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9
  • Item
    國小體育教師實施融合式體育教學之困境與解決策略
    (2024) 王彥邦; Wang, Yen-Pang
    近年來世界各國倡議融合教育,讓特殊生回歸普通班級,而體育教學亦是如此,依據法規的沿革與政策擬定下,融合教育雛型逐漸成形,也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然而目前許多研究皆圍繞在探討融合式教育與社會關係之連結,或是特殊生於課堂中同儕接納情形,研究對象皆為學生,較少針對教學者之研究。據此,本研究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進行兩階段之研究,於第一階段訪談9位小學教師實施融合式體育教學之現況與困境,經歸納後於第二階段訪談7位專家學者提出解決之策略。研究結論為一、目前缺乏融合式體育教師之培育系統且現職教師參與研習阻礙高;二、班級人數多致教學內容不易調整,且缺乏教學人力協助;三、校園特教相關議題與知識闕如,適應體育業務分工不明確;四、師培端「適應體育」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學校端設立校內教師專業社群,局端辦理研習可採混成式方式辦理;五、教學目標首重身體活動,教師可善用PSI教學方案規劃課程營造友善的班級氛圍;六、固定業務承辦專責組長,定期舉辦宣導活動強化師生知能。希冀透過困境提出及解決策略之對應,提供教師、師培單位、學校行政及公部門規劃課程、研習及訂定相關政策之參酌,共創友善教學環境。
  • Item
    高中體育教師素養導向體育教學概念之探討
    (2019) 林鼎鈞; Lin, Ting-Chun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概念的認同情形,並依據教師角色、教學目標、教材編選、課程設計、學習評量、學習者表現與教學阻礙等七個層面的認同情形,進一步分析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於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了解情形之差異。本研究採量化研究為方法,以「教師素養導向體育教學概念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採立意抽樣,對象為臺北市37所公立高級中學教師,各校依學校體育教師人數隨機抽樣4至5名體育教師,總計發送179份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為154份,回收率為88%,並將蒐集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與卡方檢定進行分析。結論:一、不同背景變項高中體育教師對素養導向教學概念未有差別,惟曾有參與素養導向研習之教師較能認同與了解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之概念。二、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師角色、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學習者表現等四項構面較能認同素養導向教學,然而教師在體育教材編選方式、評量方式上與素養導向概念的認同情形有差異。三、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實施的阻礙,會因教師對體育課程的意識與對教學概念的重點而有影響。
  • Item
    國中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
    (2004) 葉競聲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的內涵與現況;其次比較不同背景之國中體育教師所知覺之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差異情形;最後則探討角色衝突與教師工作滿意之相關情形。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公立國中493位體育教師,以「國中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關係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回收問卷數為418份,有效問卷為411份,回收率為84.19%,有效樣本為83.37%。 根據實際所得資料,分為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項變異分析及典型相關等統計分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國中體育教師角色衝突狀況屬中下水準,各構面之滿意狀況依序為「內在角色衝突」、「社會角色衝突」、「教學角色衝突」、「專業角色衝突」及「行政角色衝突」。 二、體育教師之工作滿意程度屬中上水準,各構面之滿意狀況依序為「同事」、「工作本身」、「上司」、「升遷」及「薪資」。 三、不同「年齡」、「職別」、「兼任教練」、「教育背景」的體育教師對角色衝突之知覺有顯著存在,但不同「性別」、「服務年資」、「班級數」及「所在地」的教師對角色衝突之知覺,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四、不同「年齡」、「兼任教練」之體育教師對工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存在,但不同「性別」、「職別」、「教育背景」、「服務年資」、「班級數」及「所在地」之教師對工作滿意程度之感受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五、國中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間有典型相關存在,角色衝突之「專業角色衝突」、「社會角色衝突」、「教學角色衝突」、「行政角色衝突」、「內在角色衝突」等五個變項透過典型因素會影響工作滿意之「工作本身」、「升遷」、「上司」、「同事」等四個變項。其中以教師之「行政角色衝突」對工作滿意之「工作本身」的解釋力最大。
  • Item
    體育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知覺之研究
    (2002) 黃清勇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一)探討體育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之重要程度。(二)探討體育教師知覺將「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轉化為實際教材之難易程度。(三)探討體育教師對課程內涵的知覺是否因個別因素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方式,受試對象包含台灣省及直轄市之現職國中體育教師共554位,問卷回收率達69﹪。 經研究資料分析討論後,獲致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中體育教師對「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知覺之重要程度,以領域內之主題軸觀之,其重要程度依序為(一)、安全生活,(二)、生長與發展,(三)、健康心理,(四)、人與食物,(五)、群體健康,(六)、運動技能,(七)、運動參與等。對各主題軸之知覺均介於「重要」程度。 二、國中體育教師對「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涵轉化為實際教材之難易程度,以領域內之主題軸觀之,其難易程度由易到難依序為(一)、安全生活,(二)、生長與發展,(三)、群體健康,(四)、人與食物,(五)、運動技能,(六)、運動參與,(七)、健康心理等。對各主題軸轉化為實際教材難易程度之知覺,均介於「普通」程度。 三、在知覺領域內涵重要性方面,不同性別、教育背景、是否擔任行政職務、是否固定參與讀書會、及是否為試辦學校等背景變項,對國中體育教師之知覺程度有顯著影響;而不同區域、教學年資、參與研習時數、學校班級數、及服務地區等背景變項,對國中體育教師之知覺程度並無顯著影響。 四、在知覺將領域內涵轉化為實際教材的難易程度方面,不同性別、教學年資、教育背景、是否擔任行政職務、及是否固定參與讀書會等背景變項,對國中體育教師之知覺程度有顯著影響;而不同區域、參與研習時數、學校班級數、服務地區、及是否為試辦學校等背景變項,對國中體育教師之知覺程度並無顯著影響。
  • Item
    大專普通體育教師教學反省之個案研究
    (2013) 李允絜; Li, Yun-jie
    教學反省是體育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然而國內體育教學反省研究主要以中小學體育教師為對象,大專體育教師層級之研究仍相當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專體育教師實施普通體育課程之教學反省情形,進一步與目前國內所做有關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反省研究之結果做比較。本研究以兩位教授普通體育課程之教師為研究參與者,採用觀察、訪談進行資料蒐集,並以質性歸納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大專體育教師對教學反省持正向態度;教學反省的內容包含「教師本身」、「學生表現」、「教師教學」、「班級經營」、「學校環境」、「政策與制度」等六方面的反省,大專體育教師之反省內容集中在「學生表現」與「教師教學」兩個方面,「班級經營」及「政策與制度」的反省上則相對較少;大專體育教師教學反省內容集中在對「教學」及「學生」方面的反省,雖然比例比其他層級教師為高,但B教師有明顯差異、A教師則無。
  • Item
    國中體育教師對九年一貫健體領域課程改革之探討
    (2012) 王淑儀; Shu-I Wang
    本研究旨在瞭解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中健體領域體育教學現場的情況為何,而其轉變情況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理念。透過焦點團體訪談蒐集資料,依紮根理論開放編碼原則進行資料之編碼,並歸納出相關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在教學現場轉變的現象有:在配套與法令的影響下,體育課不正常教學的情況已有所改善;體育教學不再強調以運動技能為主要目的,亦能兼顧認知與情意部分;體育教師已嘗試運用多元的教材、教法與教學模式發展能力本位教學。二、在教學現場轉變的現象是否符合教改期望:1.符合期望部分:有體育教師已開始以能力本位教學為教學理念進行課程設計;體育教師對教材的選擇已逐漸多樣化;體育教師能以九年一貫課程多元評量的目的實施評量,以瞭解學生習得能力之情形。2.未能符合部分:有教學方法轉趨樂趣化與多元化,然課程統整教學有待落實;體育教學的正常是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較大的正向轉變,然課綱內涵的落實有待加強。本研究建議可藉由相關法令的約束與配套措施的影響,持續引導體育教師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後續研究可針對體育教師的教學進行實際觀察記錄,以評估教育改革的成效與落實情況,並瞭解背後阻礙體育教師改變的因素。
  • Item
    體育教師教學圖像之個案研究-大專學生觀點
    (2009) 陳信廷; Chen, Shin-tin
    本研究目的旨在以學生角度出發,瞭解個案教師在體育教學上所呈現的圖像。研究採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年資超過二十年的個案教師為對象,並以參與個案教師開設之體育課-土風舞的學生為研究參與者(共70位)。針對教學準備、教學規劃、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評量等四個面向,瞭解個案教師的教學圖像。研究設計、方法為研究參與學生在土風舞課的參與歷程中,透過參與、問卷調查及訪談方式,蒐集、整理與分析他們對個案教師在體育教學上的想法與經驗到的圖像。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的結論: 一、教師如呵護孩子的父母。給予舒適安全的教學環境,對個別學生的狀態隨時給予評估與關注,主動關心每一位學生的需求。 二、教師如廚藝精湛的廚師。提供豐富多元的教學規劃及難易適中且具有挑戰性的課程,成就學生期待的體育課。 三、教師如充滿活力的專家。教學過程中充滿活力與動力,帶給大家歡笑與輕鬆的氛圍,不以嚴肅、恐怖的怒罵來管教學生。並清楚的操作說明與講解,運用口訣教導新動作,示範或指導學生都表現出耐心與顧及學生的尊嚴。同時,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主動表達善意和幫助,隨時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況,掌握學習進度。 四、教師如引領方向的燈塔。映照出體育課不只技能重要,情意的部分更是不可或缺,重視出缺席是一種好態度的表現,且實施多元的評量可使學生獲取更多額外的收穫。 五、整體而論,教師是給予活力、安全、自尊與收穫的無私奉獻者。在教學歷程中不辭辛勞給予照顧、關心,在愉快、和諧與安全的環境中,提供豐富的資源,營造優質的教學,透過有效的引導認識世界萬物。
  • Item
    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學習動機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
    (2007) 林琦鴻
    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學習動機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 研 究 生:林琦鴻 指導教授:程瑞福 日 期:民國96年1月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學習動機與專業成長需求之關係,採問卷調查法,發出問卷160份,有效回收114份,有效樣本回收率為71.25%。以SPSS12.0 for Windows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包括:項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 茲將本研究所得結論歸納如下: 一、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之學習動機主要可歸類「求知興趣」、「職 業進展」、「逃避或刺激」及「外界期望」等四個向度。需求可歸類為「教學與評量」、「行政管理」、「課程設計」、「運動技能」及「研究創發」等五大類。 二、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之學習動機具中上水準,在「求知興趣」 上表現較佳,其他依序為「逃避或刺激」、「職業進展」及「外界 期望」。 三、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之專業成長需求呈現多元且認同度高的 情形,在「教學與評量」上的需求度較高,其他依序為「課程設計」、「行政管理」、「運動技能」及「研究創發」。 四、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之學習動機與專業成長需求呈正相關, 整體性 r = .575。在動機方面以「逃避或刺激」與需求各類別 的相關係數最高。 五、未婚的且服務年資未滿五年的女性教師學習動機最高。 關鍵字:學習動機、專業成長需求、體育教師
  • Item
    臺中市國中生知覺體育教師專業能力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
    (2013) 吳金記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中生知覺體育教師專業能力及學習動機現況與相關情形,以臺中市立國民中學學生為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包含「學生知覺體育教師專業能力量表」和「體育課學習動機量表」,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共發放840份,回收有效問卷821份,有效回收率為97.7%,所得資料以SPSS 20.0版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顯著水準定在α=.05,歸納所得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知覺體育教師專業能力達中上程度,顯示學生對體育教師專業表現是肯定的,以「專業技能」層面得分最高,「課程與評量」層面得分最低。 二、國中生體育課學習動機達中上程度,學生對於體育課有正向學習動機,以「提供滿足感」層面得分最高,「引起專注力」層面得分最低。 三、不同背景變項中,「學生體育成績」、「教師性別」與「學校規模」在國中知覺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上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中,「學生性別」、「運動習慣」、「學生體育成績」、「教師性別」與「學校規模」在國中生體育課學習動機上有顯著差異。 五、國中生知覺體育教師專業能力與學習動機呈現高度正相關。 六、國中生知覺體育教師專業能力能正向預測學習動機狀況,以「課程與評量」最佳。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以供教育行政單位、師資培育機構、國中體育教師與未來研究參考。
  • Item
    雲林縣中等學校體育教師風險管理認知之研究
    (2012) 廖大昌; Da-Chang, Liao
    本研究旨在探討雲林縣中等學校體育教師風險管理認知與執行情形,以自變項探討在體育風險管理認知之差異、風險管理執行情形之差異以及兩者間的關係問題,並分五大層面:教學人員、場地器材、法律層面、行政管理、及醫療層面等做探討。希冀找出雲林縣與其他縣市不同風險問題和差異性,盼能提供中等學校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的風險管理上有所幫助。以自製問卷做調查,並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式進行資料分析,所得結論如下: 一、雲林縣中等學校體育教師風險管理的認知重要性,依序為教學人員、醫療、場地器材、法律最後為行政管理;對執行情形依序為教學人員、醫療、場地器材、行政管理最後為法律。 二、不同背景之雲林縣中等學校體育教師對風險管理的認知,僅在教學人員、法律和行政管理上有部分差異,其餘皆未達顯著水準;風險管理執行情形則皆未達顯著水準。 三、體育教師風險管理的認知和執行情況之相關性是呈現正相關,特別在教學人員、場地器材、行政管理和醫療方面是呈現中度相關,表示若認知越高,執行情形亦能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