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思想:以《教育雜誌》(1909-1928)的相關內容為討論中心
Abstract
雜誌往往是針對時事進行評述議論,通過研究雜誌,可以瞭解當時的知識份子、閱讀群眾所關注的問題及其表現的思想。
中國傳統禮教社會,因「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女子教育為閨門內的家庭教育,內容要求女子「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受列強交侵、國勢日蹙的影響,清末維新派、革命派紛紛提倡興女學以救亡圖存,清政府終也迫於時勢,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正式將女學納入學制,定「賢妻良母」為女子教育宗旨。進入民國後,由於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劇烈變動,女子教育思想呈現出新舊過渡、轉型的爭議,有人反對「賢妻良母」並提出「男女平等教育」,有人仍支持「賢妻良母」或賦予新義,也有「超賢妻良母」思想的出現。
商務印書館所發行的《教育雜誌》,創刊於清末宣統元年(1909年)正月,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十二月終刊,歷時相當久,是研究清末民初教育發展的重要文獻,許多女子教育的研究均引用了《教育雜誌》的內容。不過目前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的研究中,則尚未有以《教育雜誌》為主要討論對象的成果出現,本文旨在探討《教育雜誌》所反映的女子教育思想,並以1909-1928為時間斷限。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對商務印書館《教育雜誌》的創辦進行討論。第三章對晚清中國女學與《教育雜誌》早期的女子教育思想進行討論,略述從鴉片戰爭後新式女子教育的萌芽,兼論傳統女子教育思想以及清末維新派、革命派的興女學主張,與清政府的女學態度,最後分析清末時期《教育雜誌》的女子教育思想,內容側重於賢妻良母的教育宗旨、男女共學、色慾教育等。第四章以1912-1928年的《教育雜誌》內容為討論中心,受到當時教育輿論的影響,對女子教育的討論以家事教育、教育宗旨、男女同學、性教育為主。第五章為結論。
Description
Keywords
女子教育, 女學, 清末民初, 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