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守主義者在政治夾縫中的思考:以吳宓為例(1927-1949)
文化保守主義者在政治夾縫中的思考:以吳宓為例(1927-1949)
dc.contributor | 呂芳上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嵇國鳳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3T10:29:03Z | |
dc.date.available | 2014-2-18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3T10:29:03Z | |
dc.date.issued | 2013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在中國邁向現代化國家形塑的學習路程上,「政治決定一切」的思想曾一度統馭了中國的廣土眾民,成為人人爭相誦背的教條真理。當這份過激的政治信仰逐步地受到反省之際,知識份子與政治的關係,除了超越、抵抗的二分法外,也應該發展出更多元的樣貌,或許是分裂的、也或許是搖擺不定的。知識份子對政治的態度與選擇,絕不僅僅只有全盤的擁護、全然的棄絕,政治的意識型態與文化觀之間的影響與曖昧性,就像保守與創新一般並存,在不斷的融受過程中,既有相容也有矛盾。在此一文化保守主義的脈絡下,筆者欲探討的兩個主軸分別是:其一,筆者想嘗試借由吳宓,去觀察在新與舊的過渡時代裡,一個懂得欣賞傳統的知識份子,其文化保守觀念的產生,如何與現實政治之間,進行互動。其二,從吳宓個人的角度出發,去觀察與其同樣具有文化保守傾向的學術群體內部,其學人間彼此同質性、特別是異質性的表現。在以往概括於單一的「文化保守主義」名詞底下,事實上可能牽涉更複雜的從個人學術傾向、對中國文化認同、乃至於對政治與國家認同的歧異,都須要更仔細的爬梳。當傳統與反傳統主義,從單純學術領域內的思想交鋒,逐漸地被捲入政治鬥爭間殺戮的同時,文化與政治究竟是「誰凌駕於誰」的定奪,似乎尚未塵埃落定。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歷史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698220030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8220030%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95509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吳宓 | zh_TW |
dc.subject | 文化保守主義者 | zh_TW |
dc.subject | 北伐 | zh_TW |
dc.subject | 抗戰 | zh_TW |
dc.subject | 一九四九 | zh_TW |
dc.title | 文化保守主義者在政治夾縫中的思考:以吳宓為例(1927-1949)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069822003001.pdf
- Size:
- 1.5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 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