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四十一聲紐韻紐正切上字及其歷史音變考──兼與梅縣客家話和廣州粵語聲母之今讀比較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4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本文立足於語音史和語音史的研究史,從歷史音韻的角度,以「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所代表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再以黃侃(1923-1924)〈音略〉 、陳新雄(1979)四十一聲紐之分類、名稱、排序和擬音為根據 ,考察此韻書的正切上字。並跟王力(1980[1957])上古漢語「六類三十二聲母」比較,繼而論及現代漢語聲母之音讀的對應關係。 是以〈「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四十一聲紐韻紐正切上字及其歷史音變考──兼與梅縣客家話和廣州粵語聲母之今讀比較〉為題,集中在語音史的比較,以及擇取專家學者對語音史研究的相關論述。首先,考察出「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四十一聲紐韻紐中的共3854組小韻,並整理成470正切上字及其歷史音變;接着進而以此四十一聲紐韻紐正切上字跟現代的北京話、梅縣話和廣州話作比較。 此外,更校正了陳新雄主編、林慶勳校訂(1982.3)《聲類新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和董忠司主編 、張屏生、李麗修、莊淑慧協編(1992.12)《《廣韻》聲類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兩書的四十一聲紐韻紐正切及其小韻數量。此兩書所誤編的校勘條例統計,《聲類新編》共69條,《《廣韻》聲類手冊》共88條。而「不以正切上字的輕唇音為標準而編入重唇音的校勘條例統計」,《聲類新編》編入重唇音總數共99條,《《廣韻》聲類手冊》編入重唇音總數92條。最後更提出「《廣韻》1」和「《廣韻》2」以作區別。

Description

Keywords

《大宋重修廣韻》, 四十一聲紐韻紐, 歷史音變, 《聲類新編》, 《《廣韻》聲類手冊》, 正切上字, 澤存堂本

Citation

Collections

Endorsement

Review

Supplemented By

Referenc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