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108學年度起合併至音樂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04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淵遠流長,迄今已培育許多國內外知名的音樂家,除了傳統藝術音樂底蘊所建立的基礎,尚需與時俱進補足流行音樂產業缺乏之專業訓練課程,故本校於104年增設全臺第一個「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
本班開設宗旨為提升國內流行音樂之創作與執行企劃素質,為國內流行音樂產業未來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並活化臺灣流行音樂文化市場、建立人才庫與學術化機制,進行華語音樂全球化佈局。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李其燊專輯 「傲少年」之創作詮釋、編曲風格與製作分析(2023) 謝立航; HSIEH, Li-Hang在本詮釋報告中,筆者作為全專輯製作統籌角色,從音樂製作人、編曲、詞曲作者、甚至職業演唱會吉他手的觀點等許許多多不同的面向,來闡釋十首代表搖滾歌手李其燊,在人生各個不同階段的作品。歌曲部分,詞曲創作由歌手李其燊一手包辦,整體編曲為流行搖滾和傳統Band Sound樂團編制,主要樂器為電、木吉他,電、木貝斯,爵士鼓以及鍵盤類樂器為基底音色架構。從歌手青年時期的重搖滾曲風,進入成年時期融入Pop流行元素,到遭逢人生巨變後的鐵漢柔情自我對話,以及最終走入家庭後,融合靈魂樂,沉穩內斂的抒情搖滾。這些改變都將會漸進式的反映在歌詞詮釋和編曲風格上。同時,本詮釋報告也在專輯製作流程上,大至創作發想,整體方向,小至段落分配、音色選擇,記錄了一張專輯從無到有的旅程裡,許許多多的各種「做決定」的瞬間,盼能讓社會大眾除了一窺流行音樂產業製程之樣貌,也能更加了解特定曲風在音樂上的演繹手法。Item 詩化語言在流行音樂創作之實務應用研究-以《房間裏的雨季》專輯製作為例(2023) 王品渝; Wang, Ping-Yu文學和音樂兩者⾃古以來便相互襯映,⽽觀察現今詩樂結合的發展,將格律破除之後,詩和⾳樂結合的形式更加多元、留下更空間提供創作者闡發。詩能夠⾃成⼀格,也能開始結合話劇、歌詞、說唱藝術等,產⽣不同藝術形式交融後的特殊樣態。 本次專輯製作欲探討「詩」「樂」結合,了解其發展脈絡、進⾏作品分析,也穿插與前輩訪 談紀錄及經驗分享,最後透過專輯製作實踐。第⼀章〈緒論〉,說明創作背景及動機,並界定以「詩」入「樂」之形式及相關名詞。 第⼆章〈⽂獻探討〉,探討詩與樂結合的文化脈絡,如近年興起的「文學轉譯風潮」,以及獨立音樂的興起等等,最後以「詩化歌詞的創作」、「以詩入歌的創作」、「朗誦形式的創作」形式分類的作品探討⾳樂與新詩結合。 第三章〈創作⽅法〉,從⽂獻探討中的⾳樂作品歸納出創作作品具有「語⾔的陌⽣化」帶來的美感、「詞彙風格及修辭使⽤」及「唱調與唸調的諧和」造成的⾳樂性、「歌曲結構及⾳韻」的⾃由度等特性進⾏分析、訪談相關創作者的經驗分享,發展「詩」與「樂」 結合的作品。 第四章〈創作計劃〉中,以前述三種詩樂結合形式嘗試不同創作模式:第一節以母語詩與音樂的共振計劃:與客語詩人邱一帆老師的共同書寫曲目一 <天時> 、曲目二<路,總愛行下去> 為例。第⼆節為「以詩入歌—房間裡共同書寫計劃」,邀請詩⼈尚玉婷及雙⽊吉他樂團夕暮⽔並共同完成兩首作品。第三節為「詩化語⾔創作歌曲——房間裡的⾃我書寫計畫」以筆者創作的兩首詩化語⾔曲作品進⾏深度自我剖析。 第五章〈結論〉總結本次專輯製作的成果,並提出詩樂結合創作進⾏中遇到發現,及落實於音樂製作上的挑戰限制及⾃我修正,以及未來執⾏可持續發展之⽅向。Item 獨立音樂宅製作研究及應用—以樂團專輯《永晝飛船》為例(2023) 柯元喆; Ko, Yuan-Che獨立音樂在這個逐漸多元分眾的時代,已經越來越能跟主流市場的流行音樂分 庭抗禮,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所謂的獨立音樂又或者流行音樂的界線也發生了許多改 變。筆者以製作人員多寡與成本高低甚至是音樂作品的創作自主程度作為劃分獨立 與流行的分水嶺。時代的發展不只是改變了流行與獨立的界線,甚至是音樂製作上的差別。很多 時候,創意的發揮往往會因為技術層面甚至是經濟層面而受到阻礙。在數位音樂蓬 勃發展的時代之前,基本上都以最專精某項能力而在業界得以生存。在細分工時代 到現在可以一人作業的時代中間經歷了多少變革?對於這個時代的年輕製作人有 著什麼影響?又或者對於原本業界人士有著什麼樣的衝擊呢?甚至因為現在的門 檻降低,那要做到怎麼樣的水準才符合現時代的水準呢?本篇詮釋報告以筆者自己的創作樂團「桑尼 Sonnie」專輯《永晝飛船》為例, 並探討與研究宅製作(數位音樂)所延伸之獨立音樂的現況以及未來,同時就以此 專輯來說明其創作理念、過程及與宅製作(數位音樂)有關之技術與想法,如製作 過程所使用之樂器、音色、虛擬樂器、效果器及硬體設備,最後再以專輯中各個曲 目作為實例統整與分析。Item 無力厭世代詞曲創作理念之探討-以《當世界與我為敵》專輯為例(2022) 林倩如; Lin, Chien-Ju近年來「厭世」這個詞彙已逐漸成為一九八零、九零世代年輕人的生活寫照,這樣的時空背景也深深影響著本研究之創作。身為厭世代創作者之一,特別想藉此對周遭環境觀察的體悟與面對人生種種課題所引發的創作加以探究厭世代社會化的心路歷程與脈絡。本論文將從台灣社會結構、音樂型態的變化及心理學的角度,探究厭世代的成長背景,覺察如此憤怒不安、無力的情緒如何形成,從中分析與尋找其脈絡,再從八首原創詞曲作品之創作理念、歌詞、曲風、作曲方法等面向作更詳盡地研究和探討,並加以審視佐證。Item 綠蕨樂團同名專輯創作詮釋與製作分析(2021) 李政賢; Li, Cheng-Hsien這份詮釋報告是筆者以一個流行吉他手身份,針對為綠蕨樂團所創作的歌曲,做詞曲創作、編曲的詮釋與專輯製作的分析。首先在文獻探討中,得知以往的獨立音樂往往政治色彩鮮明,把自己的理念訴諸於歌詞上,這樣的做法與當時的主流音樂大相徑庭,隨著時間演變,主流音樂與獨立音樂的界線逐漸模糊,主流唱片不再像以往那樣呼風喚雨,獨立音樂也似乎不那麼激烈對抗資本體制了,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分同一杯羹。最後對整張專輯歌曲作詮釋,此專輯即是以Band Sound(樂團的聲響,主要的樂器有爵士鼓、電貝斯、電吉他、木吉他、鍵盤樂器等)為專輯的主要編曲音色架構,並以吉他作為主要的節奏伴奏或主奏樂器,之中包含了木吉他、電吉他、爵士吉他、吉普賽吉他等,並闡述每一首曲目的靈感發想到詞曲創作的過程與歌曲架構。Item 論音樂錄影帶形式於網際網路時代對閱聽人喜好程度影響之探索性研究(2021) 陳又暐; Chen, Yu-Wei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簡稱MV)已成為今日音樂產業中行銷非常重要的工具,無論是主流唱片公司亦或者是獨立音樂圈,在製作音樂作品時絕大部分都會對製作音樂錄影帶多所著墨。 觀察台灣音樂錄影帶的內容,因為早期主流音樂作品敘情曲占了極高的比例,為了襯托抒情氛圍,故大多採用敘事的方式作為主要呈現之內容,而此一手法也造就了台灣的一般聽眾之觀影習慣。 隨著時間,不同的音樂類型逐漸蓬勃,除了國內產業參與者自身的改變,衛星電視、網際網路普及、影音平台的崛起也逐漸將國外的音樂類型與音樂錄影帶引進國內,近年來以韓國製作的音樂錄影帶尤其突出,其絢麗的畫面、花俏的運鏡,配上舞蹈動作,時常在網路上成為被聽眾大量轉傳分享的標的。 本研究聚焦於此現象,以同一首歌製作三個不同版本的音樂錄影帶,做為對照實驗,希望能夠從觀看者的訪談以及網路影音平台後台資訊所提供的實際數據,探究音樂錄影帶之視覺呈現、影音契合度與最終觀看次數之關聯性。 結果顯示,音樂錄影帶確有傾向視覺主導的趨勢,但影音契合度的高低並不直接影響音樂錄影帶的觀看人數。本研究發現其他影響因素如音樂本身被大眾接受的程度、上傳時間的先後順序以及在影音平台上滯留的時間等皆與觀看人數呈正相關,並非高成本的作品才能得到好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