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雙北地區運動酒吧消費者休閒動機與休閒效益及滿意度之研究
    (2020) 李翎; Lee, L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動酒吧消費者休閒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關係。參考國內外休閒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相關文獻,編製出「雙北地區運動酒吧消費者休閒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問卷」。問卷經預試與修改後,於結果顯示良好信度。透過GOOGLE雲端問卷,採取立意抽樣的方式進行發放,總計共回收462份問卷,扣除六個月內未去過運動酒吧之問卷32份,有效問卷數為430份。問卷回收後,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數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運動酒吧消費者以男性、未婚、年齡介於31歲~35歲之間、學歷為大專院校以上、職業為一般白領工作者、收入約40,001~50,000元之間及60,001元以上比例較高。 二、運動酒吧消費者具良好休閒動機、休閒效益及滿意度感受,並且均會因年齡、婚姻、教育程度、就業情形和平均月收入的不同,進而有不同的感受。 三、休閒動機、休閒效益及滿意度各構面皆呈現正向相關性,又以「放鬆與互動」及「交誼放鬆效益」、「放鬆與互動」及「環境滿意度」、「心理成長效益」及「服務滿意度」呈現中度以上正相關。 本研究藉由量化研究方法,針對雙北地區的運動酒吧消費者進行探究,建議未來可加入質性研究的方法,並將研究地點擴大至全台灣的運動酒吧消費者,使其研究更具廣度和深度,以幫助運動酒吧及相關業者經營及推廣。
  • Item
    醫院志工休閒認知與外在報償對休閒效益相關性研究
    (2006) 施凱鈞; Kai-Chun Shi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醫院志工對於志願服務的休閒認知和外在 報償對休閒效益的關係。研究對象為台灣北部醫學中心263位志工隊 成員,並以「醫院志工休閒認知與外在報償對休閒效益相關問卷」為 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方法、 信度分析、集群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及典型相 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醫院志工對於休閒的認知看,認為休閒是屬於感覺的活動,志願 服務則屬於制式的活動,志願服務活動具有休閒意涵但不可直接視為 休閒活動;在外在報償方面,以間接財務報償滿意度最高,其中以教 育訓練最重要;在休閒效益方面,社交效益最高。 二、不同族群醫院志工在休閒認知的「自我實現」與「行動」構面有 顯著差異;在外在報償方面有使用情形有顯著差異,在滿意度則無差 異;在休閒效益上則無顯著差異。 三、醫院志工外在報償中的「直接財務」、「間接財務」與休閒效益有 顯著相關;醫院志工的休閒認知與休閒效益具有顯著相關;在預測休 閒效益方面,「自我實現」、「行動」與「購物優待」是預測休閒效益 重要的變數。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未來可進一步探討有關為從 事志願服務的休閒阻礙等相關議題並鼓勵大眾可多從事醫院志願服 務活動。此外,建議院方妥善規劃教育活動與多安排可刺激志工彼此 互動的活動。
  • Item
    Facebook使用者互動性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2012) 林禮維; Li-Wei, Lin
    臺灣Facebook註冊人口數至2011年11月15日止已達到11,163,900人,成長的相當迅速。因此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社群網站使用者在Facebook上使用之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之使用者在Facebook平臺上彼此有何種互動的現象與休閒效益,以及互動性與休閒效益間之差異性與關聯性,做為網站服務者未來規畫之參考依據。本研究針對臺灣地區已註冊之Facebook使用者,採用滾雪球問卷調查方式,獲得1,212份有效問卷,所得資料運用SPSS統計軟體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處理,所得結果如下:一、Facebook以女性使用者、年齡21-30歲者、教於程度為大學(專)、職業為服務業、未婚、居住於北部、上網目的以瀏覽資訊、頻率以每天使用者、每次使用時間以121-240分鐘者為最多。二、使用者在Facebook平臺上的互動性以回饋為主要,而於休閒效益上則以社交效益為優先。三、不同之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況、居住地區、上網頻率、上網時間,使用者在Facebook上互動性與休閒效益間皆具有顯著差異情形。四、Facebook之互動性與休閒效益呈現顯著正相關;故在Facebook上之使用者,大多以年輕族群為主,且擁有不同的意識行為,因此本研究期望研究結果能協助Facebook網站之經營者,在未來規畫與平臺運用設計上,能提供更廣泛的資訊互動功能,針對網路使用者在人際關係與休閒效益層面上,做更適切且正面意義的網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