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

本系設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民國三十五年本校成立時,即在教育系內成立心理實驗室。四十七年教育系成立心理學組,並將心理實驗室擴充為心理實驗中心。五十七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六十九年在進修部成立教育心理學系,分設輔導組和特教組,為中小學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六十八年教育部鑑於各級學校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要,乃准以教育心理學系現有師資及設備為基礎,成立輔導研究所碩士班。民國七十六年更奉准成立博士班,培育高級輔導人員,同年將系(所)名稱更改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並簡稱為心輔系(所)。民國八十三年,因應新大學法頒佈,將系所名稱合一,統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稱為心輔系)。

本校校區可分為本部(包括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及分部(理學院)。本系位於本部教育學院大樓五、六樓。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620
  • Item
    身心靈能量整合團體對大專生自我覺察經驗之效果研究
    (2005) 徐燕如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身心靈能量整合團體對大專生自我覺察經驗之影響效果。研究者採多重意識的觀點,結合意識與能量,設計一身心靈能量整合團體。團體方案的理論依據為:身體層面採中醫經絡理論,心理層面依完形治療的體驗精神,靈性層面根據光的課程實施光能靜心冥想。藉此三十六小時的團體,欲了解八位團體參與者在多重意識狀態下,經驗到多重自我─大我,小我與意識我,其所構成的自我覺察經驗為何。 訪談結果經採現象學方法分析,所得的研究結果為: 一. 對身體的覺察經驗:團體參與者因此增加身體感受的敏銳度,經驗到超常的身體感受,如能量的流動與身體彷彿浮起來等,並發覺身體有一股自然指引的力量。覺察後會引發改變。 二. 對情緒的覺察經驗:團體參與者因此願意去感受情緒,增加對情緒類型的辨識能力,覺察情緒的速度變快了,同時體驗到情緒─身體─想法的同步覺察,並發現音樂會誘發情緒。覺察後則引發改變。 三. 對理性的覺察經驗:團體參與者因此確認某些原來模糊的想法,對超越元素的概念學習則有深刻的感受,會因此放棄舊想法,嘗試在生活中實踐這超越元素。超越元素的概念會引發轉變。 四. 對意識我的體驗:相較於一般的覺察,意識我是處在較為安靜與專注的狀態,是一種多角度、處於中心、超越二元對立的覺察,可以跳脫出來觀看內在小我的升起,溫柔對待被覺察的小我。 五. 對大我的體驗為:感受到光的能量,經驗到大我的臨在,以及大我蘊含的超越元素。 六. 團體參與者在覺察小我之後,轉而與大我認同並產生改變,如隨時觀照自己是否放鬆,對身體改採友愛的態度,情緒控制力提高了,知道如何處理自己與別人的情緒,經驗情緒快速消退,相信痛苦背後蘊含著禮物,並經驗人際關係的轉變。促成轉變的助力為親自體驗與實踐,領導者的示範與成員的影響,以及團體提供了實驗的空間。
  • Item
    大學生依附連續性與憂鬱傾向、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
    (2005) 佘金玲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依附連續性與憂鬱傾向、問題解決能力的關係。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市大專院校學生共761名,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以「早年親子互動經驗量表」、「生活適應量表—(一)、(二)」、「目前人際互動經驗量表」進行資料蒐集,調查所得的資料分別以多元逐步迴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茲將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分述如下: 一、大學生早年依附與成人依附的關係: (一)大學生的早年依附經驗能夠預測成人依附傾向。 (二)大學生的成人依附型態傾向於持續早年依附型態。 二、大學生早年依附經驗與成人依附傾向對憂鬱傾向的預測情形: (一) 大學生的憂鬱傾向與父親關懷、母親關懷呈負向關聯,且受同性雙親影響較大;雙親保護則與大學生的憂鬱傾向較無關聯。 (二)大學生的憂鬱傾向與成人安全依附傾向呈負向關聯,與成人偏執依附傾向呈正向關聯,而與成人疏離依附傾向無顯著關聯。 (三)大學生的成人依附傾向比早年依附經驗更能預測憂鬱傾向。 (四)女大學生的憂鬱傾向受依附因素的影響情形可能比男大學生明顯。三、大學生早年依附經驗與成人依附傾向對問題解決能力的預測情形: (一)大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早年母親關懷呈正向關聯,而與早年與父依附經驗較無關聯;且雙親保護與大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較無關聯。 (二)大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成人安全依附傾向、疏離依附傾向呈正向關聯,而與成人偏執依附傾向、成人恐懼依附傾向較無關聯。 (三)大學生的成人依附傾向比早年依附經驗更能預測其問題解決能力,且女大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可能比男大學生更容易受依附因素的影響。 四、不同依附連續型態大學生的憂鬱傾向有顯著差異: (一)持續安全依附大學生的心理適應狀況得較好,皆顯著優於持續不安全依附者。 (二)習得安全依附大學生克服了部分負向早年依附經驗,減低了憂鬱風險,但負向早年依附經驗造成的風險仍有殘餘。 五、不同依附連續型態大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有顯著差異: (一)持續安全依附大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較優。 (二)習得安全依附大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情形並不明朗。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應用在親職教育與大學生輔導工作上,並做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走出暗夜-一個懼學家長孩子父母的敘說
    (2005) 周怡敏
    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當孩子出現懼學行為,父母的因應歷程、對家庭系統的影響,以及社會支持系統對家庭的功能。本研究所提出的問題是:家長對於孩子懼學的因應歷程為何?懼學孩子的家長需要的社會資源是什麼?孩子的懼學行為與家庭系統關連為何?懼學孩子家長面對孩子懼學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為何?等等。本研究的參與者為一對願意分享目前國三孩子懼學經驗的夫妻,他們的孩子曾分別於國小、國中時懼學休息在家,前後經歷兩年多的時間,最後成功的銜接學校課程,復學成功。研究者採取半結構的深度訪談進行資料收集,針對家長面臨孩子懼學的心路歷程做深入的瞭解,並將採訪結果依據質性研究的方法加以分析。 研究結果以懼學家長的故事敘說為主:楔子為文起,簡單介紹故事人物的家庭背景,之後依因應歷程依序呈現:一、暴風雨前的寧靜—父母先前的經驗,二、暗夜籠罩—父母對孩子懼學的知覺,三、與暗夜同在—父母的因應歷程,四、走過暗夜—父母的因應結果,五、回首來時路--歷程的回顧與期許,六、黑暗中的明燈-信仰的角色,七、父母和學校之間--學校的角色。 本研究的發現: (一)本研究中懼學孩子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懼學行為時其因應歷程為(1)對孩子懼學的知覺--拒絕上學的行為引發衝突、懼學問題對夫妻關係的影響(2)對懼學狀況採取相對的因應:處理具體的壓力事件、尋求多元資源介入、為孩子的懼學承擔責任(3)根據因應策略而有其結果:正向觀點帶來改變、新的自我瞭解與自我觀點、新的親子關係與互動模式、對孩子懼學的重新詮釋、對懼學再發生的應變性、內在條件與外在資源的運用促成改變等。 (二)本研究參與者成功的讓懼學孩子返校的重要社會支持在於父母的信仰以及父母和學校的合作。信仰提供研究參與者信心、自省與支持,屬於無形的力量,學校提供具體的策略與支持,屬於有形的力量。其中學校與信仰亦屬於社會支持系統的一部份,分在不同的階段提供研究參與者不同的協助與支持。 (三)本研究中家庭問題改變的關鍵在於夫妻次系統的重建、傾聽與溝通的增加與懼學孩子的個體化發展。本研究發現懼學家長為孩子復學背後最重要的角色,因為家長不但擔任懼學孩子和學校間的溝通橋樑,尚須承擔照護與管教的功能,而且家長與家庭功能也是影響孩子懼學成因的一環,更是推動復學的重要角色。 (四)本研究參與者面對孩子懼學是以團隊合作的概念來工作,所需動員與工作的對象包括懼學孩子本身、懼學孩子的家長以及相關的社會系統如學校、社會機構等等。 (五)本研究中的懼學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懼學行為時的輔導策略:初期為針對懼學成因的理解與努力,之後則是多方運用可行的輔導策略。他們的輔導需求因應不同的階段分別是:協助確認孩子的狀況、提供資訊與支持、對家長本身提供協助、行政上的協助和安排合適的復學策略。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的發現提出研究限制的說明,並對有懼學子女的家長、學校系統、社會支持系統、未來的研究提出建議,並分享研究者個人的省思。
  • Item
    受保護管束犯罪少年心理分析治療的詮釋現象學研究
    (2005) 洪雅琴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犯罪少年和心理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的互動關係建立與進展的內涵為何?(二)受保護管束犯罪少年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所展現的生活世界與人際互動經驗為何?本研究操作是在保護管束社區處遇的運作之下,針對個別的自願來談犯罪少年實施為期半年,每週兩次的「密集諮商方案」。研究參與者佳美(假名)接受研究者身兼心理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所提供的心理治療總共四十八次,其中佳美出席二十五次,請假三次,缺席二十次,實際晤談次數二十五次。研究者從中挑選八次晤談逐字稿內容作為文本依據,透過現象學還原的方法進行心理治療過程分析與內容分析,前者所得結果為治療師與佳美之間的互動關係,後者所得結果為佳美生活世界與人際互動經驗的呈現。 治療師與佳美之間的互動關係與結構的轉折可分成五個部分:首先,治療師著手於治療關係的建立;其次,治療師詮釋佳美與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佳美內在的情感狀態;第三,治療師接續詮釋治療室發生的此時此刻互動關係與佳美人際模式的應對關係;第四,呈現佳美對治療關係的延伸與內化;最後,顯現佳美在治療關係中的主體性,佳美開始把治療室的世界視為與生活世界有所交融的真實世界之一。關於佳美生活世界與人際互動經驗的呈現部分:首先,顯現出佳美的真實家庭關係錯綜複雜而且結構鬆散,其真實家庭生活處境孤單且空洞,因而離脫至「擬似」家庭之中;其次,描述佳美如何遊走在真實家庭與擬似家庭關係之間,以及擬似家庭之中有家人關係與男女關係這兩條軸線的運作內涵;接續描述佳美所經驗到的父愛失落,以及她如何返回真實家庭生活世界之中;最後,探討佳美的違犯經驗以及她處於擺盪在社會規範邊緣的生活世界。 研究最後針對本研究的臨床工作成果進行延伸討論,目的在於探討犯罪少年的諸多臨床議題以及犯罪少年心理治療臨床內涵。其次是探討本研究的司法心理治療經驗,包括:保護管束運作之下的心理治療關係內涵,治療師維持治療架構的重要性與困難,以及治療師在面對司法病人時,所需要處理的「反移情的恨」。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與延伸討論的內涵,針對犯罪少年心理治療的臨床與相關助人工作,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的建議方向。
  • Item
    高中職學生異性交往關係品質與人際親密能力、性別角色之關係研究
    (2005) 鄭喜月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學生的性別、戀愛經驗、異性交往現況、人際親密能力以及性別角色間的關係,主要目的有五項:(一)編纂「青少年異性交往量表」,並建立可供參照的常模,據此可了解不同性別、不同戀愛經驗的高中職學生,其異性交往的差異情形;(二)了解校園中高中職學生異性交往之現況;(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性別、戀愛經驗)的高中職學生在異性交往現況(包括:異性關係品質、在異性同儕關係中的衝突處理方式、異性交往基本需求以及對異性交往影響之認知)、人際親密能力以及性別角色分化狀況的差異情形;(四)探討高中職學生的衝突處理方式、人際親密能力、個人特質與異性關係品質之間的關係;(五)歸納研究結果,對未來的教育工作者與家長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及後續研究者為青少年的兩性教育之參考方向。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1074名分佈於台中縣市各高中職學校的學生為研究參與者,並使用「青少年異性交往量表」、「人際親密能力量表」以及「個人特質量表中文版」等調查工具。所得資料以信度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卡方考驗、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處理。綜合整個研究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全體學生中有戀愛經驗者多於無戀愛經驗者,而男學生的戀愛經驗多於女學生。 二、以性別而言,男學生在異性關係品質中的「滿意度」高於女學生,而女學生的「獨立感」高於男學生;男學生在異性同儕關係中比女學生更常使用「表明」與「忠誠」的衝突處理方式;在異性交往的基本需求上,女學生的「安全需求」、「尊重需求」高於男學生;而男學生比起女學生更會認為異性交往對於「個人成長」、「同儕關係」以及「課業與學習」有較正面的影響;男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中的「衝突處理」能力高於女學生;不管男女學生的性別角色分化狀況,皆是以兩性化者居多,其中男學生的工具性特質高於女學生。 三、以戀愛經驗而言,有戀愛經驗的學生在異性關係品質中的「親密」、「獨立」以及「滿意度」高於無戀愛經驗的學生;有戀愛經驗的學生在異性同儕關係中比無戀愛經驗的學生更常使用「表明」與「忠誠」的衝突處理方式;在異性交往的基本需求上,有戀愛經驗的學生的「生理需求」高於無戀愛經驗的學生;而有戀愛經驗的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中的「負向決斷」、「主動」以及「自我坦露」的能力都高於無戀愛經驗的學生;不管有無戀愛經驗,學生的性別角色分化狀況,皆是以兩性化者居多,其中有戀愛經驗的學生的工具性特質高於無戀愛經驗的學生。 四、經典型相關分析得知,衝突處理方式、人際親密能力以及個人特質與異性關係品質之關聯程度分別是:強度、中度以及微弱的關聯。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歸納結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教育工作者、家長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 Item
    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義教育內容之研究
    (2004) 常雅珍
    1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三(1)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適合國小學童學習之 情意教育課程。(2)以量化研究方式探討此一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生正向情 緒、正向意義、樂觀及內在動機之影響。(3)以質化研究方式說明師生互動 的歷程,再透過自我調節論的觀點分析學生在學習歷程中的轉變,並以訪 談方式分析學生在情意教育中的學習歷程,最後從問卷中了解學生對情意 教育的接受度、應用及成效。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平安國小五年級學生,實驗組學生接受為期十一 週每週兩次融入情意教育之綜合活動課程,對照組則接受一般之綜合活動 課程,研究工具包括樂觀信念量表及研究者自編的正向情緒量表、正向意 義量表及學習動機量表,量化研究採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檢定, 研究結果如下:(1)在立即效果部份,實驗組在正向情緒、正向意義、內在動 機及樂觀四方面均顯著優於對照組;(2)在追蹤效果部份,實驗組在正向情 緒、正向意義、內在動機及樂觀四方面均顯著優於對照組。 質化研究的部分採用觀察、問卷、訪談、文件蒐集、錄音錄影等多元 方式蒐集資料,記錄師生互動的歷程,並將學生學習之歷程,分為「自我 涉入」、「自我覺察:」「認知評估」「自我應用」「自我增強」五個階段, 再以自我調節論的觀點輔以百分比次數統計以了解學生教學前後的轉變, 茲說明如下: (1) 在「自信」方面,分為「自我肯定」和「欣賞別人」兩部分。在自 我肯定的部份,學生從被動或不知如何使用策略找出自己的優點, 逐漸進步到採取主動策略以找出自己的優點;欣賞別人的部分,學 生在教學後學生欣賞同學的角度,逐漸從教學前的外在因素(86%)轉 為內在因素(91%),亦即教學後逐漸能了解應該從內在特質來欣賞別 人,欣賞別人的部份從外在美的角度提升到重視同學的內在特質。 (2) 在「同理心」方面,教學前學生助人、分享、給予行為的動機大多 是外在動機因素(30%),經過同理心教學之後,基於行動者內在動機 因素的提昇到60%,外在動機的學生從30%下降至19%。 2 3)在「知足」方面,發現教學前學生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意的 學生僅占37%,在教學後有89%的學生都覺得自己擁有的已經太多, 要心存感恩。從「買賣遊戲」活動中,了解學生價值觀的轉變,原 本所有學生都偏重物質需求,在「知足」教學後,有85%的學生外 在的慾望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精神上的滿足。 (4) 在「正向意義」方面,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價值觀的建立:經驗性價值 部分,教學前透過「我的最愛」活動了解學生對愛的解讀,結果發 現68%的學生是基於外在價值,只有12%的學生最愛某一物品的原 因是因為它的內在價值勝於一切,教學之後有94%的學生重視所愛 物品的內在價值,可見學生逐漸了解愛的真諦;創造性價值部分, 孩子在教學之後,平常表現良好的動機主要來自內在動機,約佔全 數之92%,較原先的23%相較,明顯提昇許多,特別是出現23%的利 他動機,是教學前學生沒有的想法;態度性價值部分,教學之後, 對負面事件產生正向想法的學生從42%提升到68%,其中能找到正向 意義,亦即感到自己能從負面事件中學習或得到收穫的學生從6%提 升到33%,負向想法從41%下降到32%。 (5)在「樂觀」方面,教學前採取負向策略方式約占59%,採取正向策略 方式約占31%,在教學後面對困擾事件採取負向策略方式從59%下降至 8%,採取正向策略方式從31%上升至92%,特別是「解決問題」的因應 方式從9%上升至35%,成為學生最主要的因應方式。 最後,研究者歸納研究結論,並提出研究結果之應用及未來相關 研究之建議,作為教學應用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學生立即與延宕效果研究
    (2004) 何紀瑩
    本研究以提供中輟青少年多元化的服務,整合個人身心靈及家庭、學校、社會系統的理念,課程設計涵蓋了靈性、心理、活動、技藝、生活等五種導向的課程,形成了「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並對七名中輟青少年實施此方案,方案服務的對象包括中輟學生及其家長。本研究的目的為(1)探討高職學生及其家庭接受「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後之成效(2)接受「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後「成功復學」與「不成功復學」的兩類高職學生的立即與一年後成效差異(3)影響「成功復學」與「不成功復學」兩類高職學生在方案結束一年後所知覺之有效與無效因素(4)了解研究者建立的「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之執行與當初設計理念之差異,並提出修正的方案,作為日後的參考。研究發現方案介入過程中,成功與不成功復學之學生在自我功能的提升上同樣具有效果,但一年後不成功復學學生成效變少。成功復學學生在認知上具有持續的進展,但不成功復學之學生則無此發現。方案介入期間,成功復學與不成功復學學生在均在生涯規劃上有所改變,而方案結束一年之後,成功復學學生獲得最多幫助的部分為成績進步。能否化解同儕衝突是成功復學與不成功復學學生在人際關係上的主要差異。能否對行為產生自悔的態度,影響日後能否持續產生行為改變。方案介入過程中,成功與不成功復學學生均能從瞭解情緒的家庭經驗來源及反省與家人的關係獲益,但方案結束回歸家庭生活後,不成功復學者其經歷到的正向家庭經驗較成功復學者少。方案結束一年之後,成功復學的五個學生,在學校適應各面向上皆獲得正面的幫助。整體而言,成功復學生比不成功復學學生出現更多的正向改變因素,而負向改變因素則比不成功復學學生少很多,顯示兩組學生有相當不同對於改變因素的認知。研究者所設計之「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對所服務的學生在個人、家庭關係、同儕關係、回歸學校等面向所出現的改變效果,透過五類課程之實際實施,可謂成效良好。家長團體成效為促進家長自我成長,在管教態度上較有彈性,建立清楚界線,親子關係中有所突破並且獲得社會支持。家長團體可提高親子知覺之一致性。唯獨針對學校的工作,在具體幫助學生回歸學校的困難上,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 Item
    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2004) 羅品欣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間的關係,主要目的有五項:(一)編纂一份適用於評量國小學童之同儕互動關係的量表,並建立可供參照的常模,據此可瞭解不同性別與年級的國小學童,其同儕互動關係的差異情形。(二)探討不同家庭結構與親子互動關係的國小學童,其同儕互動關係的差異情形。(三)修訂「國小學童情緒智力量表」,並探討情緒智力表現不同的國小學童,其同儕互動關係的差異。(四)探討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對其同儕互動關係的預測力。(五)歸納本研究結果,對未來的親職教育與兒童輔導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以作為教師、家長與輔導人員之參考。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1393名分佈於桃園縣、台北縣、台北市等地區的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使用「個人基本資料調查表」、「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親子互動關係量表」、「國小學童情緒智力量表」等調查工具。所得資料以驗證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等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處理。綜合整個研究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以性別而言,女生在正向同儕關係的發展優於男生,男生在負向同儕關係的發展上比女生明顯。 二、以年級別而言,六年級學童之正向同儕關係的發展較好,但其在負向同儕關係上,也比其他年級明顯。 三、以家庭結構而言,雙親家庭的學童在正向同儕關係的發展上優於單親家庭的學童,而單親家庭的學童之負向同儕關係的發展較雙親家庭的學童更為明顯。 四、以親子互動關係而言,「聚頻心繫」型的學童之正向同儕互動關係優於「聚疏心離」的學童,而「聚疏心離」的學童之負向同儕互動關係比「聚頻心繫」者更為明顯。 五、以情緒智力而言,情緒智力為「高分組」的學童,其正向同儕互動關係優於「低分組」的學童,但「低分組」的學童之負向同儕互動關係比「高分組」的學童更為明顯。 六、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能有效預測學童同儕互動關係43.8﹪的變異量。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歸納結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輔導以及未來研究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