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2

研究表現

根據最新2017年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全球大學學科領域排名」,本校排名持續上升至全球310,而本系專精三大領域學科均獲佳績。包括語言學科從過去4年名列51至100名,進步到第48名;現代語言學科從去年101至150名,進步到51名至100名,進入全球百大;英語文學學科從去年201至250名,上升至151名至200名。顯見本系於外國文學、語言學及英語教學三大領域具備高度國際競爭力。

就業輔導

為考量同學未來邁向學術,公務體系與不同行業的就業需求,本系每學期固定舉辦多場升學就業座談,邀請傑出系友回系分享於本系的學習經驗與收穫,以及如何將此經驗轉化成本身職場的動力,藉此幫助同學規劃未來職涯方向,並及早擬定選課計晝。也另藉由邀請業界專業高階主管加強學生職場倫理、態度與文化的訓練。希藉知識面與態度面的教育,讓本系畢業生在進入職場時更具競爭力。

獎學金

本系提供許多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或家境清寒之學生就讀,例如:英語系教育基金會獎學金、傅一勤教授獎學金、文學獎學金、馬春英教授獎學金、楊景邁教授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和清寒獎學金。另外也提供學生僱傭型工讀與學習型獎助金的學習機會。各項計畫亦提供兼任助理及工讀的機會。

未來發展

本系各班制學生未來不管進入到學術研究、公務體系或是各行各業,最重要的憑藉就是紮實的語文能力。一向為各界所肯定,同學在經過文學、語言學與英語教學的學術研究專業訓練後,絕對是國內外同領域的佼佼者。本系對培養在學生語文知能不僅有很高的期許,也鼓勵修習校內跨領域學程,以提升就業競爭力與終身學習能力。目前本校已與臺灣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組成臺灣大學聯盟,地緣利便,課程與圖書等各項軟硬體資源共享,本系學生可以針對未來各項需求,跨校選修需要的學分學程。

本系有悠久的歷史與優良的傳統,身為師大英語人一向是一種榮譽、一種驕傲,但面臨瞬息多變的時代,加強充實自己的語文能力與專業知能以讓「師大英語,英語大師」的卓越口碑傳承下去,就成了每一個師大英語人的責任,也是本系師生共同努力的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行動研究: 探究式學習對英語學習者主動學習影響之探討
    (2024) 徐怡芳; Hsu, Yi-Fang
    英語能力在台灣被視為個人成功與國家競爭力的基石,而英語教育在台灣也一直都是教育改革著重的目標之一。新課綱與雙語國家政策的施行將英語教育的重要性更往上提升。在提升國家整體英語水平的期待下,新課綱卻縮減英語授課時數,而在教育現場的教師關注的困境則普遍是學習動機的低落。兩政策目標的內涵及現況的教學困難將促使英語教師進行英語教學上的改變:在有限的時間中給予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情境來深化學習,提升學習者語言學習的情意動機。動機和主動學習密不可分,主動學習者最大特色在於主動建構知識而非被動接受知識,並在學習過程展現積極正向的學習熱情。探究式學習重視學習者的自主性,過往的文獻指出應用於高等教育的語言教學上可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樣態。本行動研究旨在探討一般英語課室內使用探究式學習促進高中生主動學習能力養成的可能性。研究者使用英文課本內容作為議題討論開端,配合探究式學習的五個階段,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展現主動學習的樣貌。研究問題如下:使用探究式學習對外語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行為的影響為何?研究資料蒐集包含研究者的課室觀察、學習者的學習歷程與個別訪談。分析資料顯示了三個與主動學習相關的樣態包括:(一) 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轉化為知識的建構者,(二) 學生展現正向的學習態度,(三) 學生習得不同的學習技巧。行動研究重視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並重視研究者的反思及修正,故本行動研究在施行第一次探究式循環後進行反思與修正並施作第二次循環。針對第一次修正內容及檢討二次循環過程,研究者也提出完善建議。此研究將有助於未來行動研究者施作探究式語言學習,或促進語言學習者的主動學習之參考。
  • Item
    增進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與降低英語口說焦慮之行動研究
    (2020) 張榮峰; Chang, Rong-Feng
    互動式溝通是108課綱的核心能力之一,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日漸增加。然而高度的口說焦慮常常是學生達成互動式溝通的阻礙。為了增進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降低學生的口語焦慮,教師需要有系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如何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訓練融入高中英語課堂,來協助臺灣高中學生增加英語口說能力與降低英語口語焦慮。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公立高中高一的30位學生,本研究設計完整18週的課程,著重於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的流暢性、演講架構、簡報表達的訓練。本課程採用螺旋式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練習英語口語表達,課程提供各式朗讀練習,融入資訊落差(information gap)的口語活動、實物輔助和Pecha Kucha的圖片描述訓練來增進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最後以兩種簡報模式的訓練—說服型和資訊型,讓學生能做出簡潔且富有知識性的簡報。研究者透過問卷、教師日誌、學生學習日誌、訪談等方式來收集資料,本研究採用統計計量法以及質性研究法來探討教師和學生在行動研究時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調整教學來解決問題,也調查學生對於英語口語教學和口語焦慮的認知與態度。 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口說能力有進步趨勢,且教學課程後的口語焦慮顯著低於上課前。研究發現學生的英語口說能力進步和口語焦慮下降,是透過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使用以下的原則:(1)提供重複且螺旋式的學習任務來幫助學生建立自信、(2)提供範例來幫助學生熟悉演講架構以及非語言表達的方式、(3)提供足夠的協助和差異化指導來幫助學生減少認知上的壓力、與(4)創造溫暖且支持性的學習環境。此外,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學生認為英語口語表達訓練應該要融入高中英語課程中,且對於英語口語學習有很高的期待。如果教師提供有系統且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學生雖然有口語焦慮但會願意說英語。最後,本研究針對高中英語口語教學及未來的研究,提出進一步的建議。
  • Item
    角色扮演教學對本地國中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
    (2008) 蘇慧娟; Hui-Chuan Su
    本行動研究之目的在探討角色扮演教學對本地國中生的英語學習成效。其重點在探討: (1)角色扮演是否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2)角色扮演是否能增進學生說英語的信心,(3)角色扮演是否能使學生的口語能力進步,(4)學生對於角色扮演活動的態度與觀感,以及高中低三組程度的學生是否對角色扮演活動有著不同的態度與觀感。 共有54位台北市的國中生參與這項長達四個月的研究。在此過程中,學生接受前後測的問卷調查、前後測的口試以及研究期間與之後的訪問,研究者也觀察並記錄學生對角色扮演活動的反應。研究結果顯示角色扮演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然而在學生說英語的信心以及口語能力這兩方面上並沒有明顯的進步。在此研究中,大部分的學生對角色扮演活動均持有正面的評價,而學生程度的差異並不影響他們對於角色扮演活動的觀感。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可以提供教師幾點角色扮演教學上的建議。第一、教師可以將角色扮演活動與國中英語教材結合,以增加學生練習口語能力的機會。第二、輪廓式對話與線索式對話這兩種角色扮演模式可以適用於本地國中生。第三、教師可藉由實施三階段(準備、表演、回饋階段)之角色扮演教學,提高角色扮演教學的成效。第四、在角色扮演活動中,異質能力分組比同質能力分組表現較好。第五、實施問答活動能使學生更專注且更了解台上的表演內容。第六、角色扮演教學可加強學生的文法學習。第七、現場錄影與頒發獎狀此兩種教學技巧能提升學生準備角色扮演活動的動機。最後,協同性行動研究不僅能增進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能使研究結果更具有可信度。
  • Item
    國中學生對英語線上廣泛閱讀看法之行動研究
    (2019) 田軒菱; Tian, Syuan-Ling
    本研究旨在探究學生對線上廣泛閱讀的觀感以及使用線上閱讀系統─Scholastic Learning Zone的閱讀經驗。同時,藉由此研究探討線上廣泛閱讀對於國中生英文閱讀能力的影響。研究參與者為新竹縣28位七年級國中生,在為期21週的研究中,每週於班上進行一次30分鐘的線上閱讀及15分鐘的小組討論(其中3週寒假在家自行閱讀)。在研究中,學生可以在Literacy Pro Library和BookFlix兩個閱讀系統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大量閱讀。本研究收集的資料包括問卷、前後測結果、閱讀系統報告、月考成績排名、閱讀回饋單以及教師反思記錄,並以質性和量化的方法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對於線上廣泛閱讀都持有正面的看法,也表示未來再次使用Scholastic Learning Zone閱讀的高度意願。另外,學生的班級段考成績與別班相較之下名次雖略有進步,前後測的閱讀檢定結果卻無顯著變化,其原因可能為研究時間短,在這21週的研究當中,學生真正閱讀時間約為8.25小時,再加上學生沒有閱讀符合自己程度的書,在閱讀時反而會以插圖、動畫為主,因此,學生閱讀能力的進步有限,導致前後測的結果沒有明顯的差異。本研究建議國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長時間實施線上廣泛閱讀,以提升學生對英文閱讀的興趣,並培養閱讀的習慣。
  • Item
    批判思考教學融入英語課程:一個以九年級英語課堂為例的行動研究
    (2018) 蘇婉亭; Su, Wan-Ting
    因應108新課綱將思考能力納入國中階段英語學習領域,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將批判思考技巧教學融入國中階段正規英語課堂。研究中除了探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及如何調整教案以解決問題,也調查學生對批判思考技巧教學的認知與態度。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設計,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公立國中九年級的二十三位學生。本研究將六項核心思考能力—分類、排序、比較異同、分辨客觀事實與主觀意見、判斷因果關係、綜合相關資訊與推論—融入於五課英語課本閱讀或對話教學中。教學中運用了小組討論、圖像組織及閱讀相關問題等方法。研究者透過學習單、訪談、教師日誌及問卷調查等方式來蒐集資料。 研究發現批判思考教學過程中必須給予學生清楚的說明、足夠的示例與適時的引導。小組討論、圖像組織及閱讀相關問題的運用皆為有效的教學方法,而差異化學習單亦能提供低成就學生在語言上的協助。此外,每個思考技巧有特定的教學技巧,在教分類時,應避免出現學生不熟悉的項目,且類別的定義和類別間的分界線須清楚;教比較異同時,圖表中可內含提示字或利用討論問題來引導學生整理二者間之相同與相異處;關鍵字的使用則對分辨客觀事實與主觀意見及判斷因果關係有很大幫助。研究也發現多數學生認為批判思考為一項可習得的能力,可融入教學中,但卻不一定要在英語課堂中學習。六項思考技巧中,多數學生認為分類和排序較簡單,而分辨客觀事實與主觀意見及判斷因果關係則相對較難。大致上學生贊同批判思考教學帶來的益處,特別是對閱讀理解的幫助。然而,少部分學生擔憂此教學造成額外的學習負擔。最後,本文亦提出其他英語教學現場的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
  • Item
    Towards an Integrated Content-Based Nursing English Program
    (英語學系, 2010-12-??) 王宏均; 莊美盈; 楊惠菁; 邱天欣; Hung-Chun Wang; Mei-Ying Chuang; Hui-Ching Yang; Tien-Hsin Chiu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一醫護英語融攝課程對於提升北部某護專二年級學生護理專業知識及英語技能之效益,課程理念在結合通識英語教育及護理教育,教學主題涵括三大主題,包括食物金字塔、辦理住院、身體構造及健康問題,參與本課程之學生為三百七十位護理科學生。學生課程評量問卷之回饋顯示出本醫護英語課程有效地提升學生護理知識及其語能力,研究者亦基於學生回饋及十二位護理科教師對於課程設計及教學內容的看法,提出日後相關醫護英語課程設計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