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文化型永續社區經營者實踐能力建構之探討:以台南中西區之「老屋」為例
    (2016) 鄭美媛; TEY MEE EN
    台南以「文化立都」,作為一座台灣文化首府的歷史城市,除了擁有全台最多的古蹟,也因民間團體自主力量發起「老屋欣力」運動,鼓吹民眾支持優質老屋再利用案例、分享舊稱美好在地生活,歷經兩屆活動推廣,引起社會廣大迴響。「老屋」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繼古蹟、小吃之後,民眾走訪的熱門景點。研究場域的中西區位於台南舊城區,擁有眾多古蹟及老屋、歷史老街紋理、人文氣息、交通方便等能成為文化型永續社區等先天條件。在本研究中,老屋經營者是文化型永續社區經營者的角色,老屋經經營者再利用及活化下,開創了台南這座歷史城市的更多可能和永續發展。本研究以文化型永續社區經營者之認知與實踐能力,以及分析討論實踐過程的現況,作為現況與未來檢視永續社區之參考。 理論架構經營者認知部分取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2014年所起草的「老屋欣力宣言」之內涵:(1)在地歷史文化價值、(2)多元常民生活元素、(3)公益回饋與利潤分享、(4)友善鄰里社區、(5)公眾安全與專業判斷、以及(6)創新思維。 經營者實踐能力參考Middlemiss and Parrish (2010) 提出的「社區生態足跡責任」之四個能力面向:(1)個人能力、(2)基礎設施能力、(3)組織能力、與(4) 文化能力作為能力架構;並在基礎設施能力加入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對「老屋欣力」評選老屋再利用經典案例的七大價值指標相關內涵提問。 問卷第三部分設計三題開放性題目,以瞭解經營者在文化型永續社區實踐過程的狀況,問題分別是「最大成就感」、「最大的阻礙」及「如何才能永續經營與發展」。 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中的問卷調查法,以問卷方式測量研究對象的認知與能力概況,發放紙本問卷30份與網路問卷226份,回收有效問卷66份再以SPSS 22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以及問卷開放性問題的討論,研究結果顯示: 一、文化型永續社區經營者的認知表現為積極;在經營者的實踐能力為中上。 二、文化型永續社區經營者對「公眾安全與專業判斷」表現最好,反映社區經營者對老屋建築的瞭解程度偏高。 三、實踐能力中四個構面能力中以「組織能力」得分相當低落,反映經營者對目前組織在文化型永續社區的實踐滿意度低落。 四、經營者對老屋經營保持的成就感來自發掘及展現老屋的價值、重建老屋與人的關係;最大的阻礙來自資金不足、老屋年久失修的狀況、關係人的態度與行動;老屋的永續經營與發展則需要關係人的合作、老屋維護的相關培力、文化保存與永續觀念的教育。
  • Item
    低碳社區民眾認知與實踐能力調查研究─以金門島為例
    (2015) 洪曉欣; Hung, Hsiao-Hsin
    本研究探討低碳社區民眾之認知與實踐能力,作為未來檢視低碳社區之參考。理論架構參考Middlemiss and Parrish (2010) 提出的「社區生態足跡責任」之四個能力面向:(1)個人能力、(2)基礎設施能力、(3)組織能力、與(4)文化能力;以及其他低碳島與低碳社區文獻,並依此四個構面檢視金門島之社區能力。 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中的問卷調查法,以問卷方式測量研究對象的認知與能力概況,採方便取樣,發放600份紙本問卷,回收485份有效問卷,再以SPSS 22(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研究結果顯示: 一、低碳社區民眾的認知表現為中上;在低碳社區的實踐能力為積極正向。 二、低碳社區認知表現受到執行減碳作為經驗與參加環保活動經驗影響,達顯著差異;曾經執行減碳作為經驗的民眾低碳社區認知優於不曾執行的民眾;參加環保活動的民眾對低碳社區的認知優於不曾參加的民眾。 三、低碳社區能力表現受到執行減碳作為經驗與參加環保活動經驗影響,達顯著差異。 四、實踐能力受到不同年齡、學歷、職業、知道居住地區為低碳社區的背景變項、參加環保活動經驗及滿意度影響,達顯著差異。 五、低碳社區認知的傾向會影響低碳社區實踐能力的產生,低碳社區認知在個人能力與文化能力呈現顯著差異,呈現正相關。 六、實踐能力中四個構面能力:「個人能力」、「基礎設施能力」、「組織能力」與「文化能力」互相比較結果,有顯著差異,皆呈現正相關。
  • Item
    Association of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COMT) polymorphism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a Chinese cohort
    (Elsevier, 2009-12-01) Yeh, T. K.; Chang, C. Y.; Hu, C. Y.; Yeh, T. G.; Lin, M. Y.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COMT) is a methylation enzyme that catalyzes the degradation pathway and inactivation of dopamine. It is accepted widely as being involved in the modulation of dopaminergic physiology and prefrontal cortex (PFC) function. The COMT Val158Met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 in COMT activity. COMT 158Met allele may be advantageous for PFC-related cognitive abilities; however, it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nxiety, depression, and emotional vulnerability in response to stress or educational adversity. We hypothesized that the COMT polymorphism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779 Taiwanese tenth-grade volunteers were recruited. Scores from the Basic Competency Test (BCT), an annual national competitive entrance examinat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bearing homozygous for the Met allele tended to perform more poorly in all BCT subtests as compared to the other groups. In particular, the former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more poorly in the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subtest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that affective factors might overwhelm cognitive abilities in high-stake tests like the BCT.