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

教育學系創於民國35年,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校初期七系之一,迄今將屆七十年,期間組織與課程歷經變動,目前採行一系兩所之制運作。

教育學系創設之初,學制上只設大學部五年制學士班(含實習一年),招收本地生,之後增班並收海外僑生,主要來自港澳韓馬等地。另先後設有一年制及三年制教育專修科,自50年起增設夜間部六年制(含實習)學士班,至68年師範教育法公布實施後,改辦進修部三年制及四年制學師班招收現職教師,直至七十年代末。

至於研究所,民國44年單獨設立教育研究所碩士班,61年增設博士班,並開辦暑期教師碩士四十學分班。

民國76年配合學校行政組調整,系所合一。83年以後,再配合大學法修正,更名為教育學系,分設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另開辦暑期、夜間及週末等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為因應學術日趨分化專精,92年先行設立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班,98年再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為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資源,自100年起推動「系所合一、一系二所」政策,系所務順利運作迄今。

本學系與教育研究所位址數經遷移,初創時,教育學系設於本部校區。後與研究所分設於圖書館校區舊圖書館兩側(今博愛大樓)。後教育系遷入舊教育大樓(今進修推廣學院),而教育研究所則於61年遷入公館校區研究大樓三樓(今數學系館)。77年新教育學院大樓落成,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一併遷入三、八、九樓。

本系所教師專長涵蓋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教育政策、課程與教學等主要領域,歷來學術表現傑出。早期有田培林、楊亮功、劉季洪、黃建中、王文俊、林本、余書麟、孫亢曾等名師執教。之後獲教育部學術獎者有程石泉、伍振鷟、黃政傑、楊深坑等諸師,兩度獲教育部國家講座者為楊深坑教授。另獲國科會傑出獎者有歐陽教、簡茂發、謝文全、楊深坑等諸師。另有賈馥茗、伍振鷟、歐陽教、謝文全、吳清基及簡茂發諸師,先後獲聘為名譽教授。有關行政服務上,郭為藩、林清江及吳清基三師先後擔任教育部部長,而系友多人歷任教育部司處長或地方教育廳、局、處首長,或擔任大專院校或中小學校長、主任。

至於本系所整體表現,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公布「全球大學30個學科領域排名」,本校102年時教育學科排名首度獲評為第50名,103年晉升至42名,104年更躍升至22名,成績備受國際肯定。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993
  • Item
    以方案改變理論探究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之執行成效
    (2019) 沈靜濤; Shen, Jing-Tao
    本研究旨在透過以方案改變理論探討「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的方案理論、實施理論,以了解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執行成效。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文獻與文件分析方法,藉由平均數、百分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從「增進教師課程設計與教學能力」層面建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的難題論與反省論,並分析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執行成效,獲得以下之研究結論: 一、本研究所建立的難題論與反省論之理論模式可以做為導引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的參考架構,其中又以反省論更為適切。 二、就方案理論而言,除難題論「教師發現課程與教學的難題」部分外,其餘理論模式均能有效解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的執行成效。 三、就實施理論而言,難題論與反省論所建構的政策實施模式均能有效解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政策的執行成效。 四、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政策執行成效大致良好,而以「同儕合作,共同改進」、「教學觀察與回饋能力」、「改進劣勢與不足之處」、「瞭解優勢與強項」與「課程理解與分析」、「課程實施」、「達成課程目標」是最受肯定的執行成效。 五、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政策執行成效會因「任教階段」與「兼行政或未兼行政」而有差異。 基於上述結論,本研究對學校教師、學校、教育行政機關與後續研究提出建議,做為未來推動與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相關政策的參考。
  • Item
    一所學校的課程計畫書轉譯歷程研究:行動者網絡理論取徑
    (2019) 曾怡潓; Tseng, Yi-Hui
    我國於2014年公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並陸續完成各領域課綱。新課綱重新界定基本教育的範疇,拓展由國民小學、國民中學組成之九年義務教育,連結後期中等教育階段。透過各面向的政策修辭整併各學習階段與不同學校類型(普通型、技術型、綜合型、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重塑連結不同學習場域之間的關係與認同而呈現國家人才培育的實作。 本研究將以一所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之課程計畫書形成歷程作為研究焦點,以行動者網絡理論為觀點,描繪該所個案學校在形成課程計畫書的過程中,所捲納的各方行動者,以及所觸發的組織性與課程性的網絡聚組,呈現出個案學校在準備新課綱的過程中所展現的個體與集體能動性,重塑學校實踐的樣貌。本研究透過文件分析搭配半結構式訪談,藉以描繪以學校為單位的課綱推動歷程與實作,提供大眾理解學校內部的運作邏輯,以及提供政策規劃者做為後續課綱推動工作之參考。
  • Item
    促進和平文化的宗教教育教學探究-以海地為例
    (2019) 馬維妮; Virginie MARC
    本論文主要以海地中等及高等教育階段之學生與教育工作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海地人對宗教教育的觀點,包括對宗教教育應該涵括的內容與焦點的相關見解。本論文之研究設計,兼採質性分析及量性研究途徑,在資料蒐集方面,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採問卷調查方法,共計回收297份問卷資料(其中175份男性及122份女性作答者);第二階段則採訪談方法,蒐集了10位海地的宗教教育專家(其中7位男性及3位女性專家)的訪談資料。 透過研究分析,本論文發現,宗教包容上的需求與促進社會的和平文化密切相關,而這兩個議題也是理想宗教教育課程設計的要素。換言之,一個好的宗教教育課程是可作為一個社會發展和平文化的有效工具。故本論文建議政策制定者可適當地運用好的宗教教育課程,來修正淨化許多現階段海地社會所廣泛存在不良的一面。最後,制定有效力的宗教教育課程體系,將能助於海地人更加理解及尊重有別於海地傳統宗教信仰間的歧異,進而有助海地國內文化更深一層的相互理解。
  • Item
    S. Kierkegaard存在思想中的主體性概念及其教育蘊義
    (2019) 鄭嘉齡; Cheng, Chia-Ling
    本研究使用哲學詮釋學的方法,追隨存在主義之父Sø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的思想步伐,探究其生命與主體性思想的發展,從中理解個人作為主體性的存在之意義。雖然Kierkegaard並非教育家,但是他對傳統西方哲學的理性體系之批判,如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黑格爾的辯證體系,卻可以作為理性偏估的主體性教育之反思。另外,本研究分別從三個面向探究Kierkegaard主體性的倫理關係,分別是自我關係、自我與他人、以及自我與信仰,並以此展現出理性體系無法概括的存在處境。最後,以Kierkegaard主體性概念剖析現今教育的主體性問題,反思過度理性化的教育,並肯定主體性教育對本真性生命的重要性。分為三個面向來討論: 1. 找回教育中迷失的主體性 2. 擁有本真性的生命學問 3. 實踐主體性的倫理關係 藉由Kierkegaard的主體性概念,希冀留給每個個人的主體性更多的空間,創造更多的生命可能性,回應教育不只是培養理智學習者之理想。
  • Item
    一個數學教師跨校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
    (2019) 陳春成; Chen, Chun-Cheng
    本研究以數學咖啡館教師跨校專業學習社群為個案,探討數學教師跨校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軌跡、對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助益,以及社群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及其因應策略。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透過觀察、文件分析以及對七位數學咖啡館核心小組的成員進行訪談等方式來蒐集資料,並進一步分析資料以形成研究的發現與結果。 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獲致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數學咖啡館教師跨校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軌跡可分為「社群發展的緣 起與理念」及「社群的重點活動與運作」兩項重點,其中社群的重點活動與運作主要分成共同備課、辦理教師研習以及線上資源分享與交流三部分。 二、數學咖啡館教師跨校專業學習社群對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助益可分為 「教學」、「班級經營」、「教師內在成長需求」三個部分。 三、數學咖啡館教師跨校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共有七項,分別 為: (一)不易獲得校內同仁們的支持;(二)社群內部缺乏專業管理團隊;(三)經費及資源的短缺;(四)社群事務壓縮休息時間;(五)礙於現行評量方式的規準,教學策略之成效易遭質疑;(六)組織尚未成形,制度不夠健全;(七)缺乏人才培訓,擔心後繼無人。 四、數學咖啡館教師跨校專業學習社群對於發展困境的因應之道為採取知 難而進的積極性面對,先召開共識營列出社群發展困境並研擬因應策略,之後成立數咖十二人核心小組,對外尋求專業團隊的協助以進行增能訓練,最後順利突破困境並完成轉型為數咖2.0的目標。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進一步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個 案社群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臺灣高中生參與海外寄宿家庭式國際交流學習經驗之探究
    (2019) 施李麗淑; Shih Lee, Li-Shu
    二十一世紀是個全球化的世代,因此近年來國內對於國際交流學習,尤其高中生跨國學習活動尤為重視。本研究以2018年台灣參與美國聖路易之國際交流的師生為研究的對象,以混合研究方式進行:包括紮根研究法、親身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 及問卷調查法。先做文獻探討,再做深度訪談,訪談對象以立意取樣方式從四方面進行,佐以參與學生之問卷調查及分析,並對照訪談資料,最後得出研究結果以五個部分來呈現:1.參與此國際交流活動之背景,2. 參與的動機,3. 參與的獲益,4.遭遇之困難或問題,及5. 對此國際交流活動之展望。 本研究之發現簡述如下:(一)寄宿家庭式的國際交流之好處:1.快速增進語言能力、2.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3. 擴展生活經驗,增進國際視野、4. 深入體驗美國文化、5. 增進人際關係、6.促使參訪者個性改變--有開放的胸襟來面對這個世界、7.得到鉅細靡遺的協助與關懷。(二)推動過程中容易遭遇之問題:包括語言程度的問題、個人的性格問題、個人偏好的問題、以及學校活動統整及聯繫上的問題。(三)研究發現這種親身經歷的寄宿家庭之國際交流學習經驗的確有助於學生提升學習成效。
  • Item
    十二年國教課綱高中自主學習建制化之實踐研究
    (2019) 簡菲莉; Chien, Fei-Li
    我國政府於2014年推動十二年國教,首先大幅變更高中入學制度,同年11月,教育部公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並確定於108學年度起實施。總綱首度將「自主學習」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正式課程,教育部亦於2018年2月頒佈「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更明訂「自主學習」之實施規範與時數下限。本研究關注實踐高中自主學習課程化的現況與挑戰,學校面對自主學習課程化建制化歷程的制度變遷模式為何?學校在不同組織情境脈絡下,如何促成利害關係人參與學生自主學習課程化的制度變遷?研究係以歷史制度論之「路徑依賴」及「關鍵時刻」為概念透鏡,透過五所個案學校的資料搜集與分析,釐清自主學習課程化的學生需求與學校規畫的系統全貌,並一窺學校組織制度變遷的不同模式。本研究的結論有以下四點: 一、自主學習課程化的制度化歷程應提出學校本位的「自主學習」論述 二、學校自主學習運作機制需要為學生設計不同起始點 三、學校自主學習課程化是路徑依賴與關鍵時刻交互作用的結果 四、善用許願式領導的共力場作用有助於組織制度化的發展 最後的研究建議有四點,分別是建議學校應對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學校本位的論述,並依此論述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課程發展自我檢核表;建議學校校長應重視組織制度化歷程的路徑依賴與關鍵時刻的交互作用,運用建制學習,達成組織變革;建議學校的課程領導人善用許願式領導,以促成自主學習課程化之制度變遷;建議學校自主學習課程化的課程決定者,能覺察組織制度化路徑依賴現象,並透過鏡映練習,發現關鍵時刻,採取最適決策,讓新課綱的高中學生自主學習課程化的理想能在不同的學校達成學校本位的實踐。
  • Item
    全球化時代下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之探討
    (2019) 黃苡瑄; Huang, Yi-Hsuan
    全球化影響各國許多面向,它更廣泛的影響各國之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到教育層面。面對快速變遷的時代,國家間的競爭乃是無庸置疑的,21世紀的社會重視人力素質,因人力素質的提升對國家經濟發展有所助益。然而對臺灣高等教育而言,在高教從菁英走向大眾化同時,卻因新自由主義影響下,開始重視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政府與時俱進的執行諸多卓越性教育政策,引入管理機制至校園,目的是希望透過掌握高教及人才,在國際上能發揮影響力。據此.高教目的轉向以追求市場經營為主,讓我國高教面臨嶄新挑戰。 本研究擬採歷史的研究與理論探究方式,首先探討全球化對高教之衝擊、西方高等教育之精神及論析在新自由主義下高教功能與目的有何轉變。並依序由歷史資料中梳理出2000年後臺灣高教內涵與及其發展脈絡。其次,梳理臺灣為回應全球化有制定哪些相關人才培育政策,最後再藉由西方與臺灣學者,在面對全球化衝擊高教時,有何相關回應,並從中重新審視高教之目的。本研究結果如下所述:(一)全球化使政治、經濟及文化產生結構性的改變;(二)新自由主義思維重視人才的跨域性,並以市場導向及就業力為目的;(三)在全球化衝擊下,高教理念之目的的轉變及其新形貌;(四)競爭型經費易使高教乖違傳統學術自由精神;(五)以績效指標做為我國高教機構分類與定位,會加劇人文與理工間資源分配之落差。
  • Item
    初任教師運用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七年級公民教學之行動研究
    (2019) 黃文宣; Huang, Wun-Syuan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取徑,旨在探討初任教師運用有效教學之策略於國中七年級公民課程中,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以各種的有效教學策略,透過共同備課的運作與觀察,一方面瞭解教師的有效教學策略,並同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 學生的學習成效可從各層面而論,依照多元評量的方式,可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回饋單做評量。可發現實施有效教學的行為確實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在教師方面,可以透過共同備課,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有效教學策略能提升初任教師的教學專業成長。 二、有效教學策略可與共同備課運作模式相結合。 三、有效教學策略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四、教學應具體化、以遊戲做為評量的方式一。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提出下列研究建議: 一、對於教師的建議:作為初任教師應嘗試多種教學法的運用。 二、對於共同備課的建議:要確實落實共同備課,引入素養導向的教學。 三、對於未來教學研究者的建議:建構屬於自己有效的有效教學模式。
  • Item
    全面抗戰時期吳俊升高等教育政策推動之研究
    (2019) 劉宣麟; Liu, Hsuan-Lin
    吳俊升在學術界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之一是《教育哲學大綱》,對於他在行政上的表現則較為陌生。在全面抗戰時期,吳俊升擔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一職,提出了許多改進高等教育的措施,保障戰區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針對課程內容與師資進行改革與調整,除了鞏固高等教育,也為戰時高等教育揭開精彩的一頁。 為能更深入了解吳俊升在全面抗戰時期高等教育的工作表現,本文參考相關的政府檔案、期刊雜誌、學術論文等資料,力圖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首先,本論文先探討吳俊升的學思背景,針對吳俊升為穩定高等教育,在紛擾教育意見中提出「戰時教育平時化」的思考,不僅保存了高等教育,也奠定了抗戰建國的基礎,再論吳俊升抗戰時期配合國民政府教育部,推動的各項教育政策的背景與狀況,最後進行分析討論,並提出對台灣教育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