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晉之際名士結構的轉變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3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受到時人的重視、賞譽,且彼此間相互標榜、品評的名士群體,在東漢末至西晉初的發展歷經了幾度浮沉:東漢末勇於對抗宦官的黨錮名士,在黨錮之禍時遭受嚴重打擊;在曹魏時期引領玄學風潮且欲有所改革的正始名士,則是受挫於與司馬氏的政爭;竹林名士在魏晉之際動盪的政治情勢下,最後分別走向了不同的結局;西晉中朝名士雖歷經顯位,但在政局的混亂與鑑於名士群體自東漢末以來受到種種打擊的情況下,只能以「無為而治」的方式尋求一條安身立命的道路。
漢晉之際的政治與社會環境劇烈變動,名士結構在這段時間也呈現出明顯的變化。東漢末的黨錮名士成員出身多元複雜,並不侷限於某一階層;然而到了曹魏時期,名士結構發生改變,正始名士與竹林名士大多由曹魏政權的上層士族或官宦之家的子弟組成,出現了「上層化」的傾向。到了西晉,中朝名士有半數是三代以上仕宦的高門士族,甚至出現了「名士家族」的現象,呈現出名士結構的「貴族化」。而漢晉之際名士結構的這種發展趨勢,也同樣反映在他們所交遊往來的友人圈之中。
漢晉之際名士結構轉變的原因,可由思想與士風的改變、人物品評圈的內縮、九品官法的保障這三個方面做探討。這三個因素並非單獨發生作用,而是動態地交織影響,最後導致名士結構再也難以見到出身低微、貧賤的人物,一步步走向了「貴族化」的趨勢。
Description
Keywords
漢晉之際, 名士, 黨錮, 竹林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