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繪畫美學之研究
dc.contributor | 劉文潭 | zh_TW |
dc.contributor | LIU, WEN-TAN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潘小雪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PAN, XIAO-XUE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20-12-10T02:23:17Z | |
dc.date.available | 2003-07-01 | |
dc.date.available | 2020-12-10T02:23:17Z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筆者在研究中國繪畫期間,瞭解中國藝術具有很高的精神性,藝術理論豐富而具有思 辨的價值。若能採取一般美學研究的架構與方法加以探討,必能使凡欲瞭解中國藝術 者都正確而具體地掌握本質而不致陷於艱深玄奧的迷霧中。由於美學較藝術史更多討 論主體的美感經驗,而不止於史的知識介紹,因此對於中國繪畫未來的開創亦能提出 較正確的取向。 基於此研究目的,筆者先從宋代繪畫無論在理論的建立、畫史的編纂、創作狀況的記 載、審美思辨的內涵以及留學作品的表現,都具有美學研究的價值與獨立性,所以使 宋代繪畫思想、留傳作品以及其外緣因素,探討宋代繪畫美學。 本篇研究的結果有下列數點: 一、形神的思辨是宋代繪畫美學的主要課題。 二、形神兼備是宋代審美取向。 三、宋代藝術批評已是有品目和標準,提升逸格為首位,影響後代的藝術品味。就性 質而言,宋代的藝術批評以再創的批評最普遍,評價的批評次之,歷史的批評較少。 四、宋代有關繪畫創作的記載已同時敘述藝術經驗(Artistic expeirence )和美感 經驗(Aestheeic expeeirence ),也就具有美學理論的內涵以及從精神至實踐的創 作經驗之敘述。 五、從留傳作品中可以印證前述之審美思想、藝術品味與創作狀況,成就宋代繪畫內 在一貫自足的美學系統。 六、宋人美感經驗並不耽溺於感官作用與享受,他們較少注意品質與現眾的間經驗環 節而接訴諸藝術的本質。因此,傳統藝術向來有玄奧高深的藝術言論,亦不乏藝術佳 作,但卻較少有統一的概念定義與系統的陳述。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美術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73NTNU2233006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73NTNU2233006%22.&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13876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宋代 | zh_TW |
dc.subject | 美學 | zh_TW |
dc.subject | 中國繪畫 | zh_TW |
dc.subject | 形神 | zh_TW |
dc.subject | 藝術經驗 | zh_TW |
dc.subject | 美感經驗 | zh_TW |
dc.subject | 畫 | zh_TW |
dc.subject | SONG-DYNASTY | en_US |
dc.subject | AESTHETIC | en_US |
dc.subject | ARTISTIC-EXPEIRENCE | en_US |
dc.subject | AESTHETIC-EXPEIRENCE | en_US |
dc.title | 宋代繪畫美學之研究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