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聲《尚書集注音疏》與吳派《尚書》學研究(Ⅱ)
No Thumbnail Available
Date
2011/08-2012/07
Authors
Journal Title
Journal ISSN
Volume Title
Publisher
Abstract
本次研究報告,為「江聲《尚書集注音疏》與吳派《尚書》學研究」三年期計畫的第二年。立足於第一年對江聲《尚書集注音疏》版本基礎的確認,以及對此書內部解經原則、方法歸納與料歸類整理的基礎,從事江聲、王嗚盛《尚書》說的比較。經由對比研究,發現江聲和王鳴盛的注解雖然極為相似,但江聲的注經目標在於為《尚書》作集注,乃一「集注體」經注,因此有著較多的個人解經見解。雖然他對鄭玄極為推崇,卻不見得完全認同鄭玄之說。他所自陳的取材對象,最重要的為馬融、鄭玄之說,以及《尚書大傳》、《五經異誼》的相關內容。其次為先秦兩漢諸書中,與《尚書》相關的意見。至於魏晉時期的王肅注、偽孔《傳》,則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謹慎地採用。不特別引用偽孔《傳》,是合乎江聲所訂定的集注標準的。而王鳴盛是以為鄭玄作疏的方式來表現其注解內容。只要鄭玄有說,在「後案」中,一定認同鄭玄,並站在鄭玄的立場為鄭玄之說作解釋。而找不到鄭玄注的,則「取馬、王、傳、疏益之」。因此,嚴格來說,江聲是「集注體」的經注,雖然重視鄭玄的意見,在根本性質上,並非專為鄭注作疏。王鳴盛則有著強烈為鄭玄作疏的自覺。這是在了解江聲、王鳴盛二人異同極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