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07
「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為全台灣第一家以「策略管理」與「全球佈局」為主來培養商管專業人才的研究所。本所的前身為「國際事務與全球戰略研究所」,成立於民國九十七年八月一日,時值臺師大因應轉型而新設立管理學院,本所已於民國一百年因應「策略發展」特色 ,正式更名為「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民國一百零三年臺師大管理學院進一步整合為資源共享之專業商管學院,在專業學院架構下,本所結合管院所有師資與教學資源,秉持「國際化教學,多元化課程,專業化師資,創新產學合作」理念,以培養學生具有策略思考與國際移動能力的全方位專業經理人為目標。 在快速變遷的產業環境下,本所以多課程模組方式隨時調整課程需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進行商管個案研討,透過精實的模組規劃,深入互動式學習,來落實學習成果。本所多屆畢業學生已陸續成為台灣金融服務進軍海外市場以及高科技產業轉型不可缺少的專業人才。
News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家族企業女性董事對企業社會責任績效之影響(2021) 李冠葶; Lee, Kuan-Ting過去研究顯示,女性董事擁有不同背景、特質、能力、專長有助於董事會職能的發揮。本研究依據2015至2019年間TEJ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作為研究樣本來源。企業社會責任分數採用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中企業社會責任資料庫的TWSE公司治理評鑑分數建置而成。並採用階層迴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檢驗女性董事商業背景、教育程度、兼職其他企業董事以及任期與是否會對企業社會責任有正向影響,並將家族持股設為調節變數討論家族持股比例的高低是否會強化或弱化女性董事對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影響,藉此判斷女性董事在家族企業中進行企業社會活動的成效。實證結果顯示,女性董事具有相關商業背景、身兼其他企業董事或在公司任期愈長,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績效愈高。而家族持股則對企業社會責任有負向影響。然而,原本女性董事教育程度對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無顯著影響,但當家族持股愈高,反而會調節並強化女性董事教育程度和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正向關係。Item 市長異動對企業社會責任影響之探究(2022) 陳卓航; Tan, Zhuo Hang自中國開放後,經濟大幅成長。既有文獻研究結果顯示,地方政府官員的升遷 制度是影響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隨著經濟發展,中國管制者日益重視企 業社會責任,並將相關指標納入地方政府官員升遷指標。地方政府不僅重視經濟發 展,亦須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本研究係檢視市長的異動對公司從事企業社會責任之 影響。本文亦檢視市長的不同升遷方式對公司從事企業社會責任之影響。本文樣本期間為 2010 至 2017。研究結果表示,無論新市長來自同一個城市或 是其他的城市,當地公司之企業社會責任都未受到影響,究其可能原因是大部分企 業不想引起新市長的注意,維持該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實證結果亦顯示, 企業型態並未顯著影響市長異動與企業社會責任關聯性。此外,實證結果顯示,位 於法制環境較佳地區之企業,當新市長來自其他城市時,其企業社會責任績效會下 降。關鍵字:市長異動、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型態、法制環境Item 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以及企業價值之關聯性研究(2021) 吳嘉瑜; Ester Rodrigues Ng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不斷有因企業而成的不公平事件、環境污染等等的全球性問題,廣大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越來越關注。社會希望企業在獲利的同時,可以回饋社會,所以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在營運上的其中一項重點考量。此研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天下雜誌「天下 CSR 公民獎排行榜」內「大型企業、中堅企業、小巨 人」的各構面「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環境永續」分數,去測量每個構面 對於企業績效(ROA)的關係。第二部分一樣用「天下 CSR 公民獎排行榜」內「大型企 業、中堅企業、小巨人」的各構面「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環境永續」分 數,以企業總市值作為企業價值之替代變數,找出各構面分數與企業價值的關聯性。 研究結果可供企業作實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參考方向與策略。Item 企業社會責任之投資報酬率—以師大女子運動代表隊為例(2020) 陸禹彤; Lu, Yu-tung現在的企業注重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在落實社會責任的同時,又希望能夠 獲得報酬,因此現在世界企業的趨勢是使用社會投資報酬率 SROI 去計算企業在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所能獲得多少的社會投資報酬率。在台灣,也有許多企業都使 用 SROI 來計算他們的社會投資報酬率,但根據各個企業每年所產生出來的年度 報告書中,發現各個企業在體壇上的參與較少,原因是因為,想要發展體育,必 須花費大把的金錢,但是在成效上,不一定比其他落實社會責任的方式來的高。 因此本研究著重於體育方面,並且針對學校的運動代表隊去進行社會投資報酬率 的估算,以期待能夠透過本研究所設定出來的模型,算出學校運動代表隊的社會 投資報酬率,並可供各企業作為是否協助社會在體壇上的發展的參考。Item 台灣廠商揭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之影響因素以半導體與印刷電路板產業為例(2018) 李旻襄; Li, Min-Siang台灣日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在近來更由金管會宣布部分上市上櫃公司需發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進行企業所實行的社會責任訊息揭露。在過去的研究中,對於企業社會責任與揭露報告書一直持有正反雙方論點,一方面學術觀點認為企業社會責任的投入會增加企業營運的成本並沒有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之必要,另一方面觀點則是認為能透過企業社會責任落實能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整體績效。 故在學術正反雙方觀點下,本研究者期待能以台灣企業出發找出影響企業揭露社會責任訊息的可能因素,並能作為未來台灣企業發展企業社會責任政策的學術參考。故本研究鎖定於「半導體」與「印刷電路板」兩大台灣電子製造業的重點產業為研究對象,透過收集各家企業所發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以及外部產業資料的收集,進行內容上分析、將報告書內容賦予權重,並整理出本研究結果,得到以下兩點結論: 1. 除了監管機構所發布的法令對公司資本額的規定外,供應鏈確實也對台灣廠商造成影響。但有趣的是在報告書揭露內容多以「環境、社會、員工」為主要探討的議題,反而在供應鏈管理著墨的內容較少,可以雖知道供應鏈對其中的廠商會產生影響,但仍多半著重於以上三個議題。 2. 負面新聞本身對於報告書揭露的情況並沒有直接的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對於台灣電子製造業廠商而言,並非直接的洗白企業形象或是危機處理之管道。 雖然在企業揭露報告書的可能影響動機中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但是在監管機構或是外部供應鏈上也都有間接影響的可能性,若是能從各個面向加以推行,必定能加速企業社會責任在台灣廠商的落實。Item 從制度同形理論探討企業社會責任之策略以台灣半導體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為例(2017) 汪威廷; Wang, Wei-Ting企業社會責任逐漸成為全球議題,過往企業的經營目標僅需要替股東謀取最大利潤即可。但隨著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抬頭,大多數的企業也慢慢將企業社會責任列為企業內的重要決策之一。現今學術圈內對於企業社會責任有著正反兩面不同的看法,正方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有助於企業形象之提昇增加客戶並提升利潤;反方則是認為進行非本業的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將會造成浪費使股東利益降低。本研究認同正方的看法,並藉此研究台灣半導體企業內對於企業社會責任活動與政策之異同。 本研究透過制度同形理論探討台灣半導體企業進行企業社會責任之同形原因,也透過各家企業公布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來推定各組內同形的形貌與組間相異的部分。最終得知台灣半導體產業內存在兩種以上的同形原因,包含供應鏈客戶要求之強制同形與行業間規範之模仿同形。也發現強制同形所造成的同形化對於企業在進行企業社會責任活動時會有較佳的表現。Item 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策略之研究:以自行車產業為例(2015) 陳澤民; Chen, Ze-Min本研究旨在利用個案研究方式探討供應商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策略,並解釋部分供應商從事社會責任的動機與目的。許多研究顯示,企業在從事企業社會責任的行為或是投資時,可以期望透過企業形象的提升,刺激公司的成長,但是對於位在產業供應鏈上游的代工廠商與供應商而言,其企業形象較少被社會大眾所關注,且資源有限,普遍不會分配多餘資源在從事生產、研發相關之外的其他活動,因此也較少有從事企業社會責任的動機。然而有鑒於現今全球專業分工的普遍落實,品牌商將價值活動外包給供應商,專注於其核心能力,在此前提之下,面對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社會責任議題,品牌商往往會要求供應商承擔部分社會責任,以避免與供應商交易可能所產生的風險,或是要搭配品牌商本身的社會責任政策與行銷活動等。而供應商面對品牌商出現這樣的需求,以及自身有限的資源,要從事哪些社會責任,要做到什麼程度變成是一個策略性的議題。 本研究以2015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參展之廠商為研究對象,與10家供應商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利用策略矩陣與社會責任金字塔,分類供應商策略選擇與所從事的社會責任活動,並將策略構面收斂至,產品複雜度、產品客製化程度、客戶來源地區、供應商設廠位置與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五個因素,進一步探討收斂後構面與社會責任的關聯性與社會責任對供應商帶來的影響。結果發現策略構面與供應商從事社會責任類型關聯性高且對供應商未來策略的制定有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