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和家長對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專業取向信念之研究
dc.contributor.author | 洪儷瑜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4-10-27T14:59:59Z | |
dc.date.available | 2014-10-27T14:59:59Z | |
dc.date.issued | 2003-09-??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研究主要根據英國學者Cooper和他的指導學生Ideus所編製的ADHD的專業取向量表(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e Disorder Orientation Scale,簡稱ADHDOS)翻譯編製成「ADHD態度問卷」,除了探討ADHDOS架構在臺灣的適合性之外,另外也探討不同背景的教師和家長對於ADHD的看法。問卷調查500位普通、特教與輔導教師,和429位不同來源的家長,結果教師回收率55%,家長問卷回收約32%,經篩選之有效樣本教師計280名,家長111名。ADHDOS中文修訂之ADHD態度量表在主成分因素分析結果,發現國內的分量表結構與英國原主張不同,僅得兩個信念量表(環境適配性、科學依據)和一題學術取向,主要發現有四:(1)原量表結構必須重新調整為兩個取向。國內樣本所得之ADHD的專業取向以多元折衷的「環境適配」和生理學取向的「科學依據」兩個分量表為較穩定的分量表;(2)不同教師對ADHD之信念大同小異:以生理學觀點為主,以環境適配的信念為多;(3)不同家長對ADHD的信念差異較大,家長協會會員異於較少接觸訊息的個案家長。(4)教師與家長組間的差異小於組內差異,接觸ADHD訊息較少的普通班教師與專案個案之家長信念較相似,認為ADHD可能是生理或心理,而專業信念傾向於環境適配與科學依據;(5)三年內是否接受專業研習發現與教師對於ADHD信念有關,但是否教過這類學生與信念無關。總之,本研究結果肯定目前專業對於障礙的看法,應以生態角度,而非病理的觀點,著重環境與個人的適配性,並提出相關建議。 | zh_tw |
dc.identifier | 3AF7857D-F62B-D9E7-F808-671C9552AD05 | zh_TW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319 | |
dc.language | 中文 | zh_TW |
dc.publisher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zh_tw |
dc.publisher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 en_US |
dc.relation | (25),147-171 | zh_TW |
dc.relation.ispartof |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 zh_tw |
dc.title | 教師和家長對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專業取向信念之研究 | zh-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