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大學生之校園參與經驗、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與學校認同感之研究
    (2022) 王建傑; Wang, Chien-Chieh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之校園參與經驗、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與學校認同感,並提出未來在進行原創畢業歌曲創作及宣傳推廣方案的建議,提供學校師生參考。研究方法以質性為主,量化為輔。質性研究運用半結構式訪談法,透過與校園參與經驗、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與學校認同感有關之研究內容設計問題,編制訪談大綱,研究參與者透過立意取樣以及滾雪球抽樣方法,邀請13位來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及銘傳大學109學年度應屆畢業生(2021年6月畢業)進行訪談。量化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針對質性訪談發現的共同脈絡,以學生發展理論、閱聽相關理論等為基礎編制問卷。個人背景變項包括生理性別、學校、校區、以及校園參與經驗(包含學校環境、師生互動、同儕關係);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包括閱聽認知與閱聽行為;學校認同感包括認同觀念、認同行為等面向。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質性訪談中研究參與者的生理性別對閱聽經驗以及學校認同感無差異,惟量化調查發現男性閱聽行為高於女性。 二、不同學校對於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有差異,而在歌詞感受性與校園經驗連結亦有不同想法,此外對於校園認同感亦有差異。 三、由於原創畢業歌曲歌詞涵蓋不同校區校園經驗,故不同校區未必影響閱聽經驗,惟量化調查發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不同校區的閱聽經驗有差異。學校認同感則因不同校風、學習環境及學習資源挹注讓學生感受不同,導致兩校大學生有不同反應。 四、校園環境形塑學校文化及特色,並且影響學生校園參與經驗。校園環境投入程度高的大學生,其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以及校園認同感,皆顯著高於投入程度低的大學生。 五、師生互動模式影響大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師生互動投入程度高的大學生,其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以及校園認同感,皆顯著高於投入程度低的大學生。 六、同儕關係互動情況影響大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師生互動投入程度高的大學生,其原創畢業歌曲閱聽經驗以及校園認同感,皆顯著高於投入程度低的大學生。 七、質性訪談發現一首好的原創畢業歌曲能夠增進大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惟量化調查發現部分變項僅達到低度正相關。   基於上述發現,本研究建議學生事務人員,可透過原創畢業歌曲多元形式促進畢業生的情感連結與校園歸屬感,鼓勵並提供大學生製作原創畢業歌曲的行政支援與經驗協助。此外,重視大學生校園參與經驗,有助於增強對學校的認同感,並改善不同校區大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增加凝聚力。亦建議大學生創作原創畢業歌曲需結合學校當前的特色與校園文化氛圍,並積極投入校園參與經驗,增進校園環境對學習發展的影響。
  • Item
    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與就業力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私立技專校院為例
    (2022) 詹雯雅; Chan, Wen-Ya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私立技專校院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與就業力間之關係,研究對象為110學年度中部地區私立技專校院的日間部四技在學學生,透過「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與就業力關係調查問卷」以了解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及就業力情形。其中包括個人因素:性別、年級、社團參與經歷、工讀經驗、家庭社經地位、入學方式;課外學習經驗包含:社團參與、學校活動方案、校務參與、師生互動、學生自治;就業力包含:態度責任、開創發展、組織適應、人際領導、情緒穩定。另外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法等,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在課外學習經驗中,除了社團參與外,其他學校活動方案、校務參與、師生互動、學生自治以及整體課外學習經驗經統計檢定有達顯著水準。二、不同社團經歷大學生在整體課外學習經驗中,在課外學習經驗及其所有面向皆有顯著差異,且有社團經歷高於沒有社團經歷之大學生。三、不同入學方式大學生在課外學習經驗中,在校務參與、學生自治面向經由統計檢定有達顯著水準,不同入學方式在課外學習經驗中「校務參與」、「學生自治」等面向,經事後比較有顯著差異,在校務參與面向登記分發、推薦甄試平均得分高於其他,另學生自治推薦甄試平均得分則高於其他。四、不同社團經歷大學生在就業力各面向及整體就業力均有顯著差異。五、本研究整體課外學習經驗(社團參與、學校活動方案、校務參與、師生互動、學生自治)與就業力均有顯著中度相關。六、多元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對於就業力各因素(態度責任、開創發展、組織適應、人際領導、情緒穩定)解釋力為31.9%至46.1%。大學生課外學習經驗對就業力的整體解釋力為49.1%,其中社團參與、學校活動方案及師生互動三項具有顯著正向關係。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對於學校單位、學務人員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力、課外學習經驗
  • Item
    大學生參與社會責任計畫個人因素、學習投入經驗與永續發展素養之關係研究
    (2021) 李佳親; Lee, Jia-Chin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個人因素、學習投入經驗及永續發展素養的關係,個人因素包括:生理性別、年級、目前就讀學院、參與志工經驗與選修課程數量;學習投入經驗因素包括:認知投入、情感投入與行為投入;永續發展素養因素包括:系統思考能力、預想未來能力、理解行動的規範與價值、策略能力、協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自我覺察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研究對象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曾於108學年度至109學年度選修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相關課程的學生,運用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迴歸分析統計方法,探究大學生參加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相關課程,學習投入經驗與永續發展素養之間的關係與影響。本研究結果歸納分述如下:一、學習投入經驗表現以「行為投入」面向平均得分最高,其次為「情感投入」面向與「認知投入」面向。二、永續發展素養各面向以「理解行動的規範與價值」平均分數最高,其次依序為「系統思考能力」、「協作能力」、「預想未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策略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自我覺察能力」。三、不同個人因素中,參與志工經驗、選修課程數量對於學習投入經驗與永續發展素養有顯著差異。四、皮爾森積差分析發現,大學生學習投入經驗與永續發展素養呈正相關。五、多元迴歸分析發現,大學生個人因素、學習投入經驗對永續發展素養解釋力部分,在系統思考能力方面達31.1%解釋力、預想未來能力方面達29.5%解釋力、理解行動的規範與價值方面達16.1%解釋力、策略能力方面達48.5%解力、協作能力方面達37.9%解釋力、批判思考能力方面達17.6%解釋力、自我覺察能力方面達36.2%解釋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方面達28.9%解釋力。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包括: 一、 對大學生提升個人永續發展素養建議:積極參與志工機會,從服務中反思學習經驗、增加選修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相關課程、重視並認真投入課程內容與活動。 二、 對教師培養學生永續發展素養建議:注重並激勵學生各方面學習投入經驗、課程增加實際操作活動內容、未來課程內容設計增加培養學生對「批判思考能力」與「自我覺察能力」的提升。 三、 對未來永續發展素養相關研究,分別提出研究變項、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建議。
  • Item
    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影響因素研究
    (2012) 嚴秋蓮; Yen, Chiu-Lien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之影響因素。研究問題包括:(一)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現況為何?(二)不同背景大學生之課程投入與公民素養是否有顯著差異?(三)不同服務學習課程類型之課程實施品質、課程投入與公民素養是否有顯著差異?(四)大學生背景因素、服務學習課程類型、課程實施品質、課程投入與公民素養之關係為何? 研究方法以量化為主,質性為輔。量化研究問卷調查部分,以100學年度第一學期修習校園服務學習課程、社團服務學習課程、通識服務學習課程和專業服務學習課程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公、私立大學各五所,運用「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影響因素問卷」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447份。統計方法包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質性研究則針對量化研究發現的問題,由四種服務學習課程各選兩位大學生進行訪談,訪談資料以質性分析方式,補足或解釋量化研究無法探究的內涵。 本研究量化結果發現:(一)不同社團與幹部經驗者之課程投入與公民素養 有顯著差異;(二)不同服務學習課程類型的課程實施品質、課程投入與公民素 養有顯著差異;(三)有幹部經驗與課程實施品質對於課程投入有解釋力;(四) 有幹部經驗、通識和社團服務學習課程、課程實施品質與課程投入對於公民素 養有解釋力。 經由質性訪談發現: (一)校園服務學習課程未能落實準備、服務與反 思;社團服務學習課程強調與他人互動的品質;通識服務學習課程啟發觀點轉 換與感動;專業服務學習課程展現專業與服務品質。(二)校園服務學習課程 未具課程投入;社團服務學習課程增強服務態度與團體紀律;通識服務學習課 程落實課程投入;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結合專業與服務課程投入。(三)校園服 務學習課程對於公民素養影響較少;社團服務學習課程服務中關懷,多元互動 影響參與能力;通識服務學習課程關懷促進責任,落實公民參與;專業服務學 習課程啟發社會關懷,關注專業社會議題。 最後,歸納研究發現,提出建議,包括:未來在大學校院強調課程實施品質有助公民素養的提昇,激發課程投入影響公民素養的培養,提供不同服務學習課程教師充足的支援;在提升課程實施品質上,加強校園服務學習課程準備、服務與反思,提供社團服務學習課程多方資源,推廣通識服務學習課程融入服務學習,強化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的反思帶領;在促進課程投入上,設計校園服務學習課程多元化,增強社團服務學習課程服務知能,建立通識服務學習課程投入模式,規劃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結合專業與服務;以及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 Item
    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路徑模式之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
    (2010) 黃世雄; Shih-Hsiung 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並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主要研究目的,包括:一、瞭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二、分析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概況。三、探討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四、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五、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高等教育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探討,以瞭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其次,運用「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學年度大三學生問卷調查資料進行本土資料之分析,以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本研究運用SPSS 12.0版及LISREL8.72版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項目分析、因素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學習成果可分為學業成果、技能成果、情意成果、期望成果。 二、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相關因素,可分為輸入因素含學校結構特性、家庭社經地位,及環境因素含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學術投入程度。 三、大學生學習成果的概況,學生自評之技能成果未達理想,學業成果與情意屬理想,期望成果則自評最為理想。 四、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相關因素的概況,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屬尚可,但均需加強。學校環境知覺最需加強學生事務、學生宿舍、行政支援與生活機能,人際投入程度需加強師生關係,學術投入程度則需加強主動學習。 五、學校結構特性為公立、師生比與住宿比愈高、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學校環境知覺愈滿意、人際投入程度愈高、學術投入程度愈高,大學生學習成果愈佳。 六、學校結構特性與家庭社經地位,透過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的中介作用,間接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 七、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變項。人際投入程度對大學生學習成果最具影響力,學校環境知覺居其次,學術投入程度僅對學業成果具影響力。 八、人際投入程度對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最大,學校環境知覺對人際投入程度及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亦大,學校結構特性與家庭社經地位對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及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不大。 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高等教育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 Item
    大學生認知發展、靈性發展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天主教輔仁大學為例
    (2006) 楊仕裕; Shyh-Yuh Yang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生認知發展、靈性發展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研究問題量化部分包括:一、輔仁大學大一至大四學生認知發展的情形為何?二、輔仁大學大一至大四學生認知發展是否因不同的個人背景及校園經驗而有差異?三、哪些不同的個人背景及校園經驗最能解釋輔仁大學大一至大四學生的認知發展?質性部分包括:四、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大一至大四學生的個人背景及校園經驗為什麼及如何影響其認知發展?五、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大一至大四學生的靈性發展情形為何?靈性發展與認知發展的關係?個人背景及校園經驗為什麼及如何影響靈性發展?最後,對輔仁大學未來在校園中促進學生認知發展及靈性發展提出建議,以提供輔仁大學教師及學生事務單位在教學及規劃活動方案上作參考。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奠基於Perry (1968)、Parks (1986, 2000)及Pascarella& Terenzini (2005)、黃玉 (2003c, 2004b, 2006)、劉若蘭 (2005)、邱文彬 (2000, 2002)等國內外相關理論與研究,設計研究架構,採質量並重研究方法,認知發展主要以量化研究為主,靈性發展則採質性方法。認知發展研究的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年級、年齡、家庭社經背景、宗教信仰、主修領域,校園經驗包括:跨修不同領域課程、課業投入、師生互動、課外多元接觸經驗;靈性發展的個人因素與上述相同,校園經驗則包括:師生互動、課外多元接觸經驗、同儕互動、宗教支持團體。 研究對象在量化研究部分,依主修、年級分層叢集取樣輔仁大學日間部一至四年級學生,大一學生378名、大二學生398名、大三學生363名、大四學生253名,共計1392名;在質性研究部分依據認知量表調查結果,以最高階段並兼顧背景多元性之有意願參與學生為對象,選取大一至大四男女學生各1名,共8名學生進行訪談。研究工具採量化及質性並行,量化研究採取量表研究,依據國內外相關量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編製「楊黃認知發展量表」(以下簡稱楊黃量表),以表面、專家評定及因素分析建構等方式建立效度,以內部一致性建立信度,量表內容包括認知發展、校園經驗與個人背景等三部分;質性研究部分則依據認知及靈性訪談大綱進行訪談。為太就本研究認知發展之情形、差異及解釋因素,量表資料以變異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等進行統計分析;為探究靈性發展情形及個人背景、校園經驗為什麼及如何影響認知與靈性發展,則採訪談資料內容分析方式,並以同儕檢核、研究參與者檢核建立信實度。 本研究發現如下: 量化部分 一、 輔仁大學學生認知發展情況,大一到大四皆以「二元思考」為最低,大一、大二以「多元相對」為最高,「抉擇實踐」次之,大三、大四則以「抉擇實踐」為最高,「多元相對」次之,符合Perry認知發展理論指出隨年級增加而朝向更高階段發展。 二、 不同個人背景及校園經驗在輔仁大學學生認知發展上呈現差異: (一) 性別方面:二元思考階段的大一男生大於女生,抉擇實踐階段的大一女生大於男生,其他年級的性別差異不顯著。 (二) 年級方面:二元思考階段的二年級大於三年級,抉擇實踐階段的四年級大於二年級,多元相對階段的年級差異不顯著。 (三) 年齡方面:抉擇實踐階段的24歲以上學生大於20歲學生,其他階段的年齡差異不顯著。 (四) 家庭社經背景方面:雙方家長教育程度越高,學生抉擇實踐平均分數在描述統計有越高趨勢,但未達統計水準,家長職業等級則無明顯的趨勢。 (五) 宗教信仰方面:二元思考的有信仰宗教學生高於無宗教信仰學生;多元相對的無宗教信仰學生則高於有信仰宗教學生;抉擇實踐又是有信仰宗教學生高於無宗教信仰學生。 (六) 主修領域方面:二元思考的數理領域學生高於文藝領域學生及醫衛領域學生,抉擇實踐的文藝領域學生高於數理領域學生,數理領域學生在四項校園經驗均低於文藝領域學生,多元相對階段的主修領域差異不顯著。 三、 家庭社經背景、宗教信仰、課業投入、師生互動對「二元思考」有顯著解釋力,解釋力為2.9%;年齡、宗教信仰、跨修不同領域課程、課業投入及課外與多元接觸經驗「多元相對」有顯著解釋力,解釋力為3.9%;年級、年齡、宗教信仰、課業投入、師生互動對「抉擇實踐」有顯著解釋力,解釋力為19.4%。 質性部分 四、 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影響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學生的原因及過程為: (一) 個人背景是助力也是阻力,取決於對應態度。 (二) 發展情形可能順利也可能延遲,取決於參與校園經驗的程度。 (三) 拓展校外經驗帶來增進或限制,取決於面對的態度。 五、 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學生的靈性發展情形: (一) 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學生的靈性發展情形包括有傳統青少年、年輕成人、考驗成人階段。 (二) 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學生經訪談的認知發展階段分別與其靈性發展階段中認知形式相符合。 (三) 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影響學生靈性發展的原因及過程為: 1.個人背景是助力也是阻力,取決於對應態度。 2.發展情形可能順利也可能延遲,取決於參與校園經驗的程度。 3.拓展校外經驗帶來增進或限制,取決於面對的態度。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輔仁大學學生個人、教師、學務人員及學校分別提出促進學生認知發展與靈性發展的建議,以提供教師及學務人員在教學、規劃課程及活動方案上作參考,並對後續研究提供建議。
  • Item
    師範大學學生生涯決定歷程研究
    (2010) 吳明潔
    本研究旨在探討師範大學學生生涯決定的歷程,以及影響他們生涯決定歷程的相關因素,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相關單位規畫有效生涯輔導措施的參考。 本研究設計為質性研究取向,研究參與者為北部某綜合型師範大學大三或大四學生,共十位,運用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收集,並以質性分析整理資料,且運用研究參與者檢核、同儕檢視以及厚實敘寫增加研究信實度。 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參與者生涯決定的歷程首先在「選擇師大與就讀科系」方面,包括入學前的「多重因素」、「父母教養方式」和「興趣」,入學後面對「轉換學校、學系或修不修教程」的選擇,有些學生「因為興趣,曾經考慮重考或轉系」,也有些「參加甄選教育學程的過程,確立自己的生涯目標」或「認清自己與現實,決定不從事教職」,且受到「課程與課外互動」的影響,形成他們目前「堅持走出的路」,包括「許下未來承諾,築夢踏實」、「雙頭並進,取得最佳位置」、「專業在手,未來就業無限寬廣」和「還有時間探索多面向的可能性」。 影響本研究參與者的生涯決定的「課程與課外互動」因素,包括「透過課程的學習,更加了解自己的興趣與未來的方向」、「師生互動提供建議與激發熱情」、「課外活動的參與,補足正式課程中較少培養的生涯技能」和「缺乏與學校行政單位的互動」;而促使本研究參與者堅持走下去的力量包括「個性、興趣和價值觀」、「生活經驗的累積」和「他人的支持與信仰」。 最後,本研究基於研究結果,對學校相關輔導單位的建議,包括強化學校行政單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增進師生關係與落實導師輔導功能;對課程與教學的建議,包括藉由課程與教學促進師生互動與開設生涯規劃的課程;對大學生的建議,包括透過課程與課外活動探索自我興趣與建立生涯目標,以及善用學校生涯輔導資源建構生涯藍圖並付諸實踐;在進一步研究方面,建議擴大研究參與者的範圍,並增加參與觀察、行動研究、縱貫追蹤等多元的研究方法。
  • Item
    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經驗及學習發展成果之相關研究 -以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為例
    (2012) 劉彥廷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成果的現況。以及了解大學生不同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成果的差異情形。進而以多元逐步迴歸的預測方法,分析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對學習發展成果的預測力。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大學生、學生事務單位以及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以網際網路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並以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中600位大二以上在學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經驗、學習發展成果量表」進行調查,並利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以及多元逐步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每日上網「4小時以上未滿6小時」者同儕關係顯著優於每日上網「8小時以上」者。。 二、大學生在學校宿舍使用網路者其社團參與程度顯著高於自宅使用網路者。 三、大學生資訊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學術投入度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娛樂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學術投入度顯著低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四、資訊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同儕關係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大學生社交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社團參與程度與同儕關係均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五、大學生資訊性活動與社交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各面向學習發展成果提昇程度均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六、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中之同儕關係、資訊性活動與學術投入能預測大學生整體學習發展成果。其中同儕關係對整體學習發展成果預測力最大。
  • Item
    大學生參與社團之個人因素、社團滿意度與課外學習核心能力之關係研究─以大同大學為例
    (2013) 戴佳蓉; Chia-Jung Tai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課外學習核心能力之相關因素,其中個人因素變項包括性別、社團參與屬性、社團參與年資、社團擔任職務、平均每週參與社團時數;社團滿意度包括社員關係、工作挑戰、組織經營、學校行政;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包括問題解決能力、思維創新能力、關懷回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反思探索能力。 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編製「大學生參與社團之滿意度與課外學習核心能力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大同大學參與社團學生289名為研究對象。統計方法包括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斯皮爾曼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法, 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不同社團參與屬性、社團參與年資、每週參與社團時數的大學生在社團滿意度有部份顯著差異。 二、不同社團參與屬性、社團擔任職務、每週參與社團時數的大學生在課外學習核心能力發展有部份顯著差異。 三、大學生社團滿意度的影響因素方面:社員關係面向,社團屬性為顯著的預測因素;工作挑戰面向,每週參與社團時數為顯著的預測因素;組織經營面向,無顯著的預測因素;學校行政面向,社團屬性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整體社團滿意度方面,無顯著的預測因素。所有變項對於各能力的解釋力介3.5%至7%之間。 四、大學生課外學習核心能力的影響因素方面:問題解決能力面向,社團職務、每週參與社團時數、社員關係、工作挑戰、組織經營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思維創新能力面向,社團屬性、每週參與社團時數、社員關係、工作挑戰、組織經營為顯著的預測因素;關懷回饋能力面向,性別、社團屬性、每週參與社團時數、社員關係、工作挑戰、組織經營為顯著的預測因素;團隊合作能力面向,性別、社團屬性、每週參與社團時數、社員關係、工作挑戰為顯著的預測因素;反思探索能力面向,社員關係、工作挑戰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整體課外學習核心能力方面,性別、社團屬性、每週參與社團時數、社員關係、工作挑戰、組織經營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所有變項對於各能力的解釋力介47.6%至50.7%之間。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學校單位的建議包括:(一) 重視學生參與社團的 學習經驗;(二) 促進行政單位資源整合。對社團輔導單位及社團幹部的建議包括:(一)社團經營首重營造和諧的社員互動關係;(二)提升社團工作的學習與挑戰;(三)建立完善的社團組織與經營制度。此外,在後續研究上,針對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變項提出建議。
  • Item
    多元入學方案與學生校園投入經驗及學習滿意度關係研究-以北部地區四所綜合大學為例
    (2013) 施如樺; Shih, Ju-Hua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滿意度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校園投入經驗及學習滿意度的差異、探討不同入學管道與個人背景變項學生對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滿意度的關係,並根據研究發現,建議學校針對不同背景變項學生提供不同的輔導服務方案。本研究以九十九學年度北區四所綜合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為:國立台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共計864名學生進行研究,問卷回收率71.5%。以自編之「多元入學方案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研究,本研究主要發現說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校園投入經驗,整體平均得分為3.35分,各構面由高至低依序 為:「同儕互動」、「學術投入」、「課外活動」、「師生互動」。 二、研究對象之學習滿意度,整體平均得分為3.43,各構面由高至低依序為:「教師教學」、「學習成果」、「學習環境」、「課程規劃」。 三、不同背景變項在校園投入經驗的差異: (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在「學術投入」構面,以繁星計畫入學管道顯著高於 個人申請及考試入學分發入學管道。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中「轉校經驗」、「轉系經驗」、「學校類別」、「性別」、「學門類別」、「打工經驗」、「參與社團經驗」、「每天上網休閒活動時間」、「每天準備課業時間」在校園投入經驗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四、不同背景變項在學習滿意度的差異: (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在「學習成果」、「課程規劃」、「教師教學」、 「學習環境」四個構面之學習滿意度皆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中「轉校經驗」、「學校類別」、「就讀學門類別」、 「每天投入課業時間」、「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在學習 滿意度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五、不同背景變項及校園投入經驗對學習滿意度之預測結果: 在「整體學習滿意度」、「學習成果」、「課程規畫」、「教師教學」、「學習環境」階層迴歸,解釋力在模式三分別達31.5%、30.8%、20.6%、26.1%及14.4% 。在不同背景變項中「入學管道-申請入學」、「轉校經驗」、「就讀學校類別」、「就讀學門類別」、「打工經驗」、「準備課業時間」、「父親教育程度」雖然與學習滿意度有相關,但校園投入經驗四構面:「學術投入」、「師生互動」、「同儕互動」、「課外活動」才是主要預測學生習滿意度的因素。不同入學管道不能預測學習滿意度。 本研究根據以上發現,對高等教育有關人士建議包括(一)改善大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以提高學習滿意度、(二)須重視學生事務工作含師生互動、同儕互動、課外活動,以強化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三)注意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投入並給予適切的輔導、(四)應大規模研究繁星計畫等入學管道在校園投入經驗的差異並有預防性的輔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