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形塑校園民主學習共同體:國中學生審議民主學習之個案研究
    (2014) 胡淑華; Hu, Shu-Hua
    審議民主理論深具公民培育之價值內蘊,以為當代教育學者所關注,並積極開拓實踐途徑,涵養學生審議能力之展現。基此,如何透過審議歷程進行學習即成關鍵。本研究旨在瞭解個案學生參與審議民主學習的互動樣貌,透過以學生主體為視角,探析學生學習改變與自我感受,並就其歷程覺知探查影響因素和提出因應策略。本研究以國中二年級參與「校外教學景點規劃」為主題的80位學生為研究參與者,採個案研究設計,以質性為主、量化為輔的研究取徑,藉由訪談、文件分析與參與觀察,作為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審議民主學習實際運作呈現「有限平等參與」與「不完全共善決策」樣貌;審議民主學習歷程展現「差異性」互動行為。 二、學生覺知審議民主學習受參與者本身、環境脈絡與言談操作模式三項 因素影響。 三、審議民主學習歷程效果包含,(一)規範的審議信念:「他者有價」的平等觀和「公意」的共識觀;實踐的審議信念:提升「自律」的審議行動意識、對談促發共識生成與差異理解的共善選擇;(二)經驗省思:體認審議民主價值和涵養審議主持能力。 最後,研究者對於審議民主學習運作模式與教學設計提供建議,並指出審議民主學習後續研究的可能方向。
  • Item
    高中職種子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觀點研究
    (2009) 簡乃欣
    摘要 本研究以參與「2007審議民主高中種子教師培訓營」及「2007 審議式民主與公民養成研討會」高中職教師為研究對象,探究教師們對於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的觀點,分別以問卷調查及訪談混合設計來蒐集資料,研究教師的個人背景因素及環境因素等自變項,與審議民主融入高中職課程目標、必備條件及所需支援等依變項之相關情形。 研究結果有以下發現: 一、不同背景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知識」、「情意態度」目標看法一致。 二、不同「年資」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技能」目標有差異。 三、不同「任教科目」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途徑看法不一致。 四、不同任教科目教師對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知能看法不一致。 五、不同背景教師對教師應具備的人格特質看法一致。 六、不同「性別」、「學歷」、「擔任導師」及「任教科目」教師對教師應具備專業能力看法有差異。 七、不同背景教師對所需專業進修與成長看法相同。 八、不同背景教師對所需行政與政策支援觀點達顯著一致性。 本研究最後根據文獻探討並總結研究發現,對高中職教師、高中職學校、高中職教育主管機關、師資培育與進修機構以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
  • Item
    國中學生自治市實施審議民主對政治效能感影響之行動研究
    (2011) 吳秉憲; Wu Ping-Hsi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審議民主對政治效能感與公共參與意願之關係。藉由文獻探討審議民主與政治效能感內涵,並分析組成構念後將二理論作關係對應連結,以取得研究立論依據。 研究歷程藉由行動研究取徑為方法,以國中自治市學生為對象,研究目的共有期望能發展適用國中階段學生之審議民主實踐模式、探究學生自治的實踐歷程、分析審議民主對學生政治效能感影響、瞭解學生對研究歷程的觀點與評價與提供審議民主融入教育之參考五部分。 研究實施採願景工作坊作為審議民主實踐模式,實施時力求符合文獻探討所歸納之審議民主特色與盡力避免已知缺點,盡可能排除無關因素以確認研究實施後,審議民主與政治效能感的關係。審議題目以「一次自治市規劃的學生聯歡活動」為審議主題,經觀察、訪談法獲取研究資料後進行資料編碼分析。 願景工作坊討論結束之後,協助學生實踐活動,並於活動完畢之後進行第二次訪談,以獲取學生政治效能感心理變化資料。經分析後發現審議民主所強調的平等互惠、理由公開性與學生內在效能感有相當大的關連,而審議民主對決議的約束力與保持結果動態的特色,也能夠對學生外在效能感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