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識認識發展觀點探討不同學習環境中教師教學認知與學生科學學習認知的展現及學生思考能力遷移之研究(I)
dc.contributor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楊芳瑩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劉奕蘭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蔡今中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俊彥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蔡孟蓉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溫媺純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4-12-02T06:42:12Z | |
dc.date.available | 2014-12-02T06:42:12Z | |
dc.date.issued | 2006-05-31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計畫是跨領域「本土科學學習環境理論的建構(PLOT):從認知個體的發展到學習 遷移的成效」的子計畫三,是總計劃PLOT 的P (Prior)階段,以認知個體認知及信念的 發展為研究主軸。本計劃的目的在於以本土社會及文化脈絡為出發點,深入探究認知 個體對教與學認知與信念特徵發展,及各特徵間的關連,並嘗試瞭解科學學習環境之 形塑對認知個體的教與學認知發展、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策略成效、乃至學習遷移之 影響。以提供未來發展本土科學學習理論的依據。 本研究目前預計探討的認知個體的對教與學的認知發展包含以下變項:教師方面包 含知識認識觀發展、對教學的信念、教學的後設認知、教學風格等;學生方面包含知 識認識觀發展、對學習的信念、個體的社會發展、對科學科技的態度及偏好,學習的 策略(含後設能力),以及社會文化情境中的學習遷移。而以上的變項將置於子計畫一及 二所探討的不同的學習環境中來深入研究。 本研究主要採取問卷調查、實驗教學,教室觀察及晤談分析。基於本研究之跨領域 本質,本計劃的首年工作是建立跨領域,包含科學教育、認知、心理和社會發展等專 家溝通交流的平台,以確立研究的範疇,並做更深入的文獻剖析以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以利後續研究。 | zh_tw |
dc.identifier | ntnulib_tp_C0701_04_040 | zh_TW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2686 | |
dc.language | zh_TW | zh_TW |
dc.publishe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zh_tw |
dc.relation | (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NSC94-2522-S003-002)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知識認識觀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教學信念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教學風格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教學後設認知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社會文化元素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社會認知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情意元素 | zh_tw |
dc.subject.other | 思考遷移 | zh_tw |
dc.title | 從知識認識發展觀點探討不同學習環境中教師教學認知與學生科學學習認知的展現及學生思考能力遷移之研究(I)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tnulib_tp_C0701_04_040.pdf
- Size:
- 281.39 K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