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自學能力的探索
    (2006) 張峰誌
    由於目前台灣學生普遍不具有靠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心態與能力,在面對問題和挑戰時,往往缺乏獨自冒險的精神和自主行動的魄力。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求教師如何培養學生自學物理的能力與心態。為了達成此目的,首先需探究學生自學所需具備的動機與能力?接著探討哪些教學策略能有效培養學生達成自學物理的能力?為了進行此項研究,本研究探討出形成學生自學的五大因素有:動機、信心、能力、策略以及性格。在找出形成自學的因素後,開始研擬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教學策略,並挑選受試樣本。研究者挑選具普遍性的八名高中生作為研究對象。測驗工具是由研究者所編的「高中物理科自學成效量表和問卷」,以量化和質性研究方法,探討不同學習成就的學生其自學能力變化的情形。資料分析的方式,除了進行常見的統計方法外,另外由豐富的質性研究資料,對量化不足處提出佐證,最後提出以下結果:使學生發生令他們驕傲或成功的學習經驗,往往能提升他們自學的動機與信心。本研究採用的自學教材---大同資訊版的高中物理課本與教師手冊,能使學生對於學習物理的動機和信心有明顯的提升。當老師對學生有正向評價或是老師經常主動關心學生時,往往能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和信心。經常使學生自評學習成效,能使學生普遍養成反省檢討的習慣,並瞭解自己學習策略上的不足。物理發展史、偉人傳記的引入,對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性格皆有普遍的提升。在學生發生學習障礙時,利用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時,能有效提升學生自學的信心、能力、策略和性格。
  • Item
    介入自我效能對高一學生地球科學學習成效之影響
    (2013) 蕭建華; Hsiao, Chien-Hua
    本研究主旨在探究介入自我效能對高一學生地球科學學習成效之影響。選擇兩所不同教學情境的學校,探究學生接受介入自我效能對地球科學的學科態度、學習信心與學習成就之影響。研究方法採用不等的準實驗研究設計,參與研究的對象是中部與南部各1所國立綜合高中一年級共395名學生。兩校皆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派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學生接受介入自我效能的教學策略(SEI策略);而控制組學生則是接受無介入自我效能的教學策略(NSEI策略)。根據學生的地球科學態度量表、學習信心量表與學習成就測驗前後測成績及學生的訪談資料進行分析。資料分析的統計方法包括描述統計、變異數分析與逐步迴歸分析,並計算實驗效果量。 研究結果顯示: 一、學校以常態編班,教師依教科書內容順序進行教學,學生是小組分組座位的學習環境,介入自我效能對高一學生的地球科學學科態度有正面影響,達顯著差異,並有接近中度的實驗效果量,但是學習信心及學習成就則無顯著差異。 二、學校以非常態編班,教師未依教科書內容順序進行教學,學生是個別座位的學習環境,介入自我效能對高一學生的地球科學學科態度、學習信心及學習成就之影響無顯著差異。 三、影響高一學生的地球科學學科態度與學習信心的因素有教師教學方式、課程內容、自我學習評估、教室環境、考試成績及學習興趣等面向。 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建議教師的教學可融入介入自我效能的教學策略,促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增進學生對地球科學的學科態度。 二、教科書的教材內容應顧及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提升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成就,增強學生對地球科學的學習信心。 三、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簡化自我學習評估問卷的內容,多元化方式介入自我效能,並減少問卷的次數,由整學期的8次減少為4-6次。 四、本研究選取樣本對照全國高中學生,並不具普遍代表性。因此,研究結果不宜全面性地推論至其他地區各學校之高中或高職學生,研究推論範圍應與本研究設計類似之學校與學生。
  • Item
    互動式電子白板對國二學生自然科學習成效之影響
    (2011) 陳玉嬋
    近年來科技蓬勃發展,電腦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而在中小學裡資訊融入教育更是教學的發展主流,互動式電子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的應用已成為目前政策重點及發展趨勢。國外電子白板之使用研究已有二十年以上,國內才正在發展階段,且研究多著重於國小教學過程,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方面少之又少。國中階段的自然科學習需要大量抽象且邏輯性的思考,將電子白板融入教學可將教學內容實體化,增加教學成效。 本研究以電子白板融入教學進行自然科教學作為實驗組,而傳統式教學為對照組,針對於研究者任教的的國二兩個班級進行實驗,每次月考後更換實驗組及對照組別。以國一的六次月考平均成績做為前測成績,國二上、下共六次月考成績做為六次後測成績,以SPSS 19.0軟體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及共變數分析,藉此探討全體學生、高成就學生、中成就學生、低成就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下的學習成效差異。而本研究與大多數研究不同的地方在於,國內外研究的受試者多未接觸過電子白板,而本研究之受試者在國一時即已接觸一年的電子白板教學,可避免新奇感帶來之效應。 經統計分析後,可得以下結論: 一.使用電子白板教學與傳統式教學對於全體學生並無顯著上的差異。 二.高成就學生在接受電子白板教學後,校正分數大多較高,可看出電子白板教學對於高成就學生的學習成效有一定的影響。 三.進行傳統式教學的中成就學生成績較為偏高,顯示傳統教學對於中成就學生而言較能進行整合性的知識記憶,提高其學習成效。 四.低成就學生進行電子白板教學後之整體成績有緩慢上升的趨勢,顯示對於低成就學生而言,若可再持續下去,可收到一定的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