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

dc.contributor張瑞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王政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Wang, Cheng-Wen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9-09-03T10:33:10Z
dc.date.available2014-3-21
dc.date.available2019-09-03T10:33:10Z
dc.date.issued2009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論文所要探討的問題是:十九世紀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的改宗歷程及其社會處境與身份認同。論文企望分析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改宗的社會脈絡,描述信徒改宗基督教前後所面臨的社會壓力,以及疑慮、惶恐、矛盾的心理;其次說明基督徒徘徊在文化、社會與族群之間的自我認同與價值觀衝突,進而瞭解基督徒與親人、周遭的人際關係及社會處境,以說明基督徒在尋求「天路」與「人路」之間的迷惘心態及生活轉變與調適。 研究的對象是以往被忽略而處於無聲及邊緣的第一代基督徒。研究的主旨是要探討第一代信徒的生命歷程,說明個人或群體由不信到信的社會意涵,解釋社會對基督徒的態度及基督徒生命所呈現的意義,瞭解時代環境下信徒的遭遇與自處,由此建立起一個新視野的台灣基督徒生命史。 研究企望重新尋找台灣信徒的論述位置,凸顯第一代基督徒改宗的主體性及社會脈絡,強調除了瞭解傳教士與信徒的互動外,也應重視地方社會勢力與改宗的關係,更應注意信徒成員的社會結構與內部之間的互動。研究中將凸顯基督徒生命的主體意識,重視社會與基督徒的關係及基督徒日常生活的調適與轉變,強調基督徒改宗所面對的價值與人際衝突,呈現基督徒追求信仰與自我認同的意義。 本研究將修正以往以教派或傳教士為主軸的台灣基督教史,改以信徒為主體,擴充台灣基督教史的研究面向,觀察信徒的社會處境,而不是傳教士的社會貢獻,重視信徒的生命抉擇,而不是教會的宣教方式或內部組織。研究方式跳脫傳統教會史論述下,重視傳教士傳教的研究範式,而將焦點放在異文化跨界下的台灣社會脈絡中來思考,目的在重新思考傳教者與被傳教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呈現台灣第一代基督徒改宗的社會意義,解釋由異教徒到基督徒的「天路歷程」。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歷史學系zh_TW
dc.identifierGN0892220036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892220036%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551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基督徒zh_TW
dc.subject改宗zh_TW
dc.subject社會地位zh_TW
dc.subject日常生活zh_TW
dc.subject身份認同zh_TW
dc.subject社會處境zh_TW
dc.title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zh_TW

Files

Original bundle

Now showing 1 - 5 of 8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89222003601.pdf
Size:
459.19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89222003602.pdf
Size:
645.76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89222003603.pdf
Size:
755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89222003604.pdf
Size:
1.07 M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n089222003605.pdf
Size:
785.99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