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身心障礙大學生支持性服務滿意度與校園整合關係研究
    (2009) 曲智鑛; Chih-Kuang Chue
    本研究旨在探討身心障礙大學生支持性服務滿意度、校園整合之現況,並探討個人背景變項、支持性服務滿意度與校園整合等變項間之關係。本研究以量化研究為主,輔以質性訪談。量化研究調查北區十所大專院校資源教室學生,以七類障礙類別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編製「資源教室學生支持性服務滿意度與校園整合問卷」,發出問卷260份,回收之有效問卷共計243份。量化問卷包括個人基本變項、支持性服務滿意度(學業輔導、生活輔導、心理輔導、生涯輔導、資源教師)與校園整合(學術整合、人際整合)。所得資料以SPSS15.0中文版進行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森相關等統計方法分析。質性研究部分則根據量化結果選取支持性服務滿意度(高、中、低)與校園整合(高、中、低)等九類學生共十八名進行個別訪談,以進一步瞭解影響支持性服務滿意度與校園整合的因素及其關係。 一、本量化研究結果發現: (一)身心障礙學生在社團參與上存在一定的困難與不便。 (二)支持性服務滿意度得分最高的向度為資源教師(M= 4.05),得分最低的為生涯輔導(M=3.62)。整體服務的滿意度平均數為3.82。 (三)身心障礙學生在「學術整合量表(M=3.50)」略高於「人際整合量表」(M=3.48)。而其中「教師關心學生的發展與教學」(M=3.67)得分最高,「學術與智力發展」(M=3.38)及「同儕團體互動」(M=3.38)分數最低。 (四)初始承諾越高的身心障礙學生對於支持性服務的滿意度也越高。 (五)女性身心障礙學生的學術整合顯著高於男性。 (六)「指定考科登記分發」入學的身心障礙學生在「人際整合」分量表的平均得分顯著高於「各校單獨招生」的身心障礙學生。 (七)初始承諾「高程度」的身心障礙學生在「校園整合」以及「學術整合」、「人際整合」顯著高於初始承諾「中高程度」和「中程度」的身心障礙學生。 (八)「高度社團參與」的身心障礙學生在「校園整合」以及「學術整合」、「人際整合」顯著高於「中度社團參與」和「低度社團參與」的身心障礙學生。 (九)支持性服務滿意度與校園整合(學術整合、人際整合)呈現中度正相關。 二、質化部分研究發現 (一)影響支持性服務滿意度的要素包含以下五點:自我成長、需求滿足、與服務提供者的互動關係、服務方式及內容與需求有差距、與先前經驗相比較。 (二)學術整合的因素包含責任與自我要求、服務的影響、預先準備、父母及教授的影響,瞭解自己的能力與需求。 (三)人際整合的要素包含人格特質與社交技巧、資源教室為身障生人際整合的場所、身心障礙學生人際整合的來源多為身心障礙學生、本身對於人際關係的期待、缺陷造成的生活型態。 (四)支持性服務滿意度與校園整合關係主要發現以下四點:藉由支持性服務增能學生、服務以外更需努力、滿意度與心態將影響再次尋求服務的意願、資源教室的存在就是一種服務與歸屬感。 本研究根據量化與質化研究結果,作成結論,對於高等教育身心障礙學生輔導工作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支持性服務滿意度、身心障礙學生、校園整合
  • Item
    大學身心障礙學生 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表現及心理社會發展之相關研究
    (2010) 李育逢; Li, Yu-Feng
    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身心障礙大學生的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表現,與心理社會發展的現況。及了解身心障礙大學生不同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表現與心理社會發展的差異情形。進而以逐步回歸的預測方法,分析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對學習表現、心理社會發展的預測力。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如何強化身心障礙大學生校園經驗的建議,藉以提升其學習表現與心理社會發展,並供教育行政單位、大學相關單位與人員之參考。 研究發現如下:不同障礙類別的學生,皆有機會進入大學就讀,不再只限於視覺、聽覺與肢體障礙的學生。身心障礙學生所就讀的學校以私立大學與技職為主,兩者共佔72.6%。身心障礙大學生多半來自中低社經地位家庭。學術經驗上,身心障礙大學生的學術經驗大致良好,但課業投入表現稍差,並多半不滿意自己的學習成果。人際經驗上,擁有較佳的同儕關係,但與異性交往上則充滿困難。學習表現上,批判思考能力最佳,英語聽說與閱讀能力、及數理能力表現較差。心理社會發展上,「發展自主性」表現最好,最差的則是「自我認定」。 不同背景變項上,本研究探討性別、身份別、障礙類別、父母親社經地位、與父母親關係、學校類型、住宿類型等七大類。結果發現不同背景變項在校園經驗、學習表現、心理社會發展上均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最後以逐步多元迴歸方法,進一步探討「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對「學習表現」、「心理社會發展」的預測關係。結果發現「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對「學習表現」及「心理社會發展」有預測力。並發現整體而言「校園經驗」對身心障礙大學生而言,是正面且積極的。 而且,不論是預測「學習表現」或「心理社會發展」,「人際經驗」都佔有很高的比重,這情況在「心理社會發展」更是明顯。故「校園經驗」中的「人際經驗」,是身心障礙大學生能否在大學生涯中,得到最佳「學習表現」與「心理社會發展」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