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國中生的心肺適能、壓力知覺與學業表現之研究
    (2013) 王中邦; Wang Chung Pang
    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心肺適能較佳且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是否有較佳的學業表現。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樟樹國中101學年度九年級之在籍學生,平均年齡為15歲,排除特殊生與研究資料缺漏之學生後,採計男生196位,女生173位,男女生合計共369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在段考前一個月內測量受試者之心肺適能(800公尺與1600公尺跑走測驗)以及請受試者填寫壓力知覺量表,再收集學生第一次段考之國文、英文、數學等三科主科的段考成績,所得到的數據與資料以皮爾森績差相關、曲線估計以及單因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心肺適能、壓力知覺與學業表現三者之間的關係及差異。研究結果: 1.心肺適能較佳的學生其學業表現顯著優於心肺適能較差者 (p<.05);2.壓力知覺與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或三科成績總平均之關係皆呈倒U形曲線 (p<.05)。3.心肺適能較差的學生中,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之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或三科成績總平均顯著高於壓力知覺較低以及壓力知覺較高的學生;心肺適能較佳的學生中,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之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或三科成績總平均也顯著高於壓力知覺較低以及壓力知覺較高的學生 (p<.05)。4.心肺適能較佳且壓力知覺中等的學生之國文、英文、數學三科段考分科成績以及三科成績之總平均皆顯著高於本研究在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中的其他組別 (p<.05)。結論:心肺適能較佳且壓力知覺為中等的學生有較佳的學業表現。
  • Item
    不同心肺適能國中生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
    (2014) 孫泓民; Sun, Hung-Min
    綜合過去研究結果顯示:健康體適能項目中,心肺適能與學業成績關聯性最高。但影響學業成績表現因素卻不少,過去研究中較少控制此相關因素,所以本研究目的:探討控制相關影響因素(學生智力測驗PR值、父母親教育年數與學生讀書時間)下,比較不同心肺適能國中生學業成績之差異。本研究方法使用次級資料分析,蒐集101學年度新北市某國中學生308人之國文、英文、數學與總成績(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與生物),與智力測驗PR值,並用問卷調查,蒐集放學後讀書時間與父母親教育年數,並測量心肺適能(女生800公尺/男生1,600公尺跑走)成績,再將心肺適能成績對照教育部92年公布之體適能常模予以分為金銀牌、銅牌、中等及請加強4級。所得數據進行共變異數分析(共變項為學生智力測驗PR值、父母親教育年數與學生讀書時間)比較不同等級心肺適能學生之學業成績是否有顯著差異。本研究之虛無假設:在控制相關影響因素下,不同心肺適能國中生其學業成績沒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顯示:一、總成績:金、銀牌級(74.2分)與銅牌級(70.9分)學生之總成績顯著優於請加強級(59.2分)學生之總成績(p<.05),金、銀牌級(74.2分)學生之總成績顯著優於中等級(62.3分)學生之總成績(p<.05);國文成績:金、銀牌級(74.1分)與銅牌級(72.2分)學生之國文成績顯著優於請加強級(62.3分)學生之國文成績(p<.05);英文成績:金、銀牌級(73.7分)與銅牌級(73.6分)學生之英文成績顯著優於請加強級(57.9分)學生之英文成績(p<.05),金、銀牌級(73.7分)與銅牌級(73.6分)學生之英文成績顯著優於中等級(59.9分)學生之英文成績(p<.05);數學成績:金、銀牌級(70.5分)與銅牌級(67.5分)學生之數學成績顯著優於請加強級(54.6分)學生之數學成績(p<.05),金、銀牌級(70.5分)成績顯著優於中等級(56.3分)學生之數學成績(p<.05)。本研究結論:在控制學生智力測驗PR值、父母親教育年數與學生讀書時間下,心肺適能較佳國中學生其國文、英文、數學與總平均成績優於心肺適能較差者。
  • Item
    採計「體適能加分」之高中學生學業表現分析
    (教育部, 2011-06-01) 卓俊辰; 曾竣瑋
  • Item
    班級社會環境對學習表現、學校生活適應、自尊的影響研究(II)
    (2010/08-2011/07) 賴香如; 呂昌明; 卓俊辰; 李碧霞
    全球各地均積極推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希望透過學校場域,提供健康機會,增進學生健康的水準和生活品質。我國自2005年在教育和衛生單位合作下,開始努力推動,但少有從學校社會環境營造著手者。值得擔憂的是,學生自殺、憂鬱症增多,心理健康問題將成為本世紀三大重要疾病之一。 學校社會環境的營造和落實,需以班級為基礎。健康的班級社會環境對同儕團體的穩定性、學習動機、學業成就、學校生活滿意度及自信心均有幫助。如何協助國中教師重視和營造健康班級的社會環境,是本研究的焦點。 本計畫為期三年,採質、量並重的方式進行。第一年採深入訪談和焦點團體訪談,以探知教師和學生對班級社會環境的觀點,作為發展班級社會環境量表和營造方案的基礎。另抽樣調查全台1,500名國中生,以驗證班級社會環境與學習表現、學校生活適應和自尊的關係。第二年採準實驗研究設計,以兩所國中24班學生為對象,分為3組,實驗組進行一學年的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介入,再評價實驗介入的立即成效。第三年,進行實驗介入延宕效果的評價,並調查398名教師和539名學生對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的意見。 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1.訪談和分析教師與學生對班級社會環境的看法。 2.建構有效評估班級社會環境之本土化工具。 3.探討班級社會環境與國中學生學習表現、學校生活適應及自尊的關係。 4.研擬班級社會環境的營造方案。 5.執行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實驗介入。 6.評價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實驗介入的立即和延宕效果。 7.探討國中教師和學生對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的意見。
  • Item
    心肺適能與壓力知覺水準對國中生學業表現的探討
    (國立臺灣大學體育學室, 2014-03-01) 陳玉英; 王中邦; 方進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心肺適能和壓力知覺水準與學業表現的關係,並比較不同心肺適能與壓力知覺程度的學生在學業表現的差異情形。方法:以新北市某國中101學年度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369人(男生196位,女生173位)。在段考前一個月測量心肺適能(男1600公尺、女800公尺跑走測驗)和壓力知覺,並收集第一次段考國文、英文、數學等三科成績,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及二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結果:一、國文、英文及數學段考成績分別與心肺適能和壓力知覺成績呈正相關(p<.05)。二、心肺適能較佳學生三考科成績表現明顯優於較差者(p<.05)。三、中等壓力知覺學生的三考科成績顯著高於壓力知覺較低及較高者(p<.05)。四、在不同心肺適能和壓力知覺水準下,學生在國文、英文及數學成績表現上有明顯的交互作用(p<.05)。中等壓力知覺水準時,心肺適能較佳學生成績表現明顯優於較差者,而在較高及較低壓力狀態學生學業表現不受心肺適能的影響(p<.05)。結論:本研究發現求學階段的國中學生學業表現明顯受心肺適能及壓力知覺因素影響。再者,心肺適能對學業表現的正面效益會因不同的壓力知覺情境而改變,當學生處在適度壓力知覺時,其學業成績明顯因心肺適能較佳而表現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