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3

 緣起 


        九十二年八月一日本所正式設立,係由教育學系「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群」規劃,九十二年即招收首屆碩士班研究生;首任所長由教育學院吳院長武典兼代,後繼所長分別為張教授明輝、潘教授慧玲及黃教授乃熒。後因學校一系多所政策,九十九年由教育學系許主任添明兼任本所所長。

        本所之創設,係為配合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政策,致力培育優秀的教育政策與行政專業人才,並提供相關現職教育人員進修機會,充分開發教育體系的人力資源,並深化研究品質,輔助我國教育決策的運行,以發揮及擴大對教育學術研究與教育改革之影響力。

展望

        本所有以下努力方向:

一、系統性進行教育政策與行政之研究,發展學術特色。

二、擴展臺灣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之範疇,提昇水準,期與國際接軌。

三、開拓國內教育政策與行政人力資源,發揮學術研究之影響力。

四、配合學校未來發展,發揮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專長與優勢,提升本土領導及國際競爭力。

五、提供相關教育現職人員進修機會,培養兼具教育政策與行政理論素養及實務能力之人才。

六、擴大文教機構行政管理與企業教育訓練人才之培育。

七、建立專業服務網絡,充分應用研究成果,成為教育政策與行政的重鎮。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英國、美國、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比較研究
    (2008) 陳立軒; Chen, Li-husan
    本研究係採用貝瑞德(G. Z. F. Bereday)所提出之比較教育研究法,針對英國、美國、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進行比較分析,以期達成下列研究目的:一、探討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形成之背景及內涵;二、了解英、美、台三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發展沿革與評鑑機構;三、比較英、美、台三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模式,包括目的原則、評鑑方式、評鑑標準與評鑑流程;四、探究英、美、台三國高等教育評鑑結果之處理與運用。 根據文獻探討結果,本研究結論發現近年來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及其相關問題,在英、美、台皆引起相當多的討論,惟三國的發展狀況仍有異同之處。相同點包括:一、高等教育體制面臨重大轉變;二、高等教育評鑑制度發展受到重視;三、教育經費緊縮造成資源競爭;四、皆成立專責之高等教育評鑑機構;五、評鑑任務皆重視教育品質的提升;六、評鑑標準兼採量化與質化指標;七、評鑑結果處理皆為公開。相異點包括:一、評鑑關注之重點不同;二、評鑑機構性質不同;三、評鑑機構任務不同;四、評鑑進行的週期不同;五、評鑑進行的自願性不同;六、評鑑流程不同;七、評鑑結果呈現方式不同;八、評鑑結果的運用不同。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未來發展之建議 (一)發展建立本土化的高等教育評鑑指標,並依據學門之個殊性適度修正評鑑指標之內容。 (二)輔導系所與社會大眾進一步了解高等教育評鑑的意義,增強其對高等教育評鑑的知能。 (三)應重視高等教育評鑑實施後的後續追蹤評鑑工作,使高等教育機構能持續提升其教育品質。 (四)評鑑制度關注之重點,需兼重認可與品質保證之精神。 (五)評鑑制度採行之方式,可適度融入研究評鑑之作法。 (六)鼓勵私人或民間團體成立評鑑認可機構,以追求評鑑管道的多元化。 ( 七)在評鑑結果之運用上,應與相關政策進行結合,並發展出相應之配套措施。 二、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針對英國、美國及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之實施情形與相關政策作更深入之探究。 (二)針對其他國家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進行研究與探討。 關鍵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評鑑、比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