中帶入與今日臺灣相關的社會政治議題,並對幾個議題作出一點個人回應,以期本研究最後能給予臺灣社會一些微薄的回饋。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none | en_US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國文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060320017L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60320017L%22.&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10493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殷海光 | zh_TW |
dc.subject | 徐復觀 | zh_TW |
dc.subject | 傳統文化 | zh_TW |
dc.subject | 自由 | zh_TW |
dc.subject | 民主政治 | zh_TW |
dc.title | 殷海光與徐復觀政治思想論爭 | zh_TW |
dc.title | Political Ideology Conflict between Yin Hai-kuang and Xu Fu-guan | en_US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