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中部山區台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ii)活動模式之探討
    (2013) 廖昱銓; Yu-Chuan Liao
    活動模式為動物何時活動及利用其棲息的環境,是了解一物種如何與環境互動必要的訊息,透過動物活動模式的研究,可了解一物種對環境的利用及時間的分配,是了解動物適應不同環境的線索。台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ii)為台灣現存最大的陸域草食獸,但其基礎生態資訊仍相當缺乏。本研究以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太魯閣地區(磐石、陶塞)台灣水鹿的活動模式,欲了解其活動模式季節變化、雌雄差異、不同生理週期間的調整,另外,在丹大地區進行監測,嘗試了解狩獵活動對水鹿活動模式的影響。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間共架設了56個自動相機站,總工作時數288260小時,取得5122張水鹿有效照片。水鹿整體活動模式呈明顯晨昏雙峰型,活動模式隨季節調整,春冬兩季日間相對活動比例較高,夏季夜間相對活動比例較高,秋季則日夜相當。雌水鹿呈晨昏有活動高峰,雄水鹿日間有多個活動高峰,而雌雄水鹿四季活動模式除秋季有別,其餘三季有相似的變化趨勢。在狩獵壓力的影響下,水鹿活動模式不呈晨昏雙峰型,活動高峰集中在清晨,其餘時段活動頻度皆較低,可能為反映狩獵時間所進行之調整。
  • Item
    人工照明對台灣紫嘯鶇繁殖季的活動模式與鳴唱行為之影響
    (2010) 許詩涵; Shih-Han Hsu
    人工光源的使用造成週遭的環境產生了許多的改變及衝擊,為了解人工光源對台灣紫嘯鶇(Myiophoneus insularis)繁殖季的鳴唱行為及活動模式所產生之影響,本研究於2007年至2009年分為下列五部分進行:(1)巢區夜間環境亮度測量、(2)繁殖季各月份紫嘯鶇雄鳥之早晨鳴唱起始時間記錄、(3)繁殖成果記錄、(4)紫嘯鶇成鳥捕捉及形值測量以及(5)紫嘯鶇雄鳥繁殖期活動模式記錄。於石碇地區共記錄26個繁殖巢區之環境亮度,並將其劃分為11個亮巢區及15個暗巢區,亮巢區雄鳥繁殖期之鳴唱起始時間顯著較暗巢區之雄鳥早。根據亮、暗巢區各5隻雄鳥的活動模式顯示,亮巢區之雄鳥活動時間為2至19時,暗巢區之雄鳥則為4至18時,亮巢區雄鳥的活動比例在4時顯著較暗巢區的雄鳥高,在8、10及14時則是暗巢區雄鳥活動比例較高。亮、暗巢區所捕捉之成鳥個體形值差異並不顯著,雄、雌鳥皆然。而2008至2009年所記錄之78窩繁殖記錄,兩年中亮、暗巢區第一窩繁殖之起始時間差異不顯著,而各年中亮、暗巢區各窩之繁殖成果及繁殖成功率差異皆不顯著。結果顯示台灣紫嘯鶇在夜間較亮的環境下,較早開始活動及鳴唱,且持續時間較長,但在雄鳥個體形值、身體狀況、繁殖起始時間或是繁殖成果方面,亮、暗巢間並無顯著差異,可能亮、暗巢環境中的食物資源差異不顯著,且除人工光源外,應存在其他影響紫嘯鶇作息及行為的因素。
  • Item
    磐石山區高地草原台灣水鹿之日間行為
    (2005) 郭正彥; Jeng-Yan Guo
    台灣水鹿為台灣野外現存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然而野生水鹿的行為時間分配如何仍未有所悉。2003年4月至2004年12月間於台灣中北部的磐石山區觀察高地草原上的台灣水鹿(Cervus unicolor swinhoei)的行為,以檢測性別成幼、季節、日間時段、氣溫、棲地類型、社群數量和社群組成等生態因子對於水鹿每日目擊率和各項行為時間分配之影響。研究期間總共目擊459群(次)的水鹿,平均每群有1.32隻次的水鹿,而以單獨1隻的出現比例最高,且雄鹿較幼鹿和雌鹿傾向於單獨出現。夏、秋兩季每日目擊率(0.91±0.49、1.06±0.58隻次/時)顯著高於春、冬兩季(0.49±0.32、0.35±0.27隻次/時)。不同日間時段的每日目擊率以清晨時段(~0800)最高,其他時段較低。以每10秒鐘為時間間隔的瞬時記錄法記錄於高地草原活動之水鹿的行為,共獲得472筆最短時間為5分鐘之行為資料,總記錄時間為188.7小時。水鹿日間行為模式以覓食行為之時間分配(61.73%)最高,休息行為次之,位移、反芻和社會行為皆僅佔10%以下,其他行為所佔之時間分配最低。高地草原水鹿攝食的食物種類以玉山箭竹為主,共佔全部攝食次數的98.38%。雌鹿之覓食率顯著高於幼鹿和雄鹿,且其覓食率四季變化甚微;雌鹿之尋食率顯著高於幼鹿和雄鹿,但三者之間的攝食率並無顯著差異。雄鹿覓食率之季節變化以秋季顯著高於其餘三季,然而秋季亦為雄鹿繁殖活動的高峰,與溫帶鹿種於繁殖高峰時覓食率較低的狀況不同。雄鹿和雌鹿尋食率之季節變化呈現春季往冬季遞減的趨勢,幼鹿覓食率則無季節變化。比較坐臥前後5分鐘的水鹿覓食率,以坐臥前顯著高於坐臥後(P<0.001),為坐臥後水鹿自我修飾的時間分配較坐臥前增加所致(P<0.05)。水鹿之尋食率和選擇指數呈現高度正相關,以兩項指標其中之一即足以說明整體水鹿之覓食選擇。不同性別成幼水鹿的覓食警覺性中,三項警覺性指標皆有顯著差異,但唯有掃視時間間隔符合雄鹿警覺性最低的預測。此外,整體水鹿的偵測比例在森林邊緣顯著低於高地草原,鹿群數量和群內成員組成對鹿隻警覺性的影響皆不符合預期,在掃視頻率的分析中,與幼鹿集群的母鹿警覺性反而顯著低於未與幼鹿集群之雌鹿。水鹿臥姿反芻的平均長度顯著高於站姿反芻,但不同雌雄和時段之間並無差異。社會行為的時間分配以雄鹿顯著高於其餘兩者,雄鹿的社會行為多為非接觸性的標示行為,其中以磨角行為的出現比例最高。水鹿的自我修飾可分為三類,其中以嘴舔飾最常見(91.04%),以腳抓飾次之(8.53%),以角抵飾則僅在雄鹿觀察過3次。雄鹿的自我修飾率顯著低於雌鹿和幼鹿,應與其出現頻率較高的泥浴行為有關。每日排糞率為8.16至13.92(回/天),以成體略高於幼體水鹿,其中走動和站立排糞的比例分別為45%和55%。氣溫和水鹿甩耳率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水鹿的避敵反應中最常見為豎尾行為(83.33%)和警戒叫(59.52%),前肢單腳踱地出現機率較低(26.19%),且常兩種以上同時出現。將所得六項行為分隔為活動(覓食、位移、社會和其他)和不活動(休息和反芻)進行晝間活動模式的分析,高地草原台灣水鹿的晝間平均相對活動量為72.75%,偏向於較活動狀態,且以10時和16時最高,6時、11時和17時最低,呈現顯著之多峰型活動模式。活動量之季節變化以冬季和夏季顯著低於其餘兩季,然而天氣陰晴對水鹿之活動量並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