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競技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2

本系於民國八十九年開始進行籌備會議及規劃工作,於民國九十年八月正式成立,定名運動競技學系,並於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完成第一屆碩士班招生。本系主要致力於培育優秀運動選手及專業競技運動教練,並進行提升競技運動之科學研究,以強化我國運動競技實力,增強運動競技能力,期提昇我國國際形象與表現。之後為求理論與實務結合,期以運動科學理論強化運動競技表現,於民國一○一年八月與運動科學研究所進行整併,下設運動競技碩士班與運動科學碩士班。而後為使運動科學能有更多的機會實際應用、使運動競技訓練能有更科學化的分析及規劃,於民國一○六年八月取消學籍分組整成運動競技學系碩士班,並以競技訓練組、競技科學組分組招生,學位名稱教育學碩士。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跑步生物力學參數與速度的關聯
    (2023) 邱婉婷; Chiu, Wan-Ting
    前言:對於跑者而言,找到長時間維持穩定心率、配速和最佳跑步速度是對提高跑步效率和品質的關鍵因素。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跑者在戶外速度漸增負荷測試之下,生理指標、跑步生物力學參數與速度之間的關聯。方法:招募15名跑團之市民跑者,進行戶外速度漸增負荷速測試。在跑者身上配戴心率帶及胸椎、薦椎以及雙腳脛骨黏貼慣性感測器,分別測量軀幹旋轉角速度、軀幹垂直加速度、步頻以及雙腳脛骨加速度峰值、觸地時間與騰空時間等生理學指標與運動學參數。進一步分析RPE量表7對應的速度,且使用最大距離法 (Dmax) 得到生理指標 (心率) 與各運動學參數的轉折點速度,最後以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觀察無氧閾值速度與各項跑步生物力學參數的相關性。結果:各項跑步生物力學參數與(心率)無氧閾值未達顯著相關,但VTRAV-DP、VCAD-DP、VCT-DP (standardization) 與VCAD-DP (standardization) 與 (RPE) 無氧閾值速度呈現中-高度相關(r=.55-.79)。結論:在跑者的部分跑步生物力學參數轉折點速度與無氧閾值速度顯著相關之下,未來可以進一步推估預測無氧閾值速度方程式,以建立預測無氧閾值速度測量的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