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水道建設與近代殖民都市發展(1895-1945)

dc.contributor蔡錦堂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陳皇志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Chen, Huang-Chih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9-09-03T11:06:27Z
dc.date.available2018-08-27
dc.date.available2019-09-03T11:06:27Z
dc.date.issued2017
dc.description.abstract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是亞洲新崛起的國家,也與西方國家一樣擁有海外殖民地,日本的殖民地經營跟日本人海外移民有所關聯,因此相對重視殖民地的衛生環境,特別是日本人集居的殖民地都市。當日本將明治維新階段從西方引進之都市計畫施行於殖民地之際,此一施行過程乃是以人口成長與人口集中化為主要課題,舉凡交通、建築、衛生等都是要項,並特別著重殖民地「風土」跟日本本土相異所衍生之衛生環境問題。 探討殖民地都市開發與衛生環境的關聯性,近代化上下水道則為不可忽略的重要設施。現代化水道起於近代化都市的出現,臺灣首座大型都會區自來水供水系統始於1909年,此為當時臺灣島內最大供水量的臺北水道。臺北水道的幕後功臣爸爾登與濱野彌四郎曾指出:臺北人口成長是必然趨勢,若預計規劃長遠的衛生工程,就必須對未來人口增加進行準確的統計預測,然而這部分尚未見有完整之研究與科學方式之探討。 本研究擬以日本殖民統治時代臺北人口統計數據與上水道供水資料為中心,據以論述殖民地都市發展與水道建設的關聯性。本文首先將釐清臺北水道建設的規劃過程,特別是指爸爾登如何活用前往上海、香港、新加坡的考察經驗。其次,擬進一步分析供水區域用水人口結構,特別是指臺灣總督府是否存在「獨惠」日本人居住地區的現象;不過經由水道規則因應供水政策與用水戶需求量方面,了解到臺北水道完工通水的前期是「放任給水制」,1925 年後則改為全面「計量給水制」即以價制量,不過用水需求仍大於供水量,故規劃興建草山水道以因應人口成長與殖民都市發展。最後,在全面性檢討供水政策、人口與殖民都市發展三者間的關聯性。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臺灣史研究所zh_TW
dc.identifierG060227018L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60227018L%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6150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臺北水道zh_TW
dc.subject供水政策zh_TW
dc.subject放任給水zh_TW
dc.subject計量給水zh_TW
dc.subject殖民都市發展zh_TW
dc.subject人口zh_TW
dc.title臺北水道建設與近代殖民都市發展(1895-1945)zh_TW

Files

Original bundle
Now showing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060227018l01.pdf
Size:
17.8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