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文化沙漠」:戰後高雄市的文化建設(1945-2004)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08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日治時期,高雄建港,便利的運輸帶來了各式的工業建設,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移入,讓這個原本名為「打狗」的小型漁村在短短十數年之間,一躍成為南臺灣的第一大城。
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臺灣,一方面在文化上力行「中國化」與「反日本化」的政策,一方面卻延續日治時代的都市計畫,積極強化高雄市的港口與工業機能。在「高雄港十二年擴建工程」、「加工出口區」、「十大建設」等等大型國家建設相繼挹注之下,高雄市的經濟持續繁榮,人口不斷增加,1976年時即成為擁有百萬市民的大城。但在此同時,高雄全市沒有一所綜合大學、沒有一間專業的文化展演中心、圖書資源缺乏、綠地稀少、港口戒嚴、愛河污臭。時人稱這座城市為「文化沙漠」。這是高雄在文化建設上最黯淡的「蟄伏期」。
1980年代以後,高雄市朝野跟隨著中央政府「文化建設」的大旗,開始逐步充實文化設施,成立文化中心、進行古蹟修復、舉辦文藝季、書展等活動,以軟硬體齊下的方式讓文化建設走進了「萌芽期」。
1990年代,高雄人體認到文化必須要跟生活結合,唯有改變「工業黑鄉」的環境,在文化上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於是在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下將環保運動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爭取衛武營公園化、設立柴山自然公園、改造愛河等。這是高雄市在文化建設上的「奠基期」。
新世紀來臨,高雄市有了新的市府團隊,市政建設也有了一番新的氣象。在市府與民間人士的合力打造下,愛河畔的博物館群串起了一道文化流域,繽紛的光雕街景美化了市容;鋼鐵、貨櫃化身為藝術大使,向國際社會行銷高雄之美。愛河清了、街道亮了,大海開放了,高雄市的城市風格慢慢地鮮明起來,於是在文化建設上進入了「起飛期」。
戰後50年來,為了走出「文化沙漠」,高雄市朝野在文化建設這條路上持續不懈地向前邁進,譜出了高雄市發展史上最波瀾壯闊的篇章。
Description
Keywords
文化沙漠, 文化建設, 工業黑鄉,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愛河, 大學, 全國燈會, 海洋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