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4

本系教育目標:培育區域研究及其應用能力之跨領域人才。

    東亞學系隸屬於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院,系所位於臺北市和平東路校本部誠大樓九樓。自100學年度起由「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及「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招收「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之大學部及碩士班學生。104學年度政治學研究所整合至本系,並自106學年度起,開始招收博士班,東亞學系之學制達到大學部、碩士班與博士班的完整規模。

  107學年度起,為進一步培育跨領域之專業人才,特別是聚焦於東北亞、中國、東南亞及其周邊等區域,東亞學系改採不分組招生,強調多學科的交融,並以文化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為主軸。大學部的教學定位在人文社會領域的通才養成,授予文學士(Bachelor of Arts, B.A.)學位。碩士班培育具獨立研究及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授予社會科學碩士(Master of Social Science , M.S.S.)學位。博士班以高階人文社會研究為主,授予社會科學博士(Ph.D.)。

  系上目前聘有19位專任教師,其中教授有9位、副教授9位、助理教授1位。專長領域涵蓋東亞漢學、歷史、文學、文化研究、國際關係、政治學、兩岸研究、金融與經濟學等,可提供不同學制學生知識養成與生涯發展之需。

 

本系特色

「東亞學系」為國內唯一具有大、碩、博完整學制的東亞研究相關學系,並為跨領域、整合性專業人才的教學研究單位,提供有志於東亞區域研究之學子系統性的學術訓練。赴外研習及深造亦可與歐美、日韓、東南亞多所設有「東亞研究」等名校接軌。

【學術研究】

    本系專任師資學經歷優,研究能量豐富且具學術聲望,研究範圍涵蓋東亞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研究等相關領域,並主持多件科技部及相關產學合作等研究計畫,研究成果豐碩可觀,具國內一流之水準。

【系所國際化程度】

    本系教師背景多元,另聘有日籍與韓籍的外籍教師,提供學生完整教育內容,同時積極鼓勵大、碩班學生赴東亞或歐美國家交換,以開拓國際視野。本系境外生比例高,同儕之間可相互學習跨文化之差異。


課程特色

 本系的教育目標為培育區域研究及應用之跨領域人才,課程涵蓋「文化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兩大領域,各學制課程特色如下:

【學士班】

    本系學士班旨在培養人文社會領域之通才,以跨地域、多學科為目標,課程兼具「文化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兩大領域,亦設有日韓語課程,並援引臺師大東南亞各語系課程之資源,提供學生跨文化的認識,以及東亞區域的基本知識能力及視野,課程包括東亞文化概論、東亞文化遺產、東亞漢學概論、東亞區域研究理論與實務、東亞各國文化政策、東亞政經模擬實務等。

【碩士班】

    本系碩士班旨在培養獨立思考與獨立研究之人才。研究領域與師資陣容多元豐富,課程兼具「文化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兩大領域,在現今的區域研究項目愈趨多元,以及社會上逐漸重視具備跨領域人才的情況下,不論學生的研究興趣為東亞文化與思想、文化創意與應用、東亞政經與兩岸關係、全球化與治理等,修課選擇皆具有廣度與深度。

【博士班】

     本系博士班旨在培養高階之學術研究人才。扣合核心領域課程,強化跨領域研究素質,提供區域研究的紮實訓練。以文化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發展二大重點領域,發展東亞研究與教學特色。課程內容設計方面,強調東亞視野、在地實踐、跨域整合及批判思考四大目標,培育具有理論與實踐、全球在地化的高階學術人才。

 

升學就業

升學

 報考本系或校內外文史哲相關研究所,政治、外交、公共事務、國家發展、大陸研究所等

 

就業

1. 東亞漢學、文化應用、政經議題、區域發展等相關研究單位或智庫,從事學術研究人員。

2. 外交、文化、政經、僑務、國家發展等公部門,從事行政或公務人員。

3. 擔任具備專業知識的記者、編輯、旅遊從業人員、行銷、企劃、企業管理人才。

4. 從事翻譯工作,日、韓、英或歐語類外交翻譯專業人才。

5.文化產業等相關創意產業、服務業之專業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40
  • Item
    日本女武士道的轉型:歷史與現代
    (2012-07-31) 張崑將
    本研究計畫擬考察日本歷史上武士之妻女形象的文化內涵、型態與轉變,名之為 「女武士道」,特指「出身在武士家庭之妻女,發揮出女性的武德倫理或武士之 模範精神。」他們或以軍事武勇成就自己勇悍的形象,或以犧牲自己性命的殉節 方式成就兒子或丈夫的武業或守護武門家風不可辱的形象。以上是屬於剛強堅貞 的一面,但另一面作為武士之妻女復有柔性的一面,特需學習諸多才藝以為家庭 社交之娛樂,調和家庭氣氛,故自小需歷經嚴格的教養,學習如何成為妻子與母 親的典範。本研究計畫除了探究日本歷史上有名的女武士道的典範代表與類型內 涵,亦擬窺探明治維新以後雖無武士階級,但透過戲劇、小說乃至國家政治宣傳 等各層面,建構出各種「女武士道」的多元形象與轉變。故本研究擬以兩年為期, 第一年歸納女武士道的形象類型並分析其特殊精神內涵,第二年則扣緊近現代影 視或戲劇小說傳播中的女武士道之多元形象與轉變,窺探其被「物語化」(故事 化)的過程與時代意義。無論是歷史的或是透過戲劇小說及政治宣傳,都不免涉 及到對歷史人物形象的建構意圖,本研究將從縱向的歷史脈絡與橫向的文化連結 之交互詮釋與辯證關係,深探「女武士道」在日本社會文化的特殊內涵與轉變意 義。
  • Item
    從前近代到近代日韓儒耶之會通與諍辯之比較
    (2013-07-31) 張崑將
    本研究名為「 名為「 從前近代到日韓儒耶之會通與諍辯比較 從前近代到日韓儒耶之會通與諍辯比較 從前近代到日韓儒耶之會通與諍辯比較 從前近代到日韓儒耶之會通與諍辯比較 從前近代到日韓儒耶之會通與諍辯比較 從前近代到日韓儒耶之會通與諍辯比較 從前近代到日韓儒耶之會通與諍辯比較 從前近代到日韓儒耶之會通與諍辯比較 從前近代到日韓儒耶之會通與諍辯比較 」, 係從出版專 書的研究架構而擬定計畫, 書的研究架構而擬定計畫, 採取 跨區域研究之日本與韓國的比較視野 跨區域研究之日本與韓國的比較視野 ,探索從 「前近代」( 「前近代」( 「前近代」( 「前近代」( 「前近代」( 「前近代」( preprepre-modern modernmodern modern)到「近代」( )到「近代」( )到「近代」( )到「近代」( )到「近代」( )到「近代」( )到「近代」( modernmodernmodernmodern modern)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日韓兩國家的 儒者對基督教態度從「排斥階段」 到磨合態度從「排斥階段」 到磨合態度從「排斥階段」 到磨合態度從「排斥階段」 到磨合所呈現的「會通」與諍辯各種多元解 所呈現的「會通」與諍辯各種多元解 所呈現的「會通」與諍辯各種多元解 所呈現的「會通」與諍辯各種多元解 所呈現的「會通」與諍辯各種多元解 釋之特色與現象,並藉由兩國儒耶的會通諍辯比較尋求在東亞區域內自成 釋之特色與現象,並藉由兩國儒耶的會通諍辯比較尋求在東亞區域內自成 釋之特色與現象,並藉由兩國儒耶的會通諍辯比較尋求在東亞區域內自成 釋之特色與現象,並藉由兩國儒耶的會通諍辯比較尋求在東亞區域內自成 釋之特色與現象,並藉由兩國儒耶的會通諍辯比較尋求在東亞區域內自成 宗教對話的基礎模式與理論。 本研究計畫在以上的動機與原則下, 擬四年為期本研究計畫在以上的動機與原則下, 擬四年為期本研究計畫在以上的動機與原則下, 擬四年為期本研究計畫在以上的動機與原則下, 擬四年為期本研究計畫在以上的動機與原則下, 擬四年為期區分兩個 階段 ,每階段 ,每階段 各以兩年為期 :第一階段將探索「前近代」 :第一階段將探索「前近代」 :第一階段將探索「前近代」 時期西方勢力初抵達東亞國家,中 時期西方勢力初抵達東亞國家,中 時期西方勢力初抵達東亞國家,中 華帝國所形成的東亞秩序尚未崩潰時期,探索 華帝國所形成的東亞秩序尚未崩潰時期,探索 華帝國所形成的東亞秩序尚未崩潰時期,探索 華帝國所形成的東亞秩序尚未崩潰時期,探索 日本德川 時代 與韓國朝鮮 時代 的 儒者 有關基督教的接受與諍辯之 比較 研究 。 本研究的第二階段,則扣 本研究的第二階段,則扣 本研究的第二階段,則扣 本研究的第二階段,則扣 緊兩國「近代」的儒耶對話通與諍辯之比較研究。 緊兩國「近代」的儒耶對話通與諍辯之比較研究。 緊兩國「近代」的儒耶對話通與諍辯之比較研究。 此期 因儒學式微,基督新教興盛但在 20 世紀初期之後的發展,基督教在日韓 世紀初期之後的發展,基督教在日韓 兩國呈現迥異的發展象, 即日本衰頹、韓獨盛兩國呈現迥異的發展象, 即日本衰頹、韓獨盛兩國呈現迥異的發展象, 即日本衰頹、韓獨盛兩國呈現迥異的發展象, 即日本衰頹、韓獨盛兩國呈現迥異的發展象, 即日本衰頹、韓獨盛兩國呈現迥異的發展象, 即日本衰頹、韓獨盛兩國呈現迥異的發展象, 即日本衰頹、韓獨盛日韓 兩國 在儒耶對話發展的 在儒耶對話發展的 演變上 亦有相當大的歧異 。本 階段 研究將探求近代日韓知識份子處於這樣巨變的 研究將探求近代日韓知識份子處於這樣巨變的 時代脈絡下,擬注 時代脈絡下,擬注 時代脈絡下,擬注 意在日本 面臨「 面臨「 神耶衝突」而韓國則傾向由 神耶衝突」而韓國則傾向由 「儒耶衝突 」到「儒 耶對話」的發展不同狀況之比較研究 。
  • Item
    日本武士道的宗教倫理與現象
    (2009-07-31) 張崑將
    本計畫旨在探討日本武士道的宗教倫理與現象,特別扣緊「近世」的德川時代及 過渡到「近代」的明治維新以後到戰前的階段。題為「宗教倫理」,擬有兩個面 向,其一是武士道本身「義理」的宗教性,即對一名武士而言,有其本身的盡忠 之職分倫理,而「忠」這個義理,涉及對「死」的覺悟或「生命永恆」之課題, 如「切腹」成為一個「死亡儀式」,具有空間場域展示的「宗教性」。其二是武士 道的修養直接與佛教有深厚的關係,戰國武將及諸侯大名、有名的劍客乃至一般 的武士,背後都有佛教信仰,而提供武士修練與徹悟生死學問,往往又都與禪學 相關。另外,題為「現象」,係就武士道結合佛教的生活哲學,高度地反映在其 日常生活當中而言,最常見的是茶道與劍道,故剖析此一武士生活「現象」,往 往又不可避免討論到禪學與武士生命學問的關係。再者,武士道的「現象」在近 代則擴大到與「國家主義」糾纏在一起,使得探討「武士道」,不得不深究其與 「佛教」、「神道教」和「國家主義」之間的關係,如此的「宗教」、「武士道」及 「國家主義」三者之間呈現既密切又緊張的不可分割之關係。本研究將以「武士 道」為核心,以三年研究為期,探索它的「宗教倫理」及其特殊的「現象」。
  • Item
    近世東亞儒者對忠孝倫常衝突之詮釋比較
    (2012-03-16) 張崑將; Kun-Chiang Chang
  • Item
    達磨與陽明:一個儒佛會通的特例
    (2012-03-24) 張崑將; Kun-Chiang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