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序列動作編序的年齡差異與練習效應
    (2012) 林尚武; Shang-wu Lin
    本研究旨在探討年齡差異與動作練習對序列動作編序的影響。研究以兒童、年輕成人與老年人各12人為實驗參加者。實驗工作為手持傳感筆,連續點觸兩個目標的快速序列動作,參加者須以快又準確方式完成。研究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進行序列動作編序年齡差異的觀察,實驗工作第一目標大小維持恆常,而第二目標分為大或小目標情境。每種情境各10次試作,不同情境以平衡消去法加以安排;第二部分探討練習對不同年齡個體序列動作編序的影響,每位參加者在小第二目標情境進行225次動作練習。利用6自由度磁力追蹤儀 (Polhemus LIBERTY) 收集反應時間及各運動學參數。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類化動作程式分析發現:(一)兒童、年輕成人及老年人進行序列動作時,反應時間及起始動作各運動學特徵,均受到不同後續工作難度的影響,且序列動作均由單一動作程式負責執行。然而在後續工作難度高時,老年人使用更多時間進行動作在線修正,顯示序列動作編序仍具年齡差異;(二)動作練習提升兒童、年輕成人及老年人序列動作編序速度,並藉由改變動作參數減少動作執行時間。此外,動作經驗雖不能改變序列動作程式數量,但卻造成兒童與年輕成人動作相對時宜特徵的改變,老年人則沒有此現象。
  • Item
    自我控制回饋頻率對動作表現、學習與錯誤偵察能力的影響及其年齡差異
    (2009) 方正銘
    目的:本研究以引導假說,結合動作發展觀點,探討自主要求的自我控制回饋頻率與年齡差異及其交互作用對動作表現、學習與錯誤偵察能力的影響。方法:招募兒童、成人與老人共90位實驗參與者,在獲得期進行線性移動工作60次試作。實驗參與者皆接受自我控制回饋的操弄,並依各組在獲得期相對回饋頻率高低,分成相對較高頻率自我控制回饋組與相對較低頻率自我控制回饋組。依變項為動作距離絕對誤差值、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與自我控制回饋頻率。獲得期以混合設計三因子變異數(年齡頻率區間)進行分析,其中區間為重複量數;立即與延遲保留測驗以獨立樣本二因子變異數(年齡頻率)進行分析;此外,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年齡練習期),計算獲得期的回饋頻率,其中練習期為重複量數。結果:一、在獲得期絕對誤差值上,只有年齡和區間達顯著差異,且成人優於兒童,而在獲得期的回饋頻率上,年齡與練習期的交互作用達統計顯著差異;二、在立即與延遲保留測驗的絕對誤差值和錯誤估計絕對誤差值皆顯示,年齡與回饋頻率的交互作用達統計顯著差異。結論:促進動作表現和學習的最佳自我控制回饋頻率,隨年齡而改變。建議:任何有關獲得動作技能的描述,必須考量發展的條件。
  • Item
    知覺缺口跨越之環境賦使: 準確度、預測因子與年齡效應
    (2007) 黃嘉彬; Chia-Pin Huang
    摘  要   個體藉感官捕捉外在環境所釋放出有意義之訊息作為行動依據,再透過行動以知覺更多環境線索,此為知覺-行動聯結之過程。本研究以生態手段之直接知覺觀點探討此議題,找尋不同年齡族群於缺口判斷與實際跨越距離之差異情形、影響因子以及主成分類別。本實驗之參與者為21名兒童、18名成人與19名老年人,先測量身高、眼高、腿長、腿部肌力與髖關節柔軟度後進行一循環長度由50公分至130公分之缺口判斷測驗與實際跨越測驗。以3 (年齡) × 2 (跨越情境)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two-way ANOVA)、逐步迴歸之方式檢驗判斷跨越與實際跨越是否與個體因子有正相關、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歸類影響因子之共同特質。結果發現:(一) 兒童族群與老年人族群之判斷跨越與實際跨越距離相對於成年人有顯著差異、(二) 髖關節柔軟度和三族群實際跨越之結果有正相關,另外老年人之判斷跨越和眼高、腿長以及髖關節柔軟度亦有正相關,實際跨越和判斷跨越以及腿部肌力也有正相關、和 (三) 影響三族群之個體因子皆可分成身體肢段參數以及身體適能因素兩大主成分;不同族群之此二主成分累積解釋變異量均高於66%,可良好代表原始變數。結論為:(一) 相較於成人,缺口跨越之知覺-行動聯結準確度在兒童與老年人時期較低、(二) 髖關節柔軟度是兒童、成人以及老年人實際跨越距離之相關因子;眼高、腿長以及髖關節柔軟度亦是老年人判斷跨越之相關因子;判斷跨越以及腿部肌力也是老年人實際跨越之相關因子、和 (三) 影響兒童、成人以及老年人之相關因素皆可歸類為身體肢段參數以及身體適能因素兩大特質。
  • Item
    青少年立定跳遠為發展順序的函數
    (2015) 陳國輝; Chen, Guo-Huei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青少年男性立定跳遠動作型態與動作表現之關係,並探究各年齡層之不同動作型態的分布特徵。研究之實驗參與者共有149名青少年男性,年齡分別為14歲、16歲及18歲。實驗乃透過攝影機紀錄實驗參與者在執行體適能測驗之立定跳遠動作影像與跳遠距離。參與者的最佳表現則就上肢動作、下肢動作及全身動作等部分,以檢核表分類其動作發展階段。本研究採χ2進行適合度與百分比同質性考驗,以檢視各發展階段與各年齡層間的分布差異;再以獨立樣本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與Duncan法事後比較,分析動作型態與年齡對立定跳遠距離產生的影響(α = .05)。結果顯示16歲與18歲青少年在立定跳遠動作階段3與階段4的分佈人數較多,而14歲青少年則在三種發展階段人數比例無顯著差異。在立定跳遠距離方面,16歲與18歲的成績表現皆優於14歲,動作發展階段越成熟立定跳遠距離就顯著增加。因此,本研究發現14歲與16歲是立定跳遠動作發展關鍵階段,也提供了立定跳遠的動作發展階段有效預測動作者年齡,而不是與年齡相關的實證研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