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大學生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關係之研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例
    (2014) 李育齊; Yu-Chi, Li
    本研究旨在探討北部某國立大學學生之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的關係,採用混合研究設計,量化部分採用問卷調查法,並以「大學生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問卷」為研究工具,有效施測樣本為367人,分別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之統計方法進行量化分析;此外並針對量化研究結果,進行質化訪談,以探究影響批判思考能力的深層因素。本研究發現茲分述如下: 一、大學生校園經驗表現最佳是校園整合經驗,其次為社團經驗、正式課程經驗。 二、大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各面向以「推論」表現最佳,其次依序為「演繹」、「辨認假設」、「評鑑」、「解釋」,此外整體批判思考能力表現高於常模。 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院領域、工讀經驗、父母教育程度、生涯抱負)及不同社團參與情形(主要參與社團、參與時數、參與年資、投入程度)對大學生的整體批判思考能力有顯著差異。 四、個人背景(性別、學院領域、工讀經驗,父母教育程度、生涯抱負)、社團參與情形(主要參與社團、社團投入程度)、校園經驗(教學輔導、同儕關係、「課堂學習經驗」等變項,對大學生整體批判思考能力比較具有解釋力。 五、「個人背景」、「社團參與情形」與「校園經驗」等三區組階層迴歸模式,對大學整體批判思考能力解釋力分別為18.8%、17.1%、28.1%。 六、大學生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因果模式適配度良好。 七、校園整合、社團經驗之潛在變項對整體批判思考能力存在顯著直接效果。 最後本研究針對大學生、教師、學校單位、教育主管單位,以及未來研究等五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北區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之研究
    (2013) 莊玉琪; CHUANG,Yu-Chi
    本研究旨在瞭解北區大學生的公民參與現況,以及不同個人背景、社團參與的大學生在公民參與之差異情形。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北區大學校院57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並於102年4月上旬以「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552份,有效回收率96.8%。所得資料以IBM SPSS Statistics 20.0 for Windows進行問卷信、效度、描述統計、單一樣本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北區大學生在班級參與、學校參與、社會參與及整體公民參與均顯著低於理論平均值。 二、就讀公立大學、低年級之大學生的公民參與,顯著高於就讀於私立大學、年級較高之大學生。但性別、就讀學院及父母親教育程度等變項不同之大學生的公民參與則無顯著差異。 三、有參與社團、參與社團數量較多、參與服務性社團、參與社團年資較高、平均每週參與社團時間較長、有社團幹部經驗及擔任社團幹部較高職位之大學生的公民參與,顯著高於無參與社團、參與社團數量較少、參與其他屬性社團、參與社團年資較短、平均每週參與社團時間較短及沒有擔任社團幹部之大學生。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對學校及社團輔導相關單位,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建議,提供參考。
  • Item
    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2012) 王秀敏; WANG, HSIU-MING
    本研究旨在瞭解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外,並分析不同背景學生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之差異情形,最後探討不同人格特質、社團參與對人際關係的預測力。採用量化問卷調查方式蒐集資料,研究工具參考相關研究、資料編製之問卷,運用項目分析驗證信度,進行專家評定內容效度。問卷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人格特質」;第三部分為「社團參與」;第四部分為「人際關係」。並以100學年度台灣北區科技大學1,20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為980份,並以SPSS 18.0中文版進行描述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逐一分析。本研究獲致下列結果: 一、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以傾向外向性人格特質較多,而神經質人格特質則較少 二、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社團參與屬中上程度,其中又以增進生活能力最有助益 三、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人際關係的發展屬中上程度,以解決衝突能力的發展為強,人際認知能力發展為最弱 四、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不同性別、就讀年級等變項之人格特質不具差異性存在;社團屬性在謹慎性人格特質經事後比較不具差異 五、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就讀工程、電子資訊學院較商、管學院具神經質人格特質;傾向神經質人格特質以無社團參與經驗學生為高;參加社團二年以上年資學生較一年以下謹慎性人格特質較多;擔任社(會)長職務學生人格特質(神經質、外向性及謹慎性)較社員明顯 六、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就讀不同學院學生之社團參與不具差異性存在 七、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女性、四年級學生及具二年以上年資之社會化能力高於男性、二年級及一年以下;有社團參與經驗、聯誼性社團及具社(會)長職務的學生較能獲得社會化、生活能力的經驗學習及自我統合能力的發展 八、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就讀不同年級之人際關係(整體)及各向度不具差異性存在;人際關係之解決衝突向度之社團年資、社團屬性、社團職務不具差異 九、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女性學生之人際支持、解決衝突、人際需求及人際互動高於男性;就讀商、管學院之解決衝突及人際需求高於工程、電子資訊學院;人際支持以自治、綜合性高於康樂、體育性及未參與 十、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人格特質、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呈現正相關,以傾向謹慎性人格特質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程度為最高;外向性人格特質與人際認知之影響程度最高;社會化能力與人際認知發展相關程度最高 十一、台灣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學生之人格特質與社團參與可以有效地預測人際關係,尤其以對人際認知最具預測解釋力 本研究亦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建議,以供高等教育、私立技職校院、實施社團參與經驗學習、私立技職大學學生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 Item
    台北縣高中生社團參與態度及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2007) 陳玫伸; Chen, Mei-Shen
    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高中生社團參與態度及自我效能之關係,主要目的在了解:一、台北縣高中生社團參與態度及自我效能的現況;二、不同個人背景的高中生在社團參與態度及自我效能的差異情形;三、高中生社團參與態度及自我效能的相關情形;四、高中生背景變項與社團參與態度對自我效能的預測力。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社團參與態度量表」及「青少年多向度自我效能量表」為研究工具,台北縣高中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分層抽樣方式為原則,共取得有效樣本820份。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驗證本研究假設。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一、台北縣高中生展現中上程度的社團參與態度及中等程度的自我效能。 二、台北縣高中生其社團參與態度會因家長支持度、社團參與職務、社團每週參與時數、社團參與年資、社團參與動機及社團參與滿意度的不同,在整體及分層面上具有顯著差異。 三、台北縣高中生其自我效能會因性別、學校背景、學業成績、家長支持度、社團參與類別、社團參與職務、社團每週參與時數、社團參與年資、社團參與動機及社團參與滿意度的不同,在整體或者分層面上具有顯著差異。 四、台北縣高中生社團參與態度及自我效能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存在。 五、台北縣高中生背景變項、社團參與態度對自我效能具有預測作用。 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如何增進社團參與態度及自我效能提出若干建議,以供教育行政主管單位、學校行政、家長、學生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 Item
    北區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及自我認定關係之研究
    (2018) 楊蕙宇; Yang, Hui-Yu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北區大學生的社團參與、自我認定,以及兩者的關係。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106學年度第2學期就讀北區12所學校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以「北區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及自我認定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1,153份,回收1,110份,有效問卷共960份。問卷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卡方檢定、單一樣本t考驗、變異數分析、階層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將近四分之三的北區大學生有參與社團,其中並以參與學術性與學藝性社團者最多(佔20.9%)。 二、曾住學校宿舍、私立技職校院參與社團者顯著高於未曾住學校宿舍、公立技職校院,但性別、工讀、學院無顯著差異。 三、女大生、私立大學參與服務性顯著高於男大生、公立技職與私立技職校院;男大生參與體能(育)性顯著高女大生,但在有無工讀及學院別,則無顯著差異。 四、無工讀經驗參與一至未滿二學期者,其參與社團年資顯著高於有工讀經驗者,有工讀經驗參與社團二至未滿三學期及四學期(含)以上者,其社團年資顯著高於無工讀經驗者,但性別、住宿、學校、學院別則無顯著差異。 五、北區大學生自我認定高於理論平均值,顯示其具有中上程度之自我認定。不同個人及學校背景對自我認定有顯著差異,以下分別說明。 1.曾住學校宿舍的大學師有較高的身體認定,但在性別、年級、工讀經驗、學校屬性及學院別,則無顯著差異。 2.有工讀經驗、曾住學校宿舍、公立大學的大學生有較高的性別認定,但在性別、年級及學院別,則無顯著差異。 3.有工讀經驗、就讀私立大學者有較高的價值認定,但在性別、年級、住宿情況及學院別,則無顯著差異。 4.男性、有工讀經驗、就讀私立大學或私立技職校院、主修社會、自然科學的大學生有較高的自信與自尊認定,但在年級及住宿情況,則無顯著差異。 5.有工讀經驗、就讀私立大學之大學生整體自我認定較高,但在性別、年級、住宿情況及學院別,則無顯著差異。 六、社團參與對大學生的自我認定有顯著解釋力。曾任社團社(會)長者對價值認定具有正向解釋力。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針對大學生、學校相關單位,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大學院校提升學生社團參與及建立自我認定之參考。
  • Item
    大學生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社團學生為例
    (2005) 李美蘭; LEE, MEI-LAN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淡江大學參與社團學生之現況,並探究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就讀學院、年級、住宿情形、父母教育程度、父母態度、高中社團經驗、每週固定打工、每週固定上網)的淡江大學社團學生在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差異,不同社團參與變項(參與數量、參與屬性、參與年資、參與職務、每週參與時數)的淡江大學社團學生在社團運作、社團評價之差異,社團參與、社團運作與社團評價之間的關係,及個人背景變項、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對社團評價的預測力。 本研究係以自編之「大學生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以參加淡江大學各類型社團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歸納如下: 一、受試的淡江大學社團學生中,以工學院和管理學院學生及二、三年級學生人數最多, 80%的學生在高中即參加社團,73.3%的學生沒有打工佔,97.0%的學生會固定上網。68.4%的學生僅參與1個社團,參與年資以2年內為最多,每週參與時數為8小時以內。 二、不同性別、就讀學院、年級、住宿情形、父母態度、高中社團經驗、有無打工的社團學生在「社團參與」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學院、年級、父母態度、上網與否、參與屬性、每週參與時數的社團學生在社團運作中的「組織經營」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年級、母親教育程度、父母態度、參與年資、參與職務及每週參與時數的社團學生在社團運作中的「行政資源」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學院、年級、父母態度的社團學生對「社團評價」的所有層面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參與屬性、參與年資、參與職務及每週參與時數的社團學生在社團評價的「成長發展」、「人際互動」、「多元學習」、「職能發展」層面有顯著差異。 七、社團運作與社團評價呈現正相關。 八、社團運作中的「組織經營」最能有效預測社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