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7

沿革、宗旨與現況

本所於2004年配合國家本土化政策發展而成立,目標是培養具備本土關懷及國際視野的臺灣文史人才及優良師資。目前有5名專任教師及多位知名兼任教師。平均每年收15位台灣學生以及數名外籍生,外籍生以日本學生居多。目前共有50名左右在學學生。

國際交流

本所與多所國外大學訂有交流協訂。最受同學歡迎的是每年與日本山形大學的交流。寒假期間臺灣同學赴日本東北的山形大學,學習日本歷史、文化、街頭參訪、滑雪體驗。暑假則在臺灣接待山大同學。與廣島大學,有每年暑假的密集課程,也可以修習雙聯學位。其他也有歐美各國半年或一年的交換活動,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管道。

課程及活動特色

好吃、好玩、各式各樣豐富的課程內容,閱讀史料、歷史思辨、有效表達,進得了檔案館出得了田野,還能寫出得奬論文。課外辦理各種演講及學術研討會,把全世界重要臺灣史研究者請到教室。

如何入學

1.甄試入學:每年約9月報名,11月面試,準備研究計畫。通過者可提早於2月入學。

2.筆試入學:每年約12月報名,3月筆試,提供考試參考書目。

如何畢業

修畢規定的課程及參加學術活動外,須完成碩士論文。碩士畢業論文有多元選擇,可以撰寫學術論文,約3-6萬字。也可以用紀錄片、歷史小說、教案設計策展等多元形式。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湯德章的紀念歷史(1987-2024)
    (2024) 吳岳修; Wu, Yueh-Hsiu
    二二八事件在長期的威權統治之下,屬於禁忌的話題。直到1987年解嚴前後,社會氛圍逐漸開放,許多有志之士挺身為二二八事件平反,取得許多成果。在這之中,台南市的受難者湯德章得到的關注之大,特別引人注目。從1987年至2024年,相關紀念已經累計有以下的形式:出版品、電影、紀念公園、塑像、紀念日、故居暨紀念館、導覽路線、紀念道路。  湯德章的紀念大抵發生在「台南市」這個行政區內,具有相當程度的在地性,也跟市政府的施政息息相關。因此本研究挑選其中的「紀念公園與塑像」、「故居與紀念館」、「紀念日與街道」為研究對象,時間範圍涵蓋1987年至2024年。運用台南市政府、台南市議會等單位的資料,嘗試分析這些紀念形式的緣起、過程及彼此之間的關聯性,不同行動者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理解湯德章受到紀念的原因及意義。  本研究發現,台南市繼二二八紀念碑之後,1998年特別為湯德章設置紀念公園和塑像,象徵湯德章在台南市民記憶中的重要性。2012年的故居遭遇拆除危機能夠及時反應,歸功於在地文史工作者對湯德章歷史的長期關注。湯德章的紀念自故居保存後逐漸發酵,在2020年群眾募資的時候達到高峰,最後形成集眾多紀念形式於一身的情況。  這些紀念或移除之所以順利推行,除了民間對於在地文史、轉型正義的關注,也有賴於市議會、市政府的支持,制定相關法源依據才得以實現。然而,本研究也觀察到台南市政府在一些嚴肅議題上的妥協或迴避行為,例如:以「正義與勇氣」而不以「湯德章」來命名紀念日、在孫文銅像被民間團體拉倒後的湯德章紀念公園設置公共藝術、中正路更名湯德章大道遲遲未有成果。  本研究認為,湯德章身為台日混血兒,經歷日本殖民與戰後二二八事件,他所承載的歷史、他的選擇和遭遇,激起許多人為台灣奮鬥的能量。湯德章的紀念形式漸漸豐富,顯示二二八事件與湯德章的歷史,被用以否定威權統治以及犯下這些歷史過錯的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也有人用以抵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攻武嚇。湯德章的英雄、烈士形象,不光來自於二二八事件時的事蹟,包含他的律師這一身分,也跟維護正義、民主、人權、自由等正向價值連繫在一起。因此紀念湯德章除了能夠反省、批判過往的不義,更有正向的意義存在。
  • Item
    〈覺‧擇──傷痕二二八〉之桌遊創作
    (2020) 許雅柔; Hsu, Ya-Jou
    本論文旨在結合歷史課程內容,開發適合國中學生學習的情境體驗桌上遊戲。為解決學生對於歷史無感的問題,筆者嘗試將歷史知識與歷史思維連結遊戲設計,利用遊戲機制帶出認知思維及情境感受,透過遊戲元素(自由度與控制感、不確定性與新奇感、成就感)與認知元素(注意力、記憶提取與認知思考、後設認知)的雙重設定,結合理論與實務,創作一款情境體驗桌上遊戲〈覺‧擇──傷痕二二八〉。 遊戲背景選取「二二八事件」作為史實的鋪陳,此主題在教學現場往往容易被視為「爭議」,但沒有深入引導則容易將歷史當作一個事件,而不是一個警惕;二來則是因為2019年香港爆發時代革命,既視感較為強烈,學生容易連結時勢,跟著社會脈動學習。筆者期待遊戲能使學生對於臺灣戰後歷史及「二二八事件」有更深層的理解,未來面對權威時不會盲目跟從而是理性判斷,無論最後做了什麼選擇,都要承擔後果,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 藉由遊戲營造的虛擬情境,學生容易進入情境想像過去,並透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在遊戲中表達自我,演出人民在極權主義統治下可能的社會樣態。透過遊戲,有助於國中學生對於歷史理解有更多層次,在體驗中感受歷史的發生,學習換位思考,理解因果脈絡,並後設自己的想法與行為。同時,遊戲所揭露的人性百態,透過討論與思辯,將能對歷史有更多的思考,並將這樣的思考遷移到其他社會議題,學習用歷史的眼界來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