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3

 緣起 


        九十二年八月一日本所正式設立,係由教育學系「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群」規劃,九十二年即招收首屆碩士班研究生;首任所長由教育學院吳院長武典兼代,後繼所長分別為張教授明輝、潘教授慧玲及黃教授乃熒。後因學校一系多所政策,九十九年由教育學系許主任添明兼任本所所長。

        本所之創設,係為配合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政策,致力培育優秀的教育政策與行政專業人才,並提供相關現職教育人員進修機會,充分開發教育體系的人力資源,並深化研究品質,輔助我國教育決策的運行,以發揮及擴大對教育學術研究與教育改革之影響力。

展望

        本所有以下努力方向:

一、系統性進行教育政策與行政之研究,發展學術特色。

二、擴展臺灣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之範疇,提昇水準,期與國際接軌。

三、開拓國內教育政策與行政人力資源,發揮學術研究之影響力。

四、配合學校未來發展,發揮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專長與優勢,提升本土領導及國際競爭力。

五、提供相關教育現職人員進修機會,培養兼具教育政策與行政理論素養及實務能力之人才。

六、擴大文教機構行政管理與企業教育訓練人才之培育。

七、建立專業服務網絡,充分應用研究成果,成為教育政策與行政的重鎮。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生命影響生命--教師實踐社群和專業資本發展之個案研究
    (2018) 譚欣欣; Tam, Ian-Ian
    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之下,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多樣化,而教師需擔負起的責任也日趨重大,教師專業能力及其成長的議題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建立專業學習社群為提升教師專業的有效方式之一,而教師的專業成長的任務著重於教育實踐的改進,而教師專業資本的積累有助於教學效能的提升。因此,聚焦於教師實踐社群的建構與運作,探討教師專業資本的積累,將有助於突破傳統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帶來新的方向。 本研究以蒲公英教師實踐社群為個案,探討此教師實踐社群的建構、運作與教師專業資本的積累。研究採取觀察記錄、文件分析等方法進行蒐集資料,以及對蒲公英教師實踐社群的召集人一位、教師四位進行深度訪談,進一步蒐集與分析資料,針對個案教師實踐社群的運作進行討論,並探討教師專業資本的積累。 透過研究發現,教師實踐社群的建構與運作除了召集人的努力之外,還有賴一眾的老師與研究團隊的積極參與,形塑出社群的運作模式與特色。此外,透過教師實踐社群的參與發現,教師專業資本的積累與運用以社會資本為關鍵,藉由信任關係的連結促進人力資本與判斷資本的積累運用。在成長的歷程中,種子老師得到了個人化的專業成長,而協作輔導老師也在陪伴的過程中增進了專業知能,激勵了老師們專業資本的積累、分享與運用。與此同時,個案教師實踐社群亦面臨著規模擴充、人員招募、未來發展的挑戰。 本研究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進一步提出有關教師實踐社群建構、運作,以及教師專業資本積累之相關建議,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社群,以及後續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