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國中老師師資職前教育期間參與服務學習營隊之經驗研究
    (2023) 蔡慧臻; Cai, Huei-J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教師在師資職前教育階段參與服務學習經驗以及後續至教育現場中的教師專業知能發展。本研究採取半結構式的質性訪談法,研究對象為四位在師資職前教育階段中參與三次以上服務學習營隊經驗的國中教師,進而深入了解研究參與者服務學習的經驗與收穫,以及對於後續的教師專業知能的發展,並討論未來師資職前教育階段透過服務學習如何提升師資生教師專業知能的訓練。研究結果發現:「參與服務學習的經驗」包括參與服務學習的動機、在教服隊中的甘苦談。「服務學習的收穫」包括個人成長、人際互動能力。「服務學習對於教師專業知能的發展」包括:從單純和學生互動到想用專業的知能教導學生、教師不只有教書,更重要的是與學生相處、我是一位老師,我想用我的力量影響他人。「國中教師對於服務學習的建議與想法」包括:有了準備,我們可以成長更多、教育理念實踐的精神聯繫了我們、看到我們更不一樣的面向。基於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於教師職前教育機構辦理服務學習建議,包括:內在動機才是使師資生繼續參與服務學習的關鍵、重視服務學習的實施原則;對於進一步研究提出建議,包括:研究參與者的選取可以更加多元、增加多元研究方法。
  • Item
    戶外教育融入服務學習對自學團高中生全球公民素養之影響研究
    (2023) 郭瑤萍; Kuo, Yao-Ping
    面臨全球化挑戰下的21世紀教育專業社群愈來愈關注人權、平等、促進和平與永續發展的議題。在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試圖定義年輕人為「世界公民」的必備條件,以培養「有能力的全球公民」(empowered global citizens)為目標,讓學習者積極扮演解決全球性議題的角色,進而促進公平、和平安全的永續世界。為了迎合全球化趨勢,我國現階段中小學教育國際化也面臨著考驗,除了我國12年國教課程綱要將國際教育融入各領域學科,探討全球永續議題、提升資訊科技運用能力之外,教育部亦與時俱進的在2014年11月公布實施實驗教育三條例,賦予實驗教育更多辦學彈性,期待實驗教育能提供學生多元適性的學習機會,推動課程國際化,培育全球公民素養。研究者致力於推廣服務-學習教學法於各級學校,從許多文獻研究顯示服務-學習不但是全人教育的方式,也是實踐公民社會的策略之一。然而在服務-學習課程實施現場,常因學生具體經驗不足,對議題資料探索不夠深入,無法獲得深刻感受,與社會議題很難以產生連結關係,在反思的厚度上顯得不足,造成學生成就動機不強,進而對後續的公民行動方案無感,易流於口號儀式化,影響學習效益。總之,對議題的知覺與關懷的具體經驗與感受不足,是服務-學習歷程中的缺憾。當研究者在臺師大公領系再度進修時,接觸了經驗教育,爬梳許多關於戶外教育的文獻後發現:戶外教育與服務-學習的哲學原則都是基於體驗教育的基礎,都是源自於杜威「做中學」概念延伸,且戶外教育形式非常多元具有高度包容性,可以和各學習領域議題連結,擴展學生的經驗和視野。若能將戶外教育和服務-學習的經驗遷移與運用,兩者截長補短,將有機會讓學生獲得豐富的自我探索與社會適應,厚實公民素養養成教育。本研究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 戶外教育融入服務-學習課程對自學團生公民素養的影響? 二、 戶外教育融入服務-學習課程時,必須考量那些因素? 由於「教師即研究者」,本研究將以行動研究為主,反思檢視研究者自行設計的服務-學習套裝課程成效,並證實戶外教育與服務學習的融合與互補效益。 資料收集來源自研究對象與協同研究者,包含量化資料:學生參與服務學習經驗自評量表;質性資料:反思與任務紀錄、學生焦點團體訪談紀錄、教師焦點團體訪談紀錄。由於本研究樣本數限制,故以質性資料為主要分析內容,再輔以量化資料參考。 企盼能將服務-學習與戶外教育兩者融合設計為一學期的特色課程實踐於實驗教育的高中生,探討戶外教育融入服務-學習課程的可行性,以及培育全球公民素養的效益,並根據研究結果,提供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特色課程設計參考。
  • Item
    女童軍團員參與服務學習經驗歷程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女童軍團反哺為例
    (2022) 張掬晴; Chang, Chu-Ch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童軍團員從事服務活動的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服務影響之相互關係。本研究對象是臺北市某複式女童軍團四位參與反哺活動已達10以上目前仍有參與並完成111年度女童軍三項登記的女童軍團員。本研究以個案研究訪談的方式,配合服務學習理論及經驗學習理論,來了解女童軍團員願意參與反哺活動之動機、持續涉入原因及影響。研究結果發現以下五點: 一、女童軍團員參與反哺活動,起因為人際同儕因素、個人因素及環境因素為主要原因。 二、參與反哺活動的一開始的阻礙主要來自於個人因素:對於溝通表達及角色切換的緊張。但會隨著持續參與並獲得團隊解決而降低。 三、自我成長與實現及認同與尊重是持續參與的原因。 四、持續參與過程中的發現,從情感交流、領導才能及對環境的覺察皆有正向影響。 五、參與動機、持續因素、阻礙的排除等良性循環,造就個人生命經驗累積及多元面向思考問題的兩種收穫,又再度成為持續參與的原因。 從研究中獲知,女童軍反哺活動是服務學習,但對於常見的服務學習所遇到的阻礙,例如:時間阻礙、家人不允許及對服務場域的不熟悉,在反哺活動中都不是阻礙的原因。而研究參與者曾經是被服務的對象,也對組織有認同進而願意回來參與,而參與的收穫又再度轉化為動機,形成正向良性的循環。因此本研究認為透過反哺活動可以增進女童軍團員自我成長及對女童軍產生典範學習,建議各團有餘力可以成立複式團,透過賦權方式增進女童軍的成長與學習。
  • Item
    認真休閒志願服務參與者之體驗與歷程自我敘說
    (2021) 李明峯; Lee, Ming-Feng
    本研究旨在探究認真休閒志願服務參與者之體驗與歷程,以研究者自身作為研究參與者,透過自我敘說的研究方法,梳理研究者持續投入19年志願服務之生命經驗脈絡,加以探討形塑發展出認真休閒發展之特質,以及對其生命所帶來的意義與影響。自我敘說架構分為「啟程」、「啟蒙」、「回歸」三大階段,對各階段發展出認真休閒特質進行探究。本研究結論在「情境脈絡」方面三階段歷程分別為「啟程」:因加入童軍開始投入志願服務探索多元的可能;「啟蒙」:創立團隊服務發展為認真休閒者獲得正面成長;「回歸」:從掌聲中覺醒學著去接納真實自己重新再出發。在「認真休閒」方面回顧歷程三大階段皆符合Stebbins提出之認真休閒者六大特質,尤其在堅持不懈的毅力、投入個人的努力、持續的個人受益、畢生的職志規劃方面程度較高;而「生命的轉捩點」、「角色轉換」、「社群組織」、「表揚與激勵」皆對參與者持續投入服務並發展出認真休閒特質有重要影響。在「生命影響」方面包含感謝過去每段經驗的累積都將化為生命的養分、接納照顧好自己才能讓服務更具生命力的領悟。最後針對認真休閒志願服務參與者、投入志願服務新進參與者提出關於志願服務參與推動實務以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 Item
    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與自我決定動機研究—以北部某一所國中為例
    (2021) 劉佩芬; Liu, Pei-Fen
    本研究主要為了解國中生參與服務與參與服務學習自我決定動機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自我決定動機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上的差異。本研究以北部某一所國中七年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出217份問卷,回收篩選後共得209份有效問卷。本研究依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結果,得到以下結論:一、有約六成的國中生表示在沒有升學需求或學校規定下未來願意繼續參與服務學習。二、國中生參與服務自我決定動機以內在動機與外在調節為主。三、參與服務學習課程方案較未參與課程方案的國中生有高的自我決定程度。四、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方案後自我決定動機內化程度高。五、女生參與服務與參與服務學習有較高的自我決定程度。六、未來願意繼續參與服務的學生有高的自我決定程度。七、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準備、服務、反思」歷程經驗相較「慶賀」為佳。八、女生參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佳。九、未來願意繼續服務的學生有較佳的服務學習歷程經驗。十、服務學習歷程經驗佳的國中生自我決定程度高。
  • Item
    服務學習課程對國中學生服務知能及社會關懷力影響之研究-以新竹市某國中為例
    (2021) 華珮妤; Hua, Pei-Yu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新竹市某校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對其服務知能及社會關懷力的影響。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以新竹市某國中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並設計為期八週共十個小時的服務學習課程。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研究者針對授課班級學生進行前後測,透過問卷調查進行資料蒐集,再以平均數進行資料分析,並輔以質性訪談資料,了解研究參與者的想法意見及其經驗,進行較為完整的資訊分析。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分別敘述如下 :1. 服務知能:量化研究結果顯示,學生的服務知能整體上皆有提升,並達到顯著差異。其中以「互惠」面向的影響最為明顯,「平等合作」、「服務行動與承諾」的面向影響則比較小。質性研究顯示,學生理解了服務的價值,並破除對服務對象的刻板印象以及培養出同理心,同時也了解到服務學習彼此的關係是平等合作,達到服務互惠的效果,也承諾未來有機會願意繼續參與服務。2. 社會關懷能力:量化研究結果顯示,學生的社會關懷能力整體上皆有提升,並達到顯著差異。其中以「關懷他人」面向的影響最為明顯,「社會正義」、「社會參與」的面向影響則比較小。質性研究顯示,學生願意開始關注社會議題,關心社會事務,並將關懷的情懷拓展至他人身上,願意主動幫助社會上的弱勢族群。3. 服務學習課程對於學生產生影響的因素包含:直接參與的服務情境、服務為參與者帶來的學習收穫、服務學習課程帶來思考上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