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登山教育課程效益與機轉之相關研究-指導員養成為例
    (2024) 吳玫娟; Wu, Mei-Chuan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登山教育課程效益與效益機轉,以2022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博合開戶外冒險教育課程修課,透過半結構深度訪談之質性研究,訪談7位完整參與該課程的學生,進行資料收集並主題分析法進行整理歸納,得出以下研究結果:一、本研究整理戶外冒險教育課程的效益分別有「生理與自我內在能量提升」、「人際關係與連結」、「戶外指導員的專業能力成長」、「生涯發展」以及「學習遷移」等五個面向,本研究發現新的效益內涵為「人際關係與連結」項目之「家庭修復與親密連結」。二、本研究整理戶外冒險教育課程的效益機轉分別有「學習者的內在動機」、「課程帶領者」、「自然的薰陶」、「團隊」及「課程結構」等五個面向。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兩點建議供未來研究參考:一、運用不同的研究方式來探討效益及效益機轉的關聯性,讓研究更趨於完整。二、本研究結果「課程帶領者」是效益機轉的一環,此次課程指導員皆為男性,若增加女性指導員的角色,課程效益跟效益機轉可能會有不同的發酵。
  • Item
    戶外冒險教育課程對大學生心理賦能之研究
    (2023) 蕭如軒; Hsiao, Ru-Syuan
    為培養大學生維持與控制自己學習狀況的行動與決策能力,並承擔起與學習相關的責任,高等教育需要提供賦能的學習環境,而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是可以考慮的教學策略之一。本研究以證據為本,心理賦能為導向,設計一門在高等教育執行的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採用不等組準實驗研究設計,先進行前導研究確定課程的可行性與有效性,進而在正式研究中以質量混合研究方法衡量該課程對大學生心理賦能的有效性與延續性成果,並探究有課程設計策略與心理賦能的關係。實驗組50人,對照組25人,共有75名研究參與者。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參與者心理賦能及其各維度 (影響力、勝任感、意義感以及自我決定) 的後測分數皆顯著比前測分數來的高;在與對照組的比較方面,在排除前測分數影響後,實驗組參與者在心理賦能總量表及影響力、意義感兩個維度的分數均顯著優於無參加課程之對照組。在質性研究結果方面也蒐集到能夠與量化研究結果相呼應與補充的成果;在後續訪談及其他文本資料分析中也發現,實驗組參與者不僅在課程中有心理賦能的表現,課程結束後在正向人際關係、自我掌控以及學習典範等方面也有延續性的學習遷移表現。本研究之戶外冒險教育課程實驗課程的課程設計策略 (包含:創造參與&支持的環境、挑戰&勝任的過程、自主&當責的過程以及換位思考&賦予意義的過程) 與大學生心理賦能效益具有因果關係。除此之外,本研究也發現課程帶領者在課程設計的結構賦權措施/機制與參與者心理賦能結果之間亦扮演關鍵的角色,之於課程角度的結構賦權方面,課程帶領者是否能貫徹課程設計的理念並有效執行將直接影響課程設計策略的有效程度;之於參與者角度的心理賦能方面,課程帶領者對於課程學習團隊的建立,以及帶領參與者進行個人或團體引導反思的歷程也起了關鍵作用,兩者相互影響,彼此成就,間接地影響參與者心理賦能的感知與後續行動。
  • Item
    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效益與機轉之研究─以海洋獨木舟戶外領導課程為例
    (2023) 謝孟錦; Hsieh, Meng-Jin
    本研究旨在探討戶外冒險教育課程的效益有哪些,以及能產生效益的機轉為何。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2021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博合開的9學分海洋獨木舟選修課程,其中包含在澎湖進行連續十天的海洋獨木舟戶外領導課程為例,研究參與者為完整參與該課程的學員共10位,透過深度訪談蒐集資料並且運用主題式分析法,得出的研究結果如下:一、本研究整理戶外冒險教育課程的效益有「生理與自我內在的提升」、「情緒控制」、「學習知識與能力成長」、「興趣發展」、「戶外指導員的專業能力成長」、「個人的領導力發展」與「人際關係的正增強」等七個面向。其中「興趣發展」是本研究的新的發現。 二、本研究發現能產課程效益的機轉有「學習者本身狀態」、「連續且多天的課程長度」、「外在環境」、「海洋獨木舟的體驗特性」、「失衡」、「團隊」、「課程安排」、「課程帶領者」等八項,其中「連續且多天的課程長度」與「海洋獨木舟的體驗特性」是過往比較少被提及機轉。 本研究對於未來的研究建議有以下幾點: 一、運用不同的戶外元素或是課程長度,來探討課程效益與機轉。 二、探討不同的戶外元素能提供哪些主觀經驗與感受,以及對效益的影響。 三、探討不同族群或是年齡層在戶外冒險教育課程的效益與機轉 四、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來釐清機轉間的關聯性,使戶外冒險教育課程之機轉的論點能趨於完整。
  • Item
    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效益與機轉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戶外領導課程為例
    (2021) 謝佳純; Hsieh, Jia-Chun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會產生哪些效益,以及產生這些效益的效益機轉為何。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大學部「戶外領導」選修課程之學生,作為研究參與者,共計六位。透過訪談,進行詮釋學分析後,得出以下結果:一、 戶外冒險教育課程的效益為在「戶外知能」、「學習遷移」、「人際領導」、「心理內在」、「生涯發展」五項效益,其中以「心理內在」、「人際領導」、「戶外知能」為最被提出的效益。而「生涯發展」為本研究在效益上的新發現,此外本研究也在「人際領導」的效益向度裡,發現「增進親密關係」的間接效益。二、 戶外冒險教育課程的效益機轉分有「自然環境」、「指導員的教學」、「課程內容」、「團隊」四項效益機轉,其中以「團隊」、「自然環境」為最被提及的效益機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