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競技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2
本系於民國八十九年開始進行籌備會議及規劃工作,於民國九十年八月正式成立,定名運動競技學系,並於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完成第一屆碩士班招生。本系主要致力於培育優秀運動選手及專業競技運動教練,並進行提升競技運動之科學研究,以強化我國運動競技實力,增強運動競技能力,期提昇我國國際形象與表現。之後為求理論與實務結合,期以運動科學理論強化運動競技表現,於民國一○一年八月與運動科學研究所進行整併,下設運動競技碩士班與運動科學碩士班。而後為使運動科學能有更多的機會實際應用、使運動競技訓練能有更科學化的分析及規劃,於民國一○六年八月取消學籍分組整成運動競技學系碩士班,並以競技訓練組、競技科學組分組招生,學位名稱教育學碩士。
News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組間休息使用不同壓力劑量血流阻斷對蹲舉運動表現之急性影響(2024) 陳彥儒; Chen, Yan-Ru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組間休息使用不同壓力劑量血流阻斷 (blood flow restriction, BFR)對蹲舉運動表現的影響。方法:招募10名具阻力運動經驗,蹲舉運動最大肌力達1.5倍自身體重的健康男性為受試者。受試者須執行5組蹲舉運動 (60%1RM) 反覆3下,組間休息5分鐘,在正式組開始前與組間休息時使用BFR處理 (4.5分鐘BFR + 0.5分鐘血液回流)。受試者先進行控制處理 (CON),隨後依隨機交叉平衡次序,分別進行二種不同壓力劑量BFR的實驗處理:中壓力劑量 (60%AOP) 和高壓力劑量 (90%AOP)。正式實驗過程中,使用彈震式位移系統測量蹲舉運動之功率峰值 (peak power, PP)、平均功率 (mean power, MP)、力量峰值 (peak force, PF)、平均力量 (mean force, MF)、速度峰值 (peak velocity, PV) 和平均速度 (mean velocity, MV),並記錄各處間運動自覺努力程度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和疼痛程度。結果:PP、MP、PF、MF、PV、MV、RPE在三種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然而高壓力劑量 (90%AOP) 於第一組和第二組時疼痛程度顯著高於中壓力劑量 (60%AOP) (p< .05)。結論:組間休息使用不同壓力劑量血流阻斷,無法促進單次蹲舉的運動表現;另外,組間休息使用中或高壓力劑量血流阻斷不會影響蹲舉運動的自覺努力程度。未來應有更多研究探討組間休息使用血流阻斷對生理指標的急性影響,以釐清組間休息使用血流阻斷在阻力運動表現上的影響與機制。Item 不同劑量缺血預處理對蹲舉表現之影響(2022) 張政宏; Chang, Cheng-Hung目的:探討不同劑量缺血預處理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 對於阻力訓練經驗者蹲舉運動表現之影響。方法:本研究共招募12名成年男性。每位受試者先進行控制處理 (CON),接著以隨機交叉平衡次序方式,分別進行三種實驗處理,包括40分鐘 (IPC40)、20分鐘 (IPC20) 和偽處理 (SHAM),其中IPC40為交替加壓雙側大腿220 mmHg,進行4循環5分鐘的缺血與5分鐘的再灌注,而IPC20則為2個循環,SHAM則為20 mmHg。實驗處理結束後,受試者須進行3組70%1RM的蹲舉至衰竭測驗。蹲舉過程中,計算反覆次數和訓練量,以及使用測力板和位移計蒐集相關動力學指標,並以近紅外線光譜儀檢測肌肉氧飽和度。結果:蹲舉時的反覆次數、訓練量、動力學指標和肌肉氧飽和度,在4種處理之間均無顯著差異。不過,在最大速度方面,IPC40、SHAM與CON的第二、三組均顯著低於第一組 (第一組 vs. 第二組 vs. 第三組, IPC40: 0.96 ± 0.12 vs. 0.91 ± 0.13 vs. 0.89 ± 0.11 m/s, SHAM: 0.95 ± 0.09 vs. 0.89 ± 0.10 vs. 0.86 ± 0.10 m/s, CON: 0.98 ± 0.12 vs. 0.89 ± 0.12 vs. 0.84 ± 0.12 m/s, p< .05),而IPC20則在各組之間無顯著差異。在含氧血紅素變化率方面,IPC20與CON的第二、三組顯著高於第一組 (第一組 vs. 第二組 vs. 第三組, IPC40: -17.2 ± 7.9 vs. -14.7 ± 7.4 vs. -14.2 ± 7.7 µmol·L-1, CON: -17.5 ± 5.6 vs. -15.2 ± 5.3 vs. -14.4 ± 5.5 µmol·L-1, p < .05),SHAM的第二組顯著高於第一組 (第一組 vs. 第二組, -15.8 ± 5.8 vs. -13.6 ± 6.7 µmol·L-1, p < .05),而IPC40則在各組之間無顯著差異。結論:不同劑量的IPC,均無法改善蹲舉運動的反覆次數和訓練量。不過,IPC20似乎具有延緩最大速度流失的效果,而IPC40則可維持含氧血紅素的解離。Item 視覺回饋對於腿部推舉重量訓練的影響(2011) 宋亭萱; Song, Ting-Hsuan重量訓練的過程中,膝關節角度之控制為影響訓練結果的重要因素。當從事阻力訓練時,若關節活動超過適當範圍,將易造成傷害。Song和Liu (2010) 的研究發現,提供外增視覺回饋(膝關節角度)時,對於執行腿部推舉機之動作,能提供較佳的「膝關節角度」控制與「穩定的膝間距」表現,但除了動作型態之穩定外,重量訓練之主要目的應為提升肌力。目的:探討外增視覺回饋對於新手做腿部推舉時,肌力之提升以及動作型態表現之影響。方法:十九位沒有重量訓練經驗的健康大專院校男生參與實驗,肌力訓練前後均做最大肌力測試。依據參與者之最大肌力,平均分配至兩組,分別為膝關節角度外增視覺回饋組與無外增視覺回饋組。各以40 bpm的節奏進行,以阻力75%1RM的腿部推舉八下共分三組,總共做十五次練習。十五次練習前後,不分組別皆不給予回饋,做為動作型態前後測量觀察之依據。訓練過程中,以數位攝影機、雙軸電子量角器,收取膝間距與膝關節角度的變化,膝關節角度回饋組以角度顯示器,給予動作範圍的膝關節角度做外增視覺回饋。統計方法利用SPSS17.0版統計套裝軟體,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異數、Alpha (α) =.05之條件來分析,以前測做為共變數,來檢驗在不同組別即有無回饋條件下之差異。若回歸同質檢驗有顯著差異(p<0.05 ),則以回饋(2) ×前後測(2),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來進行檢驗,以探討外增視覺回饋對腿部推舉動作型態與肌力提升的影響。結果:有回饋較無回饋組90°的絕對誤差有顯著的進步,F (1.17) = 4.960, p < .05,後測時有回饋組較無回饋組有顯著的最大肌力提升,F (1.17) = 5.930, p < .05。結論:有膝關節角度的外增視覺回饋,對於執行腿部推舉動作時膝屈曲角度控制有顯著(p<0.05 )幫助,且與無回饋組相比之下,有較顯著(p<0.05 )之最大肌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